03.05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2000多年前的中國漢民族,一度處於與北方的匈奴民族酣戰中,最終,這場戰爭因霍去病與衛青等將領的傑出軍事才能而徹底結束,匈奴撤離中國北方,而留在中原的匈奴民族在日後的民族大融合中,就像水滴入海逐漸消失。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然而,時隔2000年後,一支隱居在皖南深山中的匈奴後裔聚集村寨卻被人發現。這個名為“南溪”的村莊共有700多人,全為金姓村民。正因如此,當地旅遊部門正緊鑼密鼓地將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生活留有匈奴特色


神秘的匈奴後裔所在地南溪是安徽東至縣下屬的一個偏遠村莊。筆者從東至縣城驅車30公里之後,至花園裡,從這個地方再走大約10裡彎曲的小道,到達南溪古寨。


從花園裡至南溪古寨,地形十分險峻,只有一條路能達到。也正是這樣,當地保留著完整古樸的原始生態自然風貌。到達古寨後,村內的水道彎曲迂迴,很有特色。據古寨村民金長志介紹,寨內有99弄,88溝,所有水道呈S形走向,外人易進難出。而南溪的名字,是取“南部匈奴”和“有88條小溪”之意。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在筆者尋訪古寨的過程中,陸續見到不少有關這個村寨及金姓村民的奇特之處。比如當地屬於皖南,大部分建築與皖南徽派建築無異,但有一種外形酷似碉堡的碉屋,為該村莊獨有。


“碉屋始建於元末時期,基本特徵是石牆,後來改成磚木結構,牆壁上有眾多的洞孔,主要為了觀望和射箭之用。”


此外,當地的房屋牆壁所成夾角並非漢族常用的直角,而是銳角,尖尖地突出,用金長志的話說,這象徵了驍勇善戰的性格。此外,古寨村民的髮髻較後,據稱這與他們食用動物的生活習慣有關。


在金長志的指引下,筆者來到了南溪古寨的祠堂。這個祠堂與皖南其他的祠堂結構上大體相似,但堂內99根樑柱上雕刻著不尋常的花紋,多為與軍事有關的兵器,諸如“騎馬打仗”、“騎射”、“羊、鳳同圖”等遊牧民族的內容。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習俗:每年八月十三,全寨祭祀天神


據南溪村族長金天賜介紹,祠堂是古寨村民祭祀天神的地方,每年農曆八月十三,當地保留著全寨祭祀天神的習俗。


“祭祀日期有講究。”金長志告訴筆者,八月十三,是水草豐茂的時節,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這段時間生活無憂。“譬如漢民族,由於是農耕文化,他們慶祝豐收是在秋天。”


祭祀的禮儀也顯現了匈奴特色。“生活在村裡的村民排成長隊,順著迂迴的小路一路向前,把家族中的每家每戶都要轉到,整個活動持續3天3夜。”任駿稱,匈奴有遊牧的傳統,這樣的儀式除了向天祈禱全村人的平安,同時也是讓族人熟悉地形,使自己的領地易守難攻。


在古寨中,無論是祭祀還是招待貴賓,主位都是坐南朝北,“北面為大,表示朝向我們的家鄉。”金天賜說,這樣的習俗還有不少,“譬如,在村寨中,女人是財物的象徵。男人可以有幾個老婆;父親死了,小老婆歸兒子;還有弟繼兄嫂的習俗。”而這些習慣,在解放前都還保留著。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此外,南溪村的祖先們還傳下一個規定: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在南溪村南的情人谷,新近發現了一塊刻有“金美娟”的碑文,這正好印證了同姓不通婚的習俗。


金天賜說,村裡口口相傳流傳有一個愛情悲劇,“一對同姓男女有了感情,迫於族人的壓力,在桃花塢自殺。”故事裡的女人就叫金美娟,這塊新近發現的石碑證明當時的傳說是真實的。


族譜:佐證匈奴後裔


從文字上佐證他們為匈奴後裔的是族長金天賜家中保存完好的族譜。28本記錄南溪村歷史的族譜記載,南溪古寨的金姓正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後裔。


族長金天賜今年86歲了,但是眼明手快且識字,翻開族譜,他用略帶當地方言的普通話向記者耐心地講解。第一篇“金氏源流”明確標註南溪古寨匈奴後裔的祖先是匈奴屠休王之子——金日殫。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據瞭解,屠休王是匈奴中掌管祭天金人的一個部落首領。公元前121年,在著名的河西之戰中,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沉重打擊了匈奴眾部落,屠休王的祭天金人也被繳獲。


因畏懼大單于責罪,在另一匈奴部落首領渾邪王的勸說下,屠休王和渾邪王共同降漢。降漢途中,屠休王突然反悔,又被渾邪王所殺,其眾4萬餘人都歸降西漢。漢武帝封渾邪王為列侯,金日殫因父親被殺,無所依歸,便和母親、弟弟一起,隨渾邪王降漢,被封馬監侍郎。


按照南溪古寨這份族譜的記載,金日殫的後代一直歸屬於漢。到了唐代,一個金氏族人到安徽為官。至明代,族人為避禍亂,到深山築寨定居,並修建祠堂祭祀祖先。從那時起,子嗣已傳了28代。


據金長志解釋,族長是村中輩分和年齡雙高的長者,由於村裡目前8代同堂,年幼的晚輩按照輩分稱呼“祖祖爺爺”等稱呼實在不方便,所以相差高於4個輩分的後輩統一稱族長“公公”。而別看族長住的屋子和普通村民無異,但說話卻“很有分量”,“村中難以解決的疑難糾紛,找族長能評理,說什麼都得聽。”


皖南深山中發現匈奴後裔,至今保留祖先習俗


專家:千年古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東至縣旅遊局局長齊自力介紹說,據長期關注匈奴後裔的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郭泉研究,地理上的閉塞使南溪古寨成為保存完整的封閉村落,而與各地零星發現的匈奴後裔相比,南溪這樣的規模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最大的一支。


據瞭解,目前在江西、浙江有10餘處地方也存在匈奴後裔,但作為獨立的一支長期定居於一個地方的,到目前為止僅有南溪一處。


當地文化部門認為,東至縣的南溪古寨屬於我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其面積和民居的密度在國內古村落中都屬罕見。他們已將該縣匈奴後裔聚居的南溪千年古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