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措施

李樹進行保護地栽培時,對栽培管理各方面要求嚴格,通過實踐,從品種選擇、栽植密度、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防治、採後措施等方面詳細敘述了溫室內栽培李樹應當採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項,為培育優良李樹,生產優質果品提供參考。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1、品種選擇

溫室栽培李樹,品種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種植的成敗,溫室栽培以促進早熟為目的,生產中應選擇早熟品種栽培;由於保護地栽培為高投入產業,要求儘快有回報,因而在品種選擇時,應選擇成花容易,結果早的品種;棚室由於受空間所限,栽培的樹體不可能太大,因而要選擇樹體矮小,有矮化效應的品種;棚室內昆蟲數量少,空氣流動性差,授粉多不良,坐果率低,因而應選擇自花結實率高的品種栽培。總而言之,保護地栽培李樹,應注意選擇早熟,樹體矮小,自花結實率高,品質好,商品價值高的品種,為保護地生產效益的提高打好基礎。生產中表現好的品種有大石早生、長李、美麗李、五香李、七月紅李、早紅王等,特別是大石早生李具有極早熟,自花結實率高(一般可達15%~20%)等特點,在生產中大量被應用,成為主栽品種之一。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2、栽植密度

李樹樹勢強,樹姿開張,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新梢生長量大,溫室栽培中密度不可過大,過密,田間易鬱閉,不便管理;過稀,產量難以提高。因而生產中要注意合理密植,定植密度以1 m×2 m的株行距,667 m2栽333株為宜,一般大冠形品種可稀植,小冠形品種可密植。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3、大苗栽植

由於李樹進入結果期較晚,溫室生產中提倡大苗建園,以利早產,提高溫室經營效益,可將苗用營養缽集中培育2~3年,樹冠冠幅達1 m以上的苗木移栽到溫室內建設園。栽前1 d營養缽內澆水,以保持土球完整,栽時剪除營養缽,將帶土球的苗木放入栽植坑內,埋土踏實,澆透水,覆地膜保墒。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4、配置授粉品種

李樹多數品種自花授粉率低,加之溫室栽培時,棚內空氣流動性小,授粉昆蟲數量少,授粉較難,不利坐果,生產中要注意授粉品種的配置,在溫室栽培中,一般要配備1~2個與主栽品種花期相同或相近,花粉量大,經濟價值高的品種作授粉品種,通常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按1∶6的比例配置,在株間插花栽植。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5、整形修剪

5.1 促控

溫室栽培李樹,在定植的頭1年,前季管理上應以促為主,以促使盡快抽枝,形成葉面積,增加光合面積;到7月份花芽開始分化時,應控制新梢的生長,調配枝中的養分分配,使養分側重於花芽形成,以促使形成優質花芽,為結果打好基礎。因而在新梢長10 cm時開始追肥澆水,株施尿素50 g左右,結合追肥澆水,半月後再追肥1次,株施尿素100 g左右,再過半月再追肥1次,株施磷酸二銨100 g左右,施肥後澆水,促進新梢生長。在新梢長30 cm時,留25 cm摘心,在離樹幹20 cm選留第一主枝,以後中幹每伸長20 cm,留15 cm摘心1次,刺激抽新梢,所抽新梢在長35 cm時,留30 cm摘心,到7月初,對所有新梢摘心,旺樹噴200~300倍15%的多效唑,以控制新梢生長,促使樹體內養分向成花方向,以利形成優質花芽。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5.2 整形修剪

由於棚膜下60 cm內,溫度高,極易發生高溫危害,保護地栽培李樹,對樹形要求較特殊,要求樹梢頂部距棚面至少應在60 cm以上。由於溫室空間所限,在整形時可採用兩種樹形,在棚內最南邊一行,由於棚低,樹形以開心形為主,以內的培養紡綞形,留枝量多,有利產量提高。為了提高光照,可採用由南到北臺階式漸高的方法培養樹形,以促進儘可能的多結果,提高生產效益。李樹樹體生長旺盛,枝條堅硬,直立性強,生長勢易上移或外移,李樹以短果枝或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易形成簇生短枝,當受到刺激時,受刺激短枝易轉化為長枝。根據以上特性,李樹採用紡綞形整形。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李樹溫室紡綞形整形時,定幹高度由北逐漸提高,形成臺階式坡狀,以適應溫室栽培的特點,應儘可能的高留枝,以利提高地面反射光的利用率,最低應在離地面60 cm外留枝,樹幹上第一分枝不要高於地面80 cm,定幹後在20 cm整形帶內選留2個相互錯開的枝作主枝,抹除其餘芽子,中心幹生長長20 cm時,留15 cm摘心,刺激抽枝。以後中心幹每延伸20 cm摘心1次,促使抽枝,對於抽生的枝條先放任生長,利用直立生長優勢,促使形成健壯枝,以儘快形成光合面積。7~8月當新梢長度達到70 cm時,進行開角,使枝條保持75°~80°延伸,這樣當年即可配備6~7個主枝。冬剪時疏除主枝上的背上枝,短截中幹延長枝,剪留20 cm,進入下個生長季,中幹每延長20 cm摘心1次,再配備7~8個主枝即可完成整形。樹形整成後,樹高應控制在2.6~2.8 m,全樹配備12~15個主枝,主枝在中幹上螺旋狀排列,主枝間距15 cm左右,保持75°~80°延伸。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6、適期扣棚

溫室栽培李樹,扣棚對生產影響較大。李樹只有在完成休眠後扣棚,才能保證樹體發芽整齊,提高坐果率。一般早熟李樹完成休眠需冷量大致為600~750 h,在隴東正常年份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扣棚較適宜,如遇暖冬年份,則應延遲扣棚時間,防止早扣棚現象的出現。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7、加強環境調控

為保證李樹生長結果的環境條件,溫溼度控制要適宜:

7.1 扣棚後漸次升溫

李樹發芽的最適溫度範圍為8~14 ℃,扣棚後,如果升溫太快,地溫升高較氣溫慢,樹體易發生先葉後花現象,不利坐果。因而扣棚後,溫度應逐漸升高,一般扣棚第1周,苫簾全天覆蓋,溫室內溫度控制在白天6~8 ℃,夜間-2~1 ℃,第2周苫簾白天揭起1/2,溫度白天控制在8~10 ℃,夜間1~3 ℃,第3周折天苫簾全天拉起,白天將溫度提高到13~15℃,夜間保持在3~5 ℃,應在3周內將溫度提高到所需溫度,每週日均溫提高2~3 ℃度為宜,以提高樹體生長的適應性。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7.2 合理調控溫溼度

一般催芽期適溫為8~14 ℃,白天最高溫控制在15~20 ℃,夜間最低溫控制在3~5 ℃,空氣溼度要求高,要在85%~90%;花期較高的溫度、較乾燥的條件,有利授粉,要注意增溫,降低空氣溼度,以利坐果,可通過苫簾的揭蓋,通風設施的應用等措施,將室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0~22 ℃,夜間6~8 ℃,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60%左右;坐果後,為保證果實正常生長,減少落果,要繼續提升室內溫度,控制溼度,將室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22 ℃,夜間控制在6~10 ℃,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50%~60%。溫度管理要特別注意兩個關鍵時期,一是花期,既要注意防凍,又要注意防止高溫危害,如果花期夜間溫度低於6 ℃,則會出現先葉後花現象,延遲花期,降低坐果;氣溫降到0 ℃以下時,會發生凍害,保護地的保溫性能差別很大,保溫性好的晝夜溫差小,溫度較穩定,而保溫性差的,夜溫下降快,有時甚至低於外界氣溫。因而對於保溫性差的保護地,在夜間應注間加溫,防止凍害發生。另外,花期白天氣溫不應高於25 ℃,否則花器受損,花粉生活力降低,不利坐果;果實膨大期溫度不應超過30 ℃,否則會導致枝梢徒長,加重生理落果,甚至發生日灼。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在管理溫溼度的同時,由於溫室栽培在冬春季進行,外界日照時間短,加之覆蓋棚膜對光的過濾,光照不足是影響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生產中應注意補充,以保證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補光從扣棚升溫後開始,一直持續到揭膜,補光時間的長短應據外界日照的長短及天氣狀況而定,通常每天進行到2~3 h,在傍晚蓋苫後或早晨揭苫前進行均可,一般每10 m長的棚懸掛1個100 W白熾燈即可。

外界日照長時補光時間可短一點,外界日照時間短時可延長補光時間,陰雨天可全天補光。另外,溫室中由於環境密閉,二氧化碳常處於貧乏狀態,不能滿足李樹生長結果的需要,可在坐果後懸掛二氧化碳胞進行補充,以提高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促進產量提高。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8、加強花果管理

李樹保護地栽培時,由於保護地內空氣流動性小,昆蟲數量少,必須加強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可採用棚內放蜂或用雞毛彈子在授粉與主栽品種樹上相互滾動的方法,完成授粉。李樹一般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而保護地中栽培時,長果枝所佔的比例大,因而在生產中,應據枝的長勢進行疏果,

一般長果枝,每15 cm左右留1果,中果枝留2果,短果枝留 1 果,保持葉果比以25∶1為宜。另外,李樹生產中存在裂果現象,在果實膨大期開始,葉面噴施300倍美林高效鈣,以減輕裂果現象的發生。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9、加強肥水管理

李樹在保護地栽培時,在9月份注意施用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以便全面補充樹體營養,同時有機肥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放出二氧化碳,可促進溫室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提高,對李子產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株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 kg左右,磷酸二銨100 kg左右,以促進枝條成熟,增加樹體養分積累,為結果打好基礎。杏樹對追肥澆水時間要求嚴格,

一般應在坐果後半月開始頭次追肥,而且追肥時少施氮肥,應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為主,據樹體大小和結果的多少,每次每株施50~100 kg,小水澆灌,7 d後再追肥澆水1次。李樹生產中易出現枯梢現象,如果發生,可通過土壤補充或葉面噴施硼砂或硼酸進行矯正,土施時每株施0.2~0.3 kg,葉面噴施時用0.2%~0.3%的溶液。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10、防病治蟲

病蟲危害常造成損失,影響生產效益的提高,生產中應加強防治,危害李樹的病蟲害主要有細菌性穿孔病、李紅點病、蚜蟲、李實蜂、李小食心蟲,桃紅頸天牛、蟎類等,防治的關鍵是在扣棚前要搞好清園,噴施波美5°Be石硫合劑,控制病源,當病蟲危害發生後,

要根據主要病蟲危害情況,選用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等控制病害,用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脒等控制蟲害。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11、適期採收

李果應按不同的用途進行採收,一般鮮可在完熟期採收,以提高果實風味,作運輸的可在果實充分膨大,綠色減退並出現固有色澤達七、八成時採收。另外,由於保護地內不同位置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果實在樹體上生長的位置不同,果實所得到的陽光、溫度是有差異的,它們成熟的先後是不同的,生產中應據不同的熟度,進行分批採收,以提高果實的商品性。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12 加強採後管理

李樹溫室栽培情況下,果實採收較早,採果後樹體旺盛生長,在果實採收後,管理的重點是樹形調整,調節樹體養分分配,促使花芽形成,為來年的豐產優質打好基礎。

首先

要根據樹體大小,及時調整種植密度,通過隔行或隔株逐漸間伐,以保持園內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其次,要嚴格控制枝量,紡綞形樹體上大型結果枝軸應控制在12~15個之間,667 m2總枝量在7~8萬條之間。第三,控制結果部位外移,採用對通過對結過果的枝重回縮的方法,每年剪留枝長10 cm左右,防止剪留過長,而導致結果部位外移。第四,嚴格控制枝條徒長,可通過修剪與化學藥劑相結合的方法控制,修剪以摘心控長、拉枝緩勢為主,使枝條粗壯生長,形成優質結果枝。第五,控制花芽節位,結果後的枝要重回縮,一般枝剪留一對葉芽即可。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第六,輔養樹體形成新的結果群體,可在採果後剪除無效枝,促生新梢;也可以 在採果後至7月份以前,追肥以氮為主,配合適量磷鉀,最好施用高氮三元複合肥,每次每株施100 g左右,少量多次進行,從新梢30 cm長時開始追放,每半月進行1次,共進行3~4次。施後據土壤墒情及天氣狀況,適時適量澆水,加速肥料轉化,促進樹體快速生長。同時,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重點加強細菌性穿孔病、白粉病、蚜蟲、蟎類等關鍵性病蟲的控制。第七, 7月份李花芽開始分化後後,要加強促花管理。對於生長較晚的枝,應將枝拉平,以緩和長勢,增加枝中養分積累,促進成花,紡綞形開枝角度85°左右,開心形枝條以55°~60°延伸為宜,其他枝一律實行平枝處理。追肥應以高磷三元複合肥為主,先在月初施磷酸二銨1次,株施100 g左右,半月後施磷酸二氫鉀1次,株施量150 g左右,再過半月,每株施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150 g,促進花芽形成。旺樹旺枝每半月噴1次15%多效唑或PBO200~300倍液,可抑制枝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

現代化農業知識】李樹溫室促成栽培技術措施,建議收藏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