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數字技術是否會擴大生產力差距?

各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差異的一半是由於生產率,企業將投入轉化為產出的效率。在一個國家內,企業之間的生產率差異也很大,即使在狹義的行業中也是如此。出於與增長和不平等相關的原因,這與政策相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解釋整體生產率增長時,現有企業的生產率提高比企業之間資源的重新分配或企業的進入和退出更為重要。現有公司採用新技術是生產力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題在於最新的數字技術浪潮是否與企業之間的生產率差距縮小或擴大有關。在在即將發佈的世界銀行報告 “歐洲4.0:數字化轉型的承諾”的背景文件中,我們發現這取決於所討論的技術是否與規模無關。所以答案,至少在歐洲,它取決於技術。我們發現區分三種技術非常重要:信息技術,運營技術和交易技術。信息技術使用數據的指數增長來降低計算成本;交易技術將數據與市場交換相結合,將商業模式數字化;和運營技術將數據與“智能”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相結合。

信息技術與企業之間較小的生產率差距相關聯

信息技術的使用似乎與大型和小型公司之間較小的生產率差距有關。圖1說明了雲計算的這一點。在信息和通信服務領域,這項技術最為普遍的部門,使用雲計算的公司所佔比例較高的國家在大型和小型公司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差距較小。在不使用這種技術的行業,如建築,印刷和金屬製品 - 我們看不到這種關聯。

數字技術是否會擴大生產力差距?

通過消除與信息存儲和交換相關的前期資本支出,雲計算似乎不成比例地使小公司受益。雲服務可減少文件存儲,數據備份和軟件程序的硬件需求。它們還整合了應用程序,從而減少了購買多種桌面軟件產品的需求。此外,供應商遠程設置和更新雲應用程序,這使得硬件和軟件的現場安裝和維護變得多餘。

交易技術也與較小的生產率差異相關聯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交易技術的使用也與大小企業之間較小的生產率差距有關。圖2顯示了在線銷售的情況。在住宿服務方面,這種技術最為普遍的部門,使用在線銷售的公司所佔比例較高的國家,其特點是大小公司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差距較小。但在使用這項技術的行業中,至少沒有這樣的關聯:建築,房地產和專業服務。

數字技術是否會擴大生產力差距?

這與以下事實是一致的:規模中性數字平臺通過降低進入新市場的固定成本而有利於小公司。這與減少信息不對稱有關,這反過來又降低了匹配全世界買賣雙方的成本。例如,有61個國家和40個產品類別的證據表明,相對於國際貿易總額而言,距離對跨境貿易流量的影響比eBay交易小約65%。

運營技術與企業之間更大的生產率差距相關聯

運營技術的使用與大型和小型企業之間的生產率差距較大有關。圖3說明了機器人使用強度的情況。在機動車製造領域,這種技術最為普遍的領域,機器人使用強度較高的國家的特點是大型和小型企業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差距較大。然而,服裝行業沒有這種關係,服裝行業使用這種技術最少。

這一結果與以下事實一致:與其他物理資本非常相似,實施機器人應用程序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的,後來相同類型的安裝可以用於初始成本的一小部分。這些固定成本是機器人使用中規模經濟的重要來源,這可能使大型企業受益。但是,並非所有運營技術都是如此。預計規模對3D打印機的影響較小,並可能導致分散的活動,即使是小公司也可以訪問國際設計並在本地打印。

數字技術是否會擴大生產力差距?

歐洲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尋求快速縮小與美國生產率差距並保持領先於東亞的方法,同時保持國內的工業關係友好 - 應該一定要了解數字技術之間的差異。似乎無論新技術是否降低了處理信息的成本,如果它只是促進市場交易,或者它是否從根本上改變了人與機器之間的算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