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半下午時分,在老太原城走一走,路過皇華館(清光緒年間設提督學政(別稱學臺),會同督撫主管全省的教育、科舉考試等事務,其衙門就設在皇華館。)這座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太原的政治中心,曾是明清時的貢院,是皇華(皇華是為稱頌使臣之詞,《詩·小雅·鹿鳴之什》有“皇皇者華”之篇,意謂君遣使臣,以禮樂相送,表明遠而有光華)使者所居之地,也曾是民國陽曲縣政府所在地,如今只剩下一座看起來風格獨特,引人注意的殘破建築。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引人注意只是因為它的建築獨特和破舊,還有周邊的幾株中空的老槐樹。另外在皇華館東邊還有一座看起來更加破舊的古建築,不過太過破舊,已經成為了停車場。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從文贏公園穿過,進入太原的老商業中心柳巷,柳巷一如既往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一個賣冰製品的門店前依舊遊人排隊。順著柳巷一直往北走,在鼓樓街左拐,不遠就可以看到唱經樓。如果不是唱經樓門口有幾塊石碑上寫著全國、市重點保護文物,很容易把人閃過去。風很大,冬天的風刺骨寒冷,正好天氣晴朗,陽光照在唱經樓的紅牆藍瓦上,肅穆莊嚴明淨寧靜。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唱經樓始創於明代初期。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左佈政劉魯重修,在明代科舉分五經(五經為詩、書、禮、易、春秋)試士制,名列榜首者稱五經魁。樓的功能原為鄉試後正式放榜前宣唱五經魁首(在唱經樓宣唱並題寫經魁、亞魁、文魁的名字和籍貫)之所,因此名為“唱經樓”。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唱經樓前還要舉辦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從唱經樓到貢院(文贏公園貢院舊址),放榜後,巡撫還要親自主持鹿鳴宴,在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唱經樓是科舉文化遺存中為數不多的宣唱金榜之所,是現存少見的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國務院2013年3月5日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內院子的一角臺階上豎擺著明末的太原城平面圖。畫著太原的八門,北邊有鎮遠門、拱極門,南邊有迎澤門、承恩門,東邊有迎暉門、宜春門,西邊有振武門、阜城門。從圖中還可以看到現在存在的純陽宮、崇善寺、城隍廟、開化寺等。現在的太原城零星、分散地留存著幾處古建,被串成“太原府城遊”的旅遊線路。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唱經樓門口擺著兩把椅子,有一個保安在曬太原,也不說話,遊人免費。其實門前可以寫一個免費的說明,這樣好像更加方便遊人。崇善寺門口就有一個牌子寫著具體的開放時間。唱經樓由正殿、春秋樓、通廊組成,從正上方看呈現工字型。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唱經樓樓為二層樓閣式建築。一樓為五經閣。二樓為唱經閣,重簷設平座,座上週圍設清道光八年浮雕游龍牡丹紋孔雀藍琉璃欄板,在下午太陽的照射下分外明媚。唱經樓頂部為十字歇山頂式建築,頂部有孔雀藍琉璃剪邊。唱經樓正脊上也有獅象駝寶瓶,清道光八年重修。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春秋樓為清康熙三十五年增建,高兩層。第一層為三眼窯洞,第二層為單簷硬山頂前廊式建築。唱經樓、春秋樓的孔雀藍琉璃瓦在陽光下色澤明豔,脊獸瓦當整齊排列,飛簷翹角高高昂起,斗拱緊密互抱。在旁邊現代化高樓掩映下更是獨居特色,讓人眼前一亮。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2003年02月—2005年08月,唱經樓由著名古建築設計專家馮冬青先生主持修復。現在的唱經樓、春秋樓煥然一新,被保護起來。

太原鼓樓街明代之唱經樓,全國為數不多與科舉制度有關的實物載體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