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皁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興趣是一個孩子愛上學習的最基本動力,如果能夠在大學期間選擇自己的興趣作為專業的話,一般表現會好得多,成績也最容易出眾。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要去讀大學了,作為父母我們要如何幫助他挑選專業?對於孩子的興趣問題,父母們也許會說:

“孩子的興趣無關緊要,一定要讓孩子往有前途的方向發展。”

“對啊,孩子知道什麼?不能由著他們的性子來。”

那麼興趣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說,動機是一種內驅力,信念是一種支撐力,興趣是一種牽引力。興趣和熱情對人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們所說的天才,其實就是對某件事具有強烈的興趣和強烈的熱情的人。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就要因勢利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孩子的教育,而不僅僅是對技能的培養。

萊特兄弟是著名的“飛機之父”。在孩提時代,他們就對宇宙空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看到空中高懸的圓月,他們就想用手去摸一摸,於是,他們常常爬到樹枝上,踮起腳尖去摸月亮,結果,好幾次從樹上摔下來,他們有點灰心了。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但是父親知道這件事後,就鼓勵他們說:“孩子,騎一隻大鳥,去摸摸月亮吧!”父親的話給了他們莫大的鼓舞,他們對太空的探索慾望和興趣更加濃厚了。“騰空摘月”的理想自此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萌發了。他們渴望著有一天能製造出一種可凌空搏擊的神鳥,騎著它去摘那又大又圓的月亮。

正是父親的鼓勵和自己的濃厚興趣,引導著他們走向了航空科學的道路。1903年,在他們的刻苦鑽研下,聞名於世的首架飛機研製成功了,他們真的駕著自己製造的“大鳥”翱翔於萬里碧空。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但是人的智力發展是不均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智慧的強項和弱項,於是才有了“鋼琴前的笨蛋也許是畫布前的天才”這一說。

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發展到不同階段,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就會對某件事情特別熱衷,充滿了求知慾望。如果能夠發現孩子的興趣,再加以正確引導,在成長的道路上它就會像一粒隨風飄落的種子,只要有了風雨的滋潤和陽光的眷顧,就會努力生根發芽,伸開自己的小手,用枝幹宣告堅強、以綠葉展示蓬勃,再把積蓄的全部激情釋放,成功的花朵便在天地間怒然開放。

而現在的大學教育,基本上是基本素質教育,所以說通過上大學,最重要的是成就一個人的基本素質,而不是基本技能。如果在大學期間選擇的是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那麼一般就會表現好很多,更容易被認為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所以,我們家長必須明白:讓孩子自然發展的同時並非無須管教,而是把有效的生活知識,傳遞給他們後,引導他們在正確的軌道上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把他們限制在某一點上。

所以,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注意:

首先,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是什麼,他們完全能夠明確自己將來的方向。例如孩子如果對醫學感興趣,就不要逼他學文學;孩子如果以後想成為實踐性強的技術人才,就不要非讓他埋頭苦學書本知識,讓他完成你的大學夢。

其次,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嘗試幹一件事時,他會盡力去做好,做成功。孩子在自主奮鬥的過程中,才華和潛能也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關鍵在於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最佳才能區。只有找到了最佳才能區,孩子才能發揮最大潛能。求學的道路越來越多,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已逐漸成為歷史。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最後,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不要用自己的喜好扼殺孩子的新思想。孩子對興趣的萌發,往往開始只是一種不太明顯的想法,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導培養,反而阻撓孩子朝著自己喜愛的方向發展,就容易扼殺孩子的思想。

總之,興趣會使學習變得不那麼枯燥。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但興趣能使艱苦的勞動變成愉快的經歷,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使人的心情舒暢。家長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應該堅持一個原則,即順其自然,切忌主觀武斷,非要孩子照自己的意願去“愛好”,強制孩子,否則,結果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讓孩子追逐她的興趣和激情,可以塑造奠定她一生成功的重要品性。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家長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擊孩子對於理想的熱情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