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都說生豬產能回暖,給你看一份真實的調研報告

河南生豬&飼料調研紀要20191216

都說生豬產能回暖,給你看一份真實的調研報告


【摘要】

1、疫情:駐馬店的疫情比較嚴重,十二月稍微好一點了,能繁母豬環比沒有上升,散戶由於擔憂發病在豬一百七八十斤的時候就將豬賣出,復養積極性很差。這輪疫情比之前要好一些,因為基數小,而且生物安全措施比以前提升,豬耐受性也提高了。

2、存欄:存欄量沒有提升,飼料銷量有段時間上升但是是由於均重提升,數量沒有增加。現在只要能配種的母豬都會被留成能繁母豬,明年看還是缺豬,不僅缺豬還缺肉。

3、禽養殖:現在主要轉養蛋雞,因為缺少肉雞系統性的產業鏈,如屠宰系統等,養肉雞少,靠近山東地方較多。

4、公司飼料:豬料與禽料用兩條生產線。豬料設計的產能為12萬噸,因為設備老化以及存欄下滑大概只能做8萬噸。目前公司還能盈利,產品主要為濃縮料、豬料,擴大了禽料的比例,縮小了配合料比例,豬料100元淨利,平均毛利為450到500元。禽料淨利50元左右。現在單月三四千噸,產能利用率有40%。十二月豬料環比又下滑了一半,豬瘟影響比較大。

【詳細內容】

(一)疫情&存活率

Q1:現在疫情情況

A:總體來說是比較差。駐馬店是第二輪疫情,但是本區域已經到第三輪疫情,出豬的特別多。由於第二輪疫情時信陽全軍覆沒,雖然現在疫情好轉了一些,但復養的比例很小。現在還有豬是因為之前利潤高,價格一跌很多養戶積極性下來又賣了。第一輪疫情是去年11月-今年1月全河南,第二輪是4月-6月從南往北,從湖北傳播過來,信陽基本上90%都損失了。十一月的疫情也應該是由南往北傳播的。這幾輪疫情加一起估計損失量可達70%。

現在駐馬店、信陽這邊疫情基本上比較穩定了。第一是因為畢竟養殖密度相對較小,因為第一批豬瘟養殖量減少了四五成,第二是環保問題,生物安全比以前好很多。第三是豬的耐受性提高了很多。

河南現在整體來看,豫東豬瘟也比較嚴重,死了比較多。許昌稍微好一點,越往山區越好一點。11月份是大範圍的爆發,現在好很多了。現在豬更抗病了,而且人有心理準備了就看開了,疫情輕一點的時候賣出去基本上也不虧,疫情比第一輪要好很多。甚至還有人把經歷過豬瘟但沒死的豬買回來,存活率也有20%-30%,存活30%也能賺錢的。

Q2:明年缺豬

A:明年一季度沒什麼豬,斷檔半個月左右,全國估計會從東北運豬。

Q3:生物安全

A:散戶主要靠消毒,比如場外說用生石灰,場內用消毒工具消毒。現在很多家庭農場不做基礎免疫,因為打疫苗對現在脆弱的豬刺激比較大還會留下傷口,而且帶有傷口的豬一旦互相接觸,染病風險非常高。並且他們基本不引種,選擇自己留三元豬當能繁母豬,生下來的仔豬也用於自養。現在飼料廠專車專用,車子也會消毒。

Q4:存活率

A:因為三次疫情後,現在存活率現在說不準,整體存活率來看家庭農場好於規模場,規模場好於散戶。

(二)存欄&行情情況

Q5:存欄從底部到十一月回升量

A:存欄基本沒有回升,現在豬的重量幾乎比原來重一倍。有投機者將肥豬中比較品質比較好的用於留種,比如四月份留的一批三元母豬現在就在產仔,有部分這樣的仔豬在流通。三元母豬留種方面只要能配種的母豬都會留作能繁母豬。

Q6:壓欄情況

A:現在豬價還在相對高位,所以仍然會壓欄到三百斤。而且現在非常缺豬,就算髮病了,只要沒死亡也不用擔心被過分壓價。二次育肥現在比較少了,因為市場風險比較大,寧願留作母豬生仔。

Q7:仔豬行情

A:仔豬價格降了不少,現在一千五六,最高的時候一千九。買方主要是想賭行情的散戶,賣方主要是有幾十頭母豬的,因為行情好擴充了母豬,生出來的仔豬就拿出來賣。還有一些只有原種場沒有育肥舍,只能賣仔豬。現在仔豬的供需都比較少,因為不安全。

Q8:春節豬價

A:北方有個習慣,過年前都拋售掉,可能春節漲不了很多,估計可以漲到40塊。年前豬價沒什麼行情,因為豬肉太多了,過完年可能有點行情。

(三)公司&飼料情況

Q9:豬的客戶結構

A:主要渠道是通過經銷商走散戶,主要客戶群體養20頭母豬到50頭母豬,小散戶基本沒有了。

Q10:公司飼料銷量

A:豬料與禽料用兩條生產線。豬料設計的產能為12萬噸,現在一個月豬料三四千噸,一年禽料兩萬噸,產能利用率大概為四成,12月豬料環比上個月跌了一半,主要是11月豬瘟養戶把豬都拋了,影響比較大,雖然這個月疫情好一點了,但還在散發,而且豬拋了,沒量了。

Q11:飼料廠競爭

A:大企業主要是揚翔、中大、宏展。最大的企業宏展去年一萬八千多噸一個月,現在六千噸,產能三十二萬噸。

Q12:公司飼料單噸盈利

A:整體還是能盈利,主要是設備的折舊已經摺完了。產品主要為濃縮料、豬料,擴大了禽料的比例,縮小了配合料比例。配方方面由總部統一配方,公司根據當地的原料特色進行微調,預混料添加的比例是由總部控制的。豬料現在100元/噸淨利,平均毛利為450到500元/噸。禽料50元/噸左右。一共能有三百萬利潤。

Q13:對大宗原料看法

A:豆粕看貿易形勢,估計往低了走,玉米的話比價穩定,年度來看可能會漲價。飼料的利潤來源於原料質量,原料這塊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主要根據集團採購中心和採購經理的經驗。像豆粕是集體採購,玉米就是地採,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花生餅比豆粕使用價值高很多,成本又低,所以現在禽料裡用的比較多,豬料還是用玉米,比小麥便宜很多。

Q14:再投資

A:估計24萬噸的場需要一千八到兩千萬就可以了,豬料禽料都一樣,膨化料比較貴,普水料和豬料差不多。不過現在很少有建設,現在的行情直接收購就可以了。

Q15:反芻料

A:規模不大。養殖規模不多所以沒有反芻料,而且反芻料需要專業的生產線。

Q16:員工情況

A:淘汰了一部分業績不好、能力差的員工,轉型的比較少。基本上總數沒有減少,招聘了很多年輕的員工。

Q17:飼料分產品價格

A:肉禽料比豬料貴,因為需要很多脂肪,需要加油脂。一般蛋禽2.8元/公斤,豬3.2元/公斤,肉禽3.3元/公斤。

(四)禽情況

Q18:養殖情況

A:主要養蛋雞,幾乎沒人養肉雞,河南東部轉養雞的多,越靠近山東越多。蛋鴨去年養殖的多,今年比較少。肉雞少主要因為沒有形成肉雞產業體系,養殖需要飼料、藥,還需要和收購廠合作,沒有這套系統。

Q19:蛋禽存欄

A:今年蛋雞總存欄在一千萬羽以上。以前蛋禽做的很少,今年在大面積推廣銷量翻倍。我們的客戶主要為大廠,數量在三萬羽以上的,為他們做直供。三萬羽以下的客戶主要靠經銷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