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部內陸,自古為“形勝之區”,是我國南方地區開發較早的區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因唐朝設江南西道,兩宋為江南西路而得名江西,又因省內最大河流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歷史上,江西人才輩出,有我國著名的“才子之鄉”撫州,尤其是兩宋時期湧現出了王安石、晏殊、曾鞏、晏幾道等名人,但晏殊、晏幾道兩宋時可以說是撫州臨川人,但其故里現在卻為進賢縣,什麼原因呢?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進賢縣,位於江西省中部、鄱陽湖南岸,不僅地理位置優越,素有“東南之藩蔽,閩浙之門戶”之稱,也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古縣”。進賢縣最早建縣於西晉,建制史長達一千七百多年,歷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孕育的晏殊、晏幾道、董源、徐熙、巨然等名人,歷史上一直為南昌所轄,現在也為江西省會南昌轄縣。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進賢,古為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曾為吳、楚等國之地,秦時屬九江郡,兩漢為豫章郡之地。東漢末置鍾陵鎮,西晉時升鍾陵鎮為鍾陵縣,為豫章郡所轄,進賢自此置縣,但不久鍾陵縣廢。此後,鍾陵縣曾數次廢置,南朝梁置,隋初廢,唐初置不久即廢。唐初鍾陵縣廢后為豫章縣地,稱進賢鎮。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進賢鎮又升為進賢縣,南昌、新建兩縣各一部劃屬之。進賢設縣後屬江南西路洪州、隆興府(今南昌),元朝時屬江西省隆興府,明改隆興府為南昌府,進賢縣為其所轄直至民國初期。民國初廢州存縣,進賢縣屬豫章道,後曾為江西省直轄。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1949年5月,進賢解放後屬貴溪專區,同年11月改屬南昌專區,1958年南昌專區專署遷駐宜春並改稱宜春專區,進賢縣隨屬之。1968年,進賢縣劃歸撫州地區,1969年撫州地區臨川縣文港鄉劃歸進賢縣,而晏殊、晏幾道就為原撫州臨川文港人,進賢自此成為晏殊、晏幾道故里。文港是著名的“華夏筆都”,現為進賢縣文港鎮。1983年施行“市管縣”體制,進賢縣劃歸南昌市管理至今。

江西一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晏殊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