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聽著槍聲入睡,伴著炮聲醒來!這是屬於維和軍人的故事

聽著槍聲入睡,伴著炮聲醒來!這是屬於維和軍人的故事

戰亂不斷的南蘇丹,被聯合國評估為全球最危險、最動盪的國家之一,這裡也是聯合國維和行動最危險、最艱苦的任務區之一。
2015年,作為中國首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3連連長,我來到這片紅土地,執行保護平民、巡邏警戒和防衛護衛等聯合國賦予的任務。
5月10日,我們剛剛部署到任務區不久,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區附近的難民營爆發了大規模械鬥。接到聯南蘇團命令後,我帶領先遣組緊急出動,到達現場時,數百名難民手持棍棒、砍刀纏鬥在一起,很多人身上血肉模糊,還有大量難民在一旁圍觀喊叫,場面極度混亂。
當時的情況,如果我們貿然介入不僅制止不了衝突,反而可能造成更多傷亡。冷靜觀察後,我發現衝突的人群分為兩方,他們中間時不時形成一道分界線。看準機會,我迅速將防暴隊員分成兩組,一組手持武器建立外圍警戒;一組手持防暴器材,頂著亂刀飛石衝上去隔離人群。
儘管騷亂人群被分開,但衝突雙方沒有就此作罷,依舊向對方投擲石塊。
突然,一名看上去三四歲的黑人小女孩被圍觀的人群意外推進了衝突中心。她明顯嚇壞了,抱著頭蹲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時有鵝蛋大小的石頭從她頭頂飛過。


我也是一名父親,看到這樣的情景,沒有多想就衝了上去,用身體護住小女孩。一塊塊石頭砸在身上,右小腿被飛石擊中鮮血直流,但我咬牙堅持低頭俯身保護小女孩。漸漸地,周圍的叫喊聲小了,橫飛的石塊也越來越少。抬起頭,我發現大家都在看著我。或許是被我不顧生命危險保護小女孩所感動,又或許是被中國維和軍人的英勇頑強所震撼,總之,一場衝突竟以這樣的方式化解了。衝突的人群放下了石塊、棍棒,慢慢散去。
這時,一名年輕的黑人女子向我跑來,她一把抱住小女孩,並不停地向我鞠躬致謝。維護和平、拯救生命,我只是做了每個中國軍人都會做的事情,但那一刻,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和平對於這片紅土地的意義。
聽著槍聲入睡,伴著炮聲醒來,這是我們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常態。面對如此複雜的局勢,維和軍人既要有勇,更要有謀。
2015年6月13日,維和步兵營接到聯南蘇團命令,護衛2名軍事觀察員和2名聯合國民事人員到約300公里外的傑拉德執行任務,我和幾名戰友主動請纓。
從朱巴至傑拉德,我們要途經政府軍控制區和反政府武裝控制區,一路安全形勢異常嚴峻。此外,這條道路周邊還經常發生各派武裝交火事件。由於白天武裝分子活動頻繁,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次日凌晨4點,車隊趁著夜色出發了。

行進途中,我們還是被一夥武裝分子攔住了。當我們準備下車交涉時,武裝分子突然將槍口指向我們。按照行動預案和聯合國交戰規則,我們迅速進入戰位、顯示火力,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儘管內心緊張,但理智告訴我,必須靈活化解危險、冷靜處置僵局。看到武裝分子以懷疑的目光看著我們,我果斷向對方指揮官伸出右手,他也立馬會意,和我握了握手。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及時闡明此行目的。對方看到我胸前的五星紅旗後,便揮手示意我們離開。一場危機,再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了。
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五星紅旗往往是中國藍盔最好的“通行證”。這讓我深深感受到:“強大的祖國,永遠是我們的堅強後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