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赤峰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赤峰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TOP.1玉龍沙湖

上榜理由:紅山玉龍沙湖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東北處,科爾沁沙地的西緣。距北京、天津、瀋陽等一線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譽為最近最美的大漠響沙旅遊區。2013年,評為國家級AAAA生態旅遊景區。1971年,聞名中外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標誌物-“中華第一龍”在此地出土,將中華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區因此得名“玉龍沙湖”。

TOP.2克什克騰石陣景區

上榜理由:克什克騰石陣(原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是蒙語,漢譯為“險峻的岩石”。它處於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草原上群山呈現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四周險峻,而山頂平緩起伏,冰石林在這平坦的丘陵地帶顯得格外突出。據專家分析,阿斯哈圖石林主要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 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共有四大景區,目前一、二、三、四景區正常對外開放。2018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對全國9個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進行公示,其中,阿斯哈圖石林在列。

TOP.3達裡諾爾湖

上榜理由:達裡諾爾湖又稱達裡湖,漢語譯為“大海一樣的湖”。是內蒙古地區四大名湖之一,內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高原地形,分佈著被風化的玄武岩或花崗岩,是低濃度鹽水湖。達裡諾爾湖湖周長百餘公里,呈海馬狀,為封閉式蘇達型半鹹水湖,達裡諾爾湖屬高原內陸湖,湖水無外瀉。總儲水量達16億立方米,水深10~13米,最大水深13米,面積238平方公里,達裡諾爾湖的東西兩畔又各有一個湖泊——崗更諾爾湖(犛牛泡子)和多倫諾爾湖(鯉魚泡子),分列在達裡湖東西兩側,耗來河、貢格爾河、沙裡河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區。

TOP.4烏蘭布統草原五彩山

上榜理由:五彩山是馬場轄區觀賞次生林秋景的主要景點之一,原名叫於家大山。“五彩”是虛指,實際豈止五彩。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於微霜凍的作用,山上不同的樹種因抗寒能力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五彩山像是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松的綠、柞的紅、杏的紫、樺、楊的黃、白……赤澄黃綠青蘭紫百色爭豔,奼紫蔫紅,真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大有大場景的壯美,小有小環境的柔姿,不知道哪兒美哪兒更美,有童話世界之比。五彩山有沙楊樹、柞樹、樺樹、楓樹、松樹、杉樹、槐樹、榆樹、柳樹等,還有虎楱、山玫瑰、藤條、檸條等十餘種灌木類植物。林中有狼、獾、鹿、狍、狐等十多種哺乳動物和喜鵲、烏鴉、山雞、黑禽雞(也稱鬥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等三十餘種鳥類在這裡生息繁衍,是該場境內樹木品種、動物、鳥類最多的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區。

TOP.5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上榜理由: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東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6''21''至118''26'',北緯42''33''至44''22'',公園總規劃面積18萬公頃,是以獨具特色的森林、草原景觀與蒙古族民俗風情為主體,融草原、山地、河谷、湖泊、草旬、叢林、疏林、沙地等景觀於…體,集旅遊、避暑、度假、科學考察等功能於一身的特大型國家級森林公園。針闊混交疏林草地景觀是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的特有景觀。

TOP.6道須溝風景區

上榜理由:道須溝,全稱黑裡河道須溝旅遊景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黑裡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西南角的實驗區內,地處內蒙古寧城縣、河北省承德縣、隆化縣兩省三縣交界地帶,隸屬燕山山脈七老圖山支脈。地理座標為東經118°17′-118°22′,北緯41°26′-41°28′。道須溝交通便利,北經206省道直達赤峰(距離116km),西經207省道與306國道可達寧城縣(相距98km),南經206省道直達承德市(相距133km),距北京市359km。道須溝內,擁有鬱鬱蔥蔥的叢林、清澈的湖水和瀑布,還有各類形狀的巨大怪石。除此以外,道須溝更是一個動植物王國,讓人能真切感受大自然的生機、美麗。

TOP.7貢格爾草原

上榜理由:貢格爾草原是一個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人文景觀、名勝古蹟與草原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旅遊、觀光聖地,是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攝影地。400多年來,各族人民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進步,培育出不可多得的人文資源,從衣食住行到傳統的歌舞,無不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地方色彩。

TOP.8赤峰紅山

上榜理由:紅山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城區東北角,紅山在蒙古語中為“烏蘭哈達”,烏蘭為赤色、紅色,哈達意即山峰,赤峰這個名字也是從“烏蘭哈達”而來。紅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紅山而得名。

TOP.9將軍泡子

上榜理由:這裡的水面開闊,四面環山,拍晚霞照片的最佳地點,水中的蘆葦長得一叢叢的,而且還錯落有致,好像是給攝影師安排的道具,每天下六點多鐘時,會有一大群馬飛奔到湖邊來喝水,群馬入水,濺起的水花非常漂亮。夜幕降臨,在泡子邊的蒙古包裡住一晚,圍坐在篝火旁欣賞如泣如訴的馬頭琴和抑揚悲壯的蒙古長調,能不又是一番情懷。夜深,枕邊細細體味寂靜草原之夜浪漫情趣,耳旁風吹蘆葦的沙沙聲會催人入眠。清晨早起呼吸草原清新空氣,觀湖面晨光,看第一線陽光把眼前的一切都染成金色。

TOP.10召廟北五臺

上榜理由:召廟風景區方圓六十平方公里,景區內景點眾多,自然景觀奇特,人文古蹟豐富。這裡有大量的四紀冰川遺蹟,冰川壓融水把花崗岩石雕琢的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多年來這裡一直是人們遊玩觀光的聖地,召廟風景區由此而遠近聞名。景區內聳立著靈巖、慈航、聖水、別楞、寶頂、七鍋山等險峰,山間有朝拜聖地“真寂之寺”,真實反應了遼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遼代中晚期石雕藝術的發展過程。

TOP.11喀喇沁親王府

上榜理由:喀喇沁親王府是清朝貢親王的府邸,是蒙古族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貢桑諾爾布的故居,現已被闢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坐落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位於承德東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處。先後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爺在此襲政,是內蒙古現存王府建築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規格等級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邸原佔地面積300餘畝,房屋490餘間,兩層院落,主體建築分大堂、二堂、儀門、大廳和承慶樓,院內蒼松古柏,幽雅恬靜,樓閣殿堂,相映成輝,是研究中國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見證。

TOP.12紫蒙湖旅遊風景區

上榜理由:紫蒙湖風景區屬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黑裡河鎮與甸子鎮的接壤處,距寧城縣政府所在地天義鎮70 公里,距赤峰120公里,距承德180公里。這裡山青水碧、景色秀麗。紫蒙湖(原名打虎石水庫),於1976 年1 月1 日破土動工,經過縣內各族人民6 年的艱苦奮戰,終於使一道攔河大壩橫臥於南北兩山之間,高峽出平湖。由於地處相傳歷史五代時十三太保李存孝打虎遺址“ 打虎石” 附近,故取名為“打虎石水庫”。

TOP.13烏蘭布統影視基地

上榜理由:烏蘭布統影視基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娛樂休閒、旅遊觀光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烏蘭布統影視基地主要景點有歐式風光區、風情園、鐵馬影視民俗區、古戰場等,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是以草原文化為背景的影視拍攝外景地。在烏蘭布統影視基地取景的有電視劇《還珠格格》《康熙王朝》等作品。

TOP.14曼陀山莊

上榜理由:塞北第一莊——曼陀山莊以其古樸秀麗的塞外風光和濃郁的歷史人文古蹟奇觀聞名遐邇。它既有山川、湖泊、沙漠、叢林、草原等自然美景,亦有遼、元代人文古蹟。是融現代派和塞北草原民族風情集吃、住、行、遊樂、購物、健身、團體會議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特色旅遊度假樂園。

TOP.15蛤蟆壩

上榜理由:蛤蟆壩位於河北與內蒙古交界的克旗烏蘭布統境內,是一塊高起的平緩坡地,三邊是“溝”或低地。這裡多丘陵山地,地貌獨特,秋天景色絢麗多彩,漫山遍野的紅葉,流金溢丹,簇簇紅葉中,明黃的白樺葉融合在一起,匯成一幅幅渾然天成的圖畫。在攝影人眼中,這是一個百拍不厭、常拍常新的攝影創作“寶地”。蛤蟆壩距紅山軍馬場20餘公里,沿著通往克旗的油路經過樺木溝林場,向西北進入鄉間土路,再前行大約三四公里,由低向高緩緩地爬上,一處點綴著榆樹、樺樹等林木的地方就是蛤蟆壩了。山坡下,溝膛裡,依山就勢,散落著幾十間茅屋草舍和新蓋的紅磚瓦房。雞鳴犬吠,炊煙裊裊,很有一種古樸原始的田園風味。山頂是一片片白樺樹,山腰是一塊塊不規則的梯田,山麓是三三兩兩姿態優美的老榆樹,在樹木的空隙裡則是用木柵圍成的或圓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欄。

TOP.16赤峰長青公園

上榜理由:長青公園是赤峰市市區內由史以來第一座綜合性公園,始建於 1959 年,位於城市的中心,現佔地面積 6.3 公頃。1966 年曾改名為人民公園, 1982 年又恢復長青公園。60 年代公園共有動物兩種,後逐漸增加了孔雀、海狸鼠、狼等。61 年建成溫室, 64 年建知春亭、環園路並引進棕熊, 65 年築假山,後經過長青人的努力建設,現園內有景點十餘處。整個園路貫通、景緻怡人,各類植物近百種, 3199 株,動物種類 45 種, 500 餘隻,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環境優雅的休閒娛樂場所。

TOP.17勃隆克沙漠旅遊區

上榜理由:赤峰勃隆克沙漠旅遊區位於內蒙古蒙古族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溫都蘇木布日敦嘎查境內。該景點是觀賞自然奇景和體驗蒙古族風情的好去處,這裡有金色的沙山、碧綠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異的怪石。種種看似奇異的組合就這樣完美地融在一處,讓人如在夢中一般。

TOP.18黑裡河

上榜理由:黑裡河鎮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西部,地處燕山餘脈七老圖山中段東麓,是西遼河主幹流老哈河的發源地之一, 於2003年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行列。

TOP.19遼上京遺址

上榜理由: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東南郊,林東鎮東南,是中國古代契丹政權遼王朝開國皇都上京的遺址。上京是契丹建國之初設立的都城,為遼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遼上京作為遼之都城歷經200餘年,至元代遼上京逐漸廢棄,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較長的草原都城之一,遺存有皇城殘牆、雕花柱礎及大量珍貴的文物。遼上京遺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2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皇城為宮殿衙署所在,為皇親國戚達官貴族住地;漢城是漢及其他少數民族集居區,作坊遍佈。遼上京在遼國軍事、政治和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遼中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0打虎石水庫

上榜理由:打虎石水庫,又名“”紫蒙湖“。它距寧城縣天義鎮70公里,有“天旺線”公路直接通達,交通便利。東邊也可以從省道s252在寧城甸子鎮附近進入縣道x232去打虎石水庫,西側從省道s206進入縣道x232,同樣可以到達。

TOP.21美林谷滑雪場

上榜理由:美林谷滑雪場位於承德以北內蒙赤峰喀喇沁的美林谷運動休閒度假區內,距赤峰110公里,座落於寧城縣、河北隆化縣、圍場縣交匯之處。

TOP.22烏蘭布統草原東溝

上榜理由:東溝距紅山軍馬場22公里,東西走向,溝南坡主要生長樺樹,溝中點綴著柞樹、山槐、五角楓等喬木,每逢秋季,層林盡染,顏色非常豐富,且地形起伏有利於取景拍攝,是攝影家秋季必到之處。同時也是夏季觀光的好去處。

TOP.23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榜理由:內蒙古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鎮東南5公里處,屬喀喇沁王府的家廟,距赤峰市區50公里。遼代稱此山為“馬盂山”,因馬盂(雞冠壺)與馬鞍山形似,又稱“馬鞍山”。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又有“塞北小黃山”之美稱。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TOP.24榮憲公主墓

上榜理由:榮憲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爾燈蘇木十家子嘎查巴彥套白山西南麓的緩坡上,為清代塞北的重要陵墓之一。榮憲公主的墓葬規模宏偉,地面建有享殿,築有地宮,刻碑立石。墓中隨葬品十分豐厚,用金枝玉葉形容這位蒙古王后一點也不過分。

TOP.25燈籠河草原

上榜理由:燈籠河草原旅遊區距赤峰100公里,是翁牛特旗一處未被開墾和汙染的地方。方圓143平方公里,青山嫵媚、草木葳蕤,鮮花遍野,百鳥翻飛,是一個集河流、草原、森林、山嶺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TOP.26烏蘭布統古戰場

上榜理由:位於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西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與河北圍場縣的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屬著名皇家獵場的一部分。在沙漠與草原接壤處,一峰突起,曠世極天。康熙以二十萬大軍與噶爾丹大戰於此。烏蘭布統峰東北沙明如雪,白樺、紅柳似翠如丹;峰西南烏蘭公河繞山而過;峰前有將軍泡子(清大將軍佟國綱戰死於此而得名)廣約千畝;東至塞罕壩為著名的壩上草原。十二座連營、點將臺亦在其間。烏蘭布統草原度假村、將軍泡子度假村等旅遊景點,能夠滿足不同檔次旅遊費者需求。

TOP.27梵宗寺

上榜理由:梵宗寺位於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西北4公里處,是該旗目前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由山門(天王殿)、正殿、東西配殿、後殿(丈八佛殿)、關帝殿、經卷殿等組成,現存115間,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1985年,此寺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8響水玉瀑

上榜理由:響水玉瀑位於赤峰市敖漢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在敖潤蘇莫蘇木與翁牛特旗高日罕蘇木接壤的老哈河上。老哈河向東奔流中,穿越科爾沁沙地的石山,形成聞名遐邇的瀑布,清乾隆皇帝賜名“玉瀑”,當地人稱“響水”。老哈河流經敖漢北境時,把大漠中的石山劈成峽谷,水流飛瀉而下,迸發出雷鳴般巨響,形成了大漠中雄偉壯麗的瀑布景觀。由於地勢複雜,河水急速跌進3米多深的石井中,旋即前行不到20米,再跌入石井,復又躍出,三次跌入,三次跌出,同時發出三聲巨響。兩岸石壁迴音相和,聲響震天。不過隨著連年乾旱加之用水過度,這種景象已很難見到;但玉瀑河谷風光秀麗,宛如江南,值得一遊。石奇也是一景。河南岸一石尤為奇特,酷似一把巨型石椅,甚至有靠背扶手,傳說這是康熙皇帝的太師椅。

TOP.29翁旗玉龍沙湖

上榜理由:翁旗玉龍沙湖即為玉龍沙湖旅遊區,位於赤峰市中部距市區北105公里處,是集草原、沙漠、山林、湖泊和蒙古族風情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TOP.30達來諾爾

上榜理由:達來諾爾位於中國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北部的一個斷陷構造湖。又稱達裡諾爾、達裡湖。蒙古語是大海的意思。湖面海拔1226米。東西寬約15千米,南北長約21千米,周邊長70餘千米,面積近230平方千米。地處大陸深處,氣候乾旱,水面蒸發量是降水量的5.3倍,湖水鹽度為5.6,是一典型的高原內陸半鹹水湖。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面積119413公頃,1987年經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晉升為省級,1997年被批准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丹頂鶴、大鴇等珍稀鳥類及內陸溼地生態系統。本區集湖泊、溼地、草原、沙地、殘丘山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為一體,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岩臺地棗湖積平原棗湖盆低地棗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