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

牛肉牛雜之於襄陽無疑是城市最鮮明的標誌,沒有之一。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傍晚五點半,夜幕降臨,廣場定中街開始熱鬧。

但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在定中街的主路上,而是藏在這條老街的某個小巷深處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碗沉澱了40年的黃酒和兩鍋熬製了34年的牛雜牛排火鍋,足以牽住鼻子,讓人尋味至此。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不足2米寬的窄巷,兩邊低矮陳舊的平房還保持著大多數80後童年記憶中老襄陽的風貌。

沿著全是自家平房改成的門面,順著巷子往裡走,便是這家丁老五牛雜館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搞個小鍋吃一嗨兒,牛排牛雜各搞一半,再搞壺黃酒”

“行,趕緊找位置坐,一會都沒得位置了”

一位鄰家大嫂親切嘹亮的襄陽話此起彼伏,麻利地張羅著食客坐下,順手便從鍋裡盛起滿滿的牛排牛雜。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01

一做就是34年,一個女人扛起整個家。

她是這間小店的老闆娘,1985年從橡膠廠下崗,從安穩的工作變成沒有經濟收入,愁生計,心裡落差也十分大。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看到老婆子每天釀黃酒賣也能維持生計,便有了做小生意的想法,畢竟做民工的時候收入也非常少。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當時的回民街離定中街不遠,想到襄陽人也愛吃牛肉牛雜,嘗試著做了幾次,味道都挺好的,店子便在自家房子裡開了起來,這一開就是34年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當年的小巷子冷冷清清,一家做牛肉牛雜火鍋的都沒有,丁老五是第一家,街坊生意,都是熟人之間口口相傳,一年年熬,才有瞭如今的人氣爆滿。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習慣性的問了一聲老闆在哪,老闆娘恁了一秒,便坦然的說道:“老闆腿腳不方便,小兒麻痺症。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也是,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若不是生活苦澀,也不會讓一個女人,抗起這份苦,撐起這家店。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02

老襄陽人愛的味道,源於新鮮的食材。

每天清晨七八點去回民街買新鮮的牛肉牛雜,肉神經還在跳動便被帶回店裡,一共350斤,是一天的量。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牛排先炒再燉,最後再配上20多種滷料慢煨。兩口直徑近一米的深口大鍋一次剛好能煨完,翻攪加湯,4個小時後,牛肉纖維入味,牛雜軟爛。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從清晨忙到下午,休息片刻,5點半正式開門迎客,不到9點兩鍋便全部賣完,但生意會持續到送走最後一批食客,每天週而復始。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晚7點已經見底

#03

襄陽人就應該吃襄陽味。

店裡不賣別的,只有牛雜和牛排火鍋,娃娃菜、黃豆芽和綠豆芽是送的,配菜可以選擇的種類也很少。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34年的牛雜牛排配方十分有底氣,上桌就能直接看到赤裸裸的牛油在鍋上面飄,一不小心就凝固住。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濃密的湯底香味直往鼻子裡鑽,口中瘋狂分泌唾液,

怕辣的吃貨君也受不了這一陣一陣香辣刺激,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當然要先吃牛雜,軟爛中夾著脆、帶著辣,彷彿在嚼牛油味的口香糖,辣氣從舌頭往下,落到心裡,化作暖暖的一團。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吃過牛雜的舌頭瞬間被點燃,緊連著啃上一塊牛排,纖維感十足,浸滿湯汁的牛肉瞬間在口中炸裂,熱氣衝開收縮的毛孔,在體內肆意流竄。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有點像戰場,熱氣瞬間佔領全身,周圍的冷氣有些萎靡不振,根本無法與之匹敵。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我敢說沒有任何一位襄陽人不愛吃燙豆芽,熱氣乘勝追擊,豆芽入嘴“喀嚓喀嚓”,香辣的牛油味伴著清脆的豆芽,停不下來的咀嚼動作。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暖氣一浪接著一浪,全身都熱了起來,額頭上、背上、細密密的汗珠悄悄滲出,辣到不行,卻還是想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這時,就該來上一碗

地道老黃酒了,乳白色的黃酒看似很清淡,初嘗第一口,便知道為什麼是老黃酒。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不同於早上吃麵順便喝的甜黃酒,它家的黃酒看似清淡,入口卻密實厚道勁很大,絲綢般的質感在口中流竄

,整個人都舒坦了。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牛雜牛排火鍋配上地道老黃酒,讓這份火鍋更加的不同凡響,一天的疲憊、骨子裡的冷,都化在這份火鍋裡,舒坦、暖和、勁頭也足了。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04

我們現代化的軀殼裡,永遠都裝著老襄陽的胃。

牛雜牛排火鍋煨了34年,還是偏居一隅,不到一百平米的老房子店面始終如故。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聽老闆的外甥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要準備600斤肉都不夠。沒有位置,就臨時搭桌子,食客們也毫不介意坐在油膩擁擠的窄巷子裡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老襄陽人的深夜火鍋,做的不是交易,而是往來。季節變換,腸胃便開始懷舊,讓人記起那破舊、熱鬧的煙火熱氣。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從昏暗陳舊的小巷子裡走出來,抬頭便可以看到燈火通明的天元四季城,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商圈吃飯,而這種旮旯裡的老味道卻慢慢被遺忘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小時候這種牛雜牛排火鍋店非常多,可在不知不覺中就退散到難以找尋,趁它們還沒有消失之前,好好珍惜。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無論過多久,希望我們現代化的軀殼裡,永遠都裝著老襄陽的胃

丁老五牛雜館

地址 | 樊城區定中街何記燒餅旁的道子往裡走

營業時間 | 17:30-賣完

/

襄陽人吃正宗襄陽味。


藏在定中街裡牛雜火鍋,熬了34年的襄陽味,去晚了連底料都沒得吃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