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文武品文史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電視劇《亮劍》的精彩之處,就是泥腿子出身的李雲龍,通過自己獨特的作戰手法,一次次的充實自己的隊伍,什麼騎兵連,迫擊炮,重機槍等等裝備應有盡有,按照他的話來說:咱沒有的東西,那就去小鬼子手裡搶。所以,打掃戰場是當時李雲龍最喜歡做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能“發家致富”。

然而,1945年8月6日,“小男孩”在日本的上空爆炸後,給日本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因此,9天之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可是在日本投降之後,上繳的大量武器是怎麼處理的?為何美蘇都不要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1、當時的這些武器在我們的眼中,可以說是非常的精良!但是在美蘇的眼中卻根本都瞧不上。並且,如果把這些對於他們來說無用的裝備運送回國,顯然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2、太平洋戰爭過後,美國自己仍有大批武器都被丟棄在太平洋的島嶼上,還是我國花費了12.5億美元購買了美國了這些武器裝備,不然它們都會腐爛在這些島嶼上。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3、二戰結束後,各個國家都在進行軍隊的裁員。特別是美國,從1100萬人,裁員到不足200萬人,自己都有大量的武器裝備需要處理,就光是報廢的飛機就超過10萬架。

4、原子彈的發明,讓世界各國都對高性能武器產生濃厚的興趣,並開始探索新型武器的研發和裝備。並且在上世紀50年代,新一批的武器裝備已經裝備。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所以,美蘇對於日本和德國的武器裝備並不會進行裝備,而的處理的方式主要分為二個部分,一部分損壞嚴重的武器裝備,就採用熔鍊成金屬錠的方法,成為了可二次使用的資源;一部分保存完好的,就贈送給一些缺乏武器裝備的國家。其中日本關東軍60萬人的武器裝備就留給了中國。

而且美國還資助給國民黨很多武器,其中就包括“希特勒電鋸”等重型武器,但是在國民黨退走臺灣之後,大量美國自助的武器裝備被解放軍繳獲,並且成為後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主力武器。

日本投降後,上繳的大量武器裝備怎麼處理?美蘇為何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