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英國海軍部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在前往悉尼的途中,“卓越”號航母將對巨港發起進攻,因為那裡是蘇門答臘島東部大型煉油廠所在地。

轟炸巨港並非易事。英軍飛機必須在敵方領空上方飛行150英里才能到達,途中需要經過大片山脈和熱帶叢林,飛機一旦遇險,機組人員就很難跳傘,更不要說迫降了。同時,這一區域還部署了大量的日軍戰鬥機,有著許多飛行訓練基地,日軍航母上退下來的飛行員在這裡負責訓練飛行學員。另一方面,巨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那裡有著布拉朱和雙溪格朗兩大煉油廠。此前,在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屢次攻擊之下,確保石油補給就成為日軍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這樣一來,襲擊巨港更具誘惑力。

1944年11月,英國皇家海軍在錫蘭集結起了4艘裝甲航母組成的大型編隊,由海軍少將菲利普·維安伯爵指揮。這些航母分別是“卓越”號、“勝利”號、“不倦”號和旗艦“無畏”號。這一時期,艦載機都有了大幅改進,“梭魚”魚雷轟炸機由於表現不佳,被更具威力的“復仇”魚雷轟炸機代替,“潑婦”是艦隊主力戰鬥機,“海盜”魚雷轟炸機仍舊在列。新加入了“螢火蟲”戰鬥轟炸機,這是費爾雷公司的最新產品,替換了在地中海戰場上威力很大、速度很快的“管鼻鸌”式戰鬥機。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 “勝利”號航空母艦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 “不倦”號航空母艦

1944年12月,英軍艦隊曾經突襲蘇門答臘島,但因為天氣惡劣,致使航空作戰和無線電通信都遭遇諸多問題。一個月後,終於等到了襲擊巨港的這一天。

1945年1月24日早上6時,天空灰濛濛的,海上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漢森坐在“海盜”戰鬥機的機艙裡,他的飛機和其他飛機一道停在飛行甲板上,整裝待發。飛行指揮官下令:“戰鬥機起飛!”“海盜”戰鬥機駕駛員按下按鈕,發動機轉動起來,轟鳴作響,“卓越”號航母轉向右舷,頂著狂風行駛。是時候出發了,短短5分鐘內,戰鬥機、戰鬥轟炸機以及轟炸機相繼升空。這是繼1月4日襲擊蘇門答臘島之後,皇家海軍發起的第二次大規模空襲。英國太平洋艦隊向蘇門答臘島西部的恩加諾島開去。升空的飛機主要來自“勝利”號和“不倦”號航母,共有43架“復仇者”轟炸機,每架攜帶2000磅炸彈,有一架戰鬥機為16架“海盜”魚雷轟炸機進行高空掩護,在中空掩護的是16架“潑婦”戰鬥機和8架“海盜”戰鬥機,在主力部隊前面護航的是16架“螢火蟲”戰鬥機,漢森率領的8架“海盜”魚雷轟炸機在後面掩護。共計103架飛機參戰,以現在的標準來看,隊伍還不夠龐大。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 “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

等飛機到達巡航高度時,3架“復仇者”出現了技術故障,不得不返回“勝利”號航母。高度非常重要,在途中,飛機需穿越一座10000英尺高的山脊,飛行大約200英里。“復仇者”攜帶著沉重的炸彈緩慢飛行,戰鬥機在後面等得很著急,速度降到了150節。漢森認識到在飛行過程中,有可能被日軍雷達發現,於是率領8架“海盜”魚雷轟炸機趕到隊伍前面,一旦遇到日軍戰鬥機襲擊,也不至於坐以待斃。當“復仇者”戰鬥機到達所需高度時,漢森吃驚地發現“螢火蟲”戰鬥機不見了,只剩下為轟炸機作低空掩護的飛機。“螢火蟲”本應該在前面擔任開路任務,但這時,他不能打開無線電搜尋“螢火蟲”的蹤跡。事實上,一架擔任領隊的“螢火蟲”飛機在起飛時遇到一些問題,但它們很快就追了上來。

在13000英尺的高空,飛機飛過茂密的叢林,穿過山嶺,來到一片原野的上空。戰鬥機駕駛員睜大眼睛搜索著空中的日軍戰鬥機,突然看到了一家大型煉油廠,足有一個小城鎮那麼大,就在他們的正前方。擔任高空掩護任務的戰鬥機發出雷達信號:“方位,11時!!”

這時,“復仇者”轟炸機已經進入攻擊陣位準備轟炸,戰鬥機盤旋著尋找日軍的戰鬥機。漢森朝一架飛來的日軍戰鬥機開了火,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是否擊中敵機。接著又傳來警告“方位,3時!!”這一次,2架日軍戰鬥機疾駛而來,4架“海盜”戰鬥機中的一架對準其中一架日機開火,漢森駕駛戰鬥機朝另一架日軍戰鬥機開火,他驚喜地發現日軍戰鬥機已被擊中,一片片的碎片正往下掉。這時,他們預感到己方的“螢火蟲”戰鬥機可能出了事,這樣一來,不僅增大了其餘戰鬥機的壓力,而且,其部分任務需由前方的“復仇者”來完成,它們還要打下系在目標領域的阻塞氣球。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參加了這次激烈的空中戰鬥。

“海盜”魚雷轟炸機的飛行員忙於對付日本陸軍航空隊的中島Ki43式和Ki44式戰鬥機,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成功地將日軍戰鬥機從己方轟炸機編隊的四周驅離。日軍守備部隊原本可以派出更多戰鬥機升空攔截,但由於遭到“海盜”飛機的狂轟濫炸,有34架飛機被直接摧毀在地面上。接下來,英軍戰機調轉機頭重組編隊,準備返回航母,身後,濃厚的黑煙滾滾升騰,有效地隱蔽了自身——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 一架日軍魚雷轟炸機被猛烈的防空炮火擊中後爆炸。在這架轟炸機的下面,隱約可見一枚正在飛行的魚雷。

這些轟炸機確實打了一場漂亮仗。英軍突擊機群撤退時,日軍戰鬥機在後面窮追不捨。很快,他們到達己方艦隊的上空,4艘航母早已列好隊形準備回收這些飛機,2艘戰列艦在一旁警戒。在抵達巨港上空轟炸的英軍飛機中,損失了6架“海盜”魚雷轟炸機、2架“復仇者”和1架“潑婦”戰鬥機,這樣的戰績,對於一個防守嚴密的襲擊目標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結果了。

英軍原計劃第二天對巨港發起第二輪襲擊,但糟糕的天氣再次搗亂,致使這次行動不得不往後推遲。那些日子,每到凌晨1時許,英軍廣播就會宣佈行動再次推遲24小時。直到1月29日,這些艦載機才再次飛往巨港上空。不過,英軍中隊指揮官並沒有浪費被天氣推遲的這些日子,他們利用這段時間對第一次軍事行動做了深刻剖析。不過,雖然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但在第二次襲擊中,仍有2架“復仇者”飛機的機翼因撞到彈幕氣球錨索,導致機毀人亡。

對巨港的兩輪襲擊,英國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總共損失了41架飛機,其中16架損失於空中格鬥,11架在艦隊附近迫降,其中就包括漢森的飛機,另外14架在甲板降落過程中損毀。與之對應,據估計,至少有38架敵機在地面上被摧毀,另外30架在空中被擊落。更重要的是,雖然巨港沒有全部被毀,但至少在幾個月內,其戰備保障能力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 隨著向日本本土的日益逼近,美英兩國海軍均遭受了日本神風特攻隊飛機的猛烈攻擊。圖中所示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可畏”號航空母艦在遭到神風特攻飛機撞擊後的場景。不過,由於採用了裝甲防護甲板,英國航空母艦在戰損上比採用木質甲板的美國航空母艦要輕許多。

(全文改編、摘錄自《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 (1941—1945)》一書)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103架飛機,戰損41架,英國海軍艦隊轟炸巨港背後不為人知的驚險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1941-1945)》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本書詳細記錄了盟國與日軍之間所進行的海上戰爭。日軍憑藉強大的海上力量,才得以對珍珠港發起毀滅性的軍事偷襲,而後向西、向南快速推進;同樣,正是憑藉強大的海上力量,盟國才能夠有效遏制住日本人的迅猛攻勢,進而發起強力反攻,直至將戰爭推往日本本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