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異同(儲蓄與保險區別)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儲蓄:

1、儲蓄是爬樓梯,是一種逐步積累資金的方法,它需要經過規定的時間,才能達到目標額。

2、如果存的錢不足夠多,直仍意外事件發生時,就是杯水車薪,白白著急。

3、儲蓄是算得出利息,算不出風險。

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可以破產,銀行一旦破產,可能血本無歸。

5、儲蓄的利率是可變的,銀行利率連續幾次下調即是證明。

6、儲蓄只是儲蓄。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保險:

1、保險是坐電梯,它的特點是投保的同時,就能得到約定的保障額。

2、在有意外發生時,領取的保險金會數十甚至數百倍於保費,可謂“四兩撥千金”。

3、保險是算出了風險的鉅額花費,並及時提供給你。

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經營人壽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解散,保費如期給付。

5、保險的保障不會因外界因素而變更。

6、保險是一種既保值又具有保險功能的儲蓄,當你需要時它會在你身邊

最近我到銀行存款,櫃檯人員向我推薦銀行理財產品。這一段時間,還有保險代理人向我介紹保險理財產品。這兩種金融產品到底有啥區別?我該如何選擇。

首先您必須瞭解: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理財主要是投資連結險,集中在變額壽險、萬能壽險和變額萬能壽險三個保險品種上。這三種產品一般將投保者所繳納的保費分到兩個賬戶中:保單責任準備金賬戶和投資賬戶,前者主要負責實現保單的保障功能,後者用來投資,實現保單收益。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不帶有保障功能,而保險理財則有死亡保險的保障功能。

變額壽險的繳費是固定的,在該保單的死亡給付中,一部分是保單約定的、由準備金賬戶承擔的固定最低死亡給付額,一部分是其投資賬戶的投資收益額。視每一年資金收益的情況,保單現金價值會相應地變化,因此死亡保險金給付額,即保障程度是不斷調整變化的。

萬能壽險的繳費比較靈活,您在繳納首期保費後可選擇在任何時候繳納任何數量的保費,只要保單的現金價值足以支付保單的相關費用,有時甚至可以不繳納保費。此外,您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設定死亡保障金額,即自行分配保費在準備金賬戶和投資賬戶中的比例。因此,死亡保險給付通常分為兩種方式:A、死亡保險金固定不變,等於保單保險金額;B、死亡保險金可以因繳費情況不斷變化,等於保單的保險金額+保單現金價值。

變額萬能壽險的死亡保險金給付情況與萬能壽險大體相同。但需要注意,萬能壽險投資賬戶的投資組合由保險公司決定,它要對保戶承諾一個最低收益;而變額萬能壽險的投資組合由投保人自己決定,他必須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一旦投資失敗,他又沒能及時為準備金賬戶繳費,保單的現金價值就會減少為零,保單將會失效,保障功能徹底喪失。

▲資金收益情況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採取的主要是單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數額的存款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收益空間。不論是固定收益還是採取浮動利息,在理財期限內,銀行理財產品都採取單利。

保險理財產品則不同,大都採取複利計算。即在保險期內,投資賬戶中的現金價值以年為單位,進行利滾利。

在保險理財產品中,變額壽險可以不分紅,也可以分紅(目前國內大多屬分紅型的),若分紅,會承諾一個收益低限,分紅資金或用來增加保單的現金價值,或直接用來減額繳清保費;萬能壽險也會承諾一個資金收益低限,通常為年收益4%或5%;而變額萬能壽險則不會承諾,資金盈虧完全由投保人承擔。您在選擇變額萬能壽險時要注意,某些代理人所出示的“資金收益表”只是保險公司以前的盈利情況,並不代表今後的“一定的”收益。

▲支取的靈活程度不同。銀行理財產品都有固定的期限,如果儲戶因急用需要靈活支取,會有利息損失。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保險理財的資金支取情況分幾種:

一是可以靈活支取,如在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可以要求部分領取投資賬戶的現金價值,但合同項下的保險金額也同時按照比例相應地減少,會影響保障程度。如果全部支取,要扣除準備金賬戶的費用損耗(因為你已經享受了一段時間的死亡保障),因此只返還保單現金價值,會造成較大損失。現實中,很多保險公司的萬能壽險產品為了滿足保戶的理財需求,在賬戶管理上講求“保障少、投資多”的策略,如你繳納10萬元的保費,其中只拿出2000元用作責任準備金即可,其餘9.8萬用來理財,並且可以靈活支取。

二是不可以隨時支取,直到保險期滿時,死亡保障金和投資賬戶的現金價值可以一次返還。

目前,各保險公司和銀行推出的產品很豐富,除了以上三點主要區別,具體到每一家銀行和保險公司,資金收益情況、現金支取相關規定及費用情況都不一樣,您可視自己需要抉擇。

一生最好有7張保單

第一張:意外保險單

第二張:大病醫療保單

第三張:養老保險保單

第四張:人壽保單

第五和第六張:子女教育及意外保險保單

第七張:節稅保單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買過保險不等於你就瞭解保險,通常只有在你買第7張保單的時候,你才可能和你的代理人站在一個水平上。所以這裡提前告訴你關於保險的10個秘密:

1、一旦買了保險,想要退保就不可能了。

現實情況:可以退保,但一定會有損失的。退保日期最好是兩年後。

2.保險金=賠償金。

現實情況:大多數保戶得到的實際理賠金額,一般都小於保險金額。

在許多險種的保險責任和保險金額中都明確規定,該險種的最高保險金額是多少,即在出險時最多隻能賠付的限額。但在具體的理賠過程中,還要根據被保險標的的損傷或破壞的程度而定,因此保戶實際得到的理賠金額常常小於保險金額。

3、物價上漲,錢會貶值,所以還是不要買保險。

現實情況:貨幣貶值是整個社會的事,即使不投保也同樣躲不過。

4、主險失效時,附加險還可以繼續。

現實情況:主險是指可以單獨投保的保險險種;附加險指不能單獨投保,只能附加於主險投保的保險險種。主險因失效、解約或期滿等原因效力終止時,附加險效力也隨之終止。

5、買保險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挑選保險公司。

現實情況:首先要挑選的是保險代理人。

6、投連險可能會取代傳統保險。

現實情況:如果客戶的需求變化性不大,那麼傳統壽險有時會更加適合。投連險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壽險,與傳統壽險相比,具有保費、保額可變,繳費、領取方式也可按自身意願隨時調整,投資收益穩健可觀等優勢.

7、買兩全保險最划算。

現實情況:保險公司為你提供雙重保障的背後,意味著:你也要為此付出更多的保費。兩全保險是對定期壽險的改良,當保障期滿時,如果被保險人依然生存,公司將給付滿期保險金,也就是“生死兩全”,都可以獲得理賠的意思。正因此,兩全保險的保費要比定期壽險高出很多。

8、猶豫期條款可有可無。

現實情況:如果在10天內發現保險合同的描述,和代理人的述說不相吻合的話,就可以無代價的行使變更、換保甚至是退保。

9、投連險還是不買為妙。

現實情況:當你已經購買了足夠多的保障型產品時,可以考慮購買投連險。

10、保單都有現金價值。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現實情況:每年續保的意外險、健康險是純消費型保險,沒有現金價值。定期壽險往往中間會有很少的現金價值,開始和結束時沒有。終身壽險、兩全保險等長期保單都有現金價值。通俗講,現金價值就是投保人退保時可以領取的錢數。

特別提醒:

1、購買少兒險時,豁免條款更有意義。

2、全額退保只是理論上的概念。

3、理論上,保險公司產品的投資回報率不可能高於投資證券公司的收益。

4、意外險多數時候賠付的範圍很小。

5、有了醫療險,並不是什麼病都能賠。

6、分紅產品不一定會有紅利分配,特別是不能保證年年分紅。

7、儘量選擇年繳而不是一次性繳費。

8、保險的核心是人壽保險,因為它關係到人最根本的問題———生存。

9、保險真正的服務就是理賠。

10、保險賠償金不徵稅。

11、保險合同無效有兩種情形:一是全部無效;二是部分無效。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的區別

香港人這樣買保險

香港的大學生大約23週歲畢業,他們剛畢業時一般要為父母買一張保單,算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第二張保單是為自己的生活、疾病提供保障。香港人通常遲婚,大約二十七八歲之後結婚。這時候一般要為愛人買一個保單。在自己出現意外之時,愛人仍然可以正常生活。這是第三張保單。結婚之後,港人一般享受一兩年的二人世界,然後考慮要孩子,為孩子購買一些意外或者疾病保單,是家庭必須的第四張保單。第五張是孩子的教育保單。30歲之後,港人才開始擁有自己的房子,買房之後,通常也會買車,第六張就是為車房購買保險。第七張是預防身故、提供還債保障的保單。在30歲左右,港人為晚年生活著想,通常要買一張大病養老保險,這是第八張保單。在晚年,為自己的遺產轉移購買一份保單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人均6張壽險保單

日本人有一種習俗,在訂婚的時候,男方要買一張壽險保單,寫上女方的名字,這是一種愛與責任的體現。同時要考慮,原有的保單不能滿足需求,就要增加和擴大。35歲以後,還貸壓力很大,需要買一份保險,要為家庭提供財富保障。買一份與貸款相當金額的人壽保險,比如貸80萬,就為自己買一份80萬保險。萬一出問題,有保險公司替還房貸。到了四五十歲,應該考慮養老。養老保險是越早買越好。這個時候,房子買了,孩子大了,應該考慮增加一份養老金。到了50歲,快退休了,要考慮一旦去世,財產稅很高,又買一份保險避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