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智慧物流咋發展?運滿滿徐強這樣說

“一帶一路”倡議為物流行業打開了一扇創新發展的大門,而智慧物流可以說是一把開門金匙。

國內公路幹線貨運平臺獨角獸運滿滿,成立三年來,在模式創新、跨界整合、跨境運營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嘗試。

近日,運滿滿副總裁徐強在一場主題為“‘一帶一路’智慧物流平臺躍遷”的演講中,談到了對數字經濟的認識,進而和盤托出運滿滿在平臺生態以及大數據等方面的諸多探索。

《現代物流報》小編就講話內容進行了整理,下面就來一同分享。

從數字經濟的五個特徵說起

智慧物流咋發展?運滿滿徐強這樣說

(運滿滿副總裁徐強)

① 數字經濟具備五個特徵。提到智慧物流就不得不提到數字經濟。徐強認為,數字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同時它也是一個新的經濟階段,它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更高層次的階段。數字經濟具備五個特徵:

一是,以信息和數據為主要生產要素;

二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驅動力;

三是,以信息化的網絡(4G、寬帶、Wifi)來做重要的載體;

四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一種深度的融合;

五是,社會經濟體制和政府治理體制的一種重構。

② 數字經濟的物流體現。物流雖然與百姓日常生活沒有那麼貼近,但卻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日用的每個商品都是經過了從原材料到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最終到達每個人手中。

在此過程中,涉及多個物流環節。而且通過不同的科技迭代,黑科技的不斷湧現,使物流行業逐漸變得酷炫和性感。

例如,京東無人機在陝西進行應用這件事。之前亞馬遜已經實現了無人機應用,它下的第一單是一個爆米花和鉛筆盒,從下單到無人機配送到位總共用了13分鐘。

再如,搬運機器人。奧地利一家公司的機器人可以行走20公里等。

在這些物流環節中,信息、數據、科技創新、互聯網、移動互聯技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等數字經濟特徵都將體現出來。智慧物流平臺就是將這些信息、科技整合,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此,平臺將要怎樣才能更加智能和高效?運滿滿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用“平臺與跨界”探尋智慧物流路徑

按照上述數字經濟發展邏輯,徐強認為,智慧物流發展路徑有兩個:一是平臺,二是跨界。也就是要用平臺的思維對所有的資源進行跨界整合,同時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最終實現綜合服務。

為此,運滿滿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

① 進行模式創新。運滿滿現在有兩款產品,一款是司機端,一款是貨主端,司機端有400萬的用戶,貨主端有100萬用戶。這將近500萬用戶與平臺是共生的關係。因為運滿滿是一個雙創的平臺,平臺上每一個用戶都是平臺的創新微單元和創業合夥人,平臺通過營造一種全生態體系,來為每一個用戶來增值和賦能。

9月15日上海將舉行每年一度的雙創活動周,在今年全國2800家創業公司當中,運滿滿脫穎而出,成為了150家參展企業之一。

通過運滿滿平臺同仁們的努力,目前平臺實現了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例如,平臺成立之前,物流行業貨車司機平臺找貨時間是2.27天,而運滿滿使這一時間下降為0.38天。

同時,運滿滿每個月的司機行駛里程之前只有9000公里,現在平臺上的司機每月行駛里程為12000公里;之前承運次數是9次,現在是11次,平臺上的司機收入有很明顯的提升等等。

② 推廣大數據應用。現在數據已經成為運滿滿最有價值的產品,平臺要成為公路物流最大的數據庫和孵化器。

主要表現有兩方面:

一是,運滿滿首次發佈了全國物流指數。這是其和寧夏自治區聯合,並利用三年來大數據的沉澱作為基礎開發的。其可以預測到未來三天某一個區域貨物的流量和流向,需要用車的類型和種類,貨的種類等。現在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是3到4個TB,每個月超過了100TB。

二是,運滿滿發佈智能化產品。在去年11月召開的互聯網大會上,運滿滿發佈了一款產品,被稱之為物流界的阿爾法狗,希望由此使原來人工的調度向智能調度躍遷,最後達到更高效、更智能、更標準、更開放、更加安全的效果。

同時通過數據積累,實現對用戶精準畫像,特別是對其信用進行精準畫像。這也使運滿滿與一些合作伙伴如金融機構合作的時候,形成較好的風控模式,對於普惠金融、保險等等領域也能形成較好的應用場景。

③ 開展跨界合作。運滿滿要構建基於上下游全產業鏈和重卡全生命週期的生態體系。平臺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阿里雲、平安、菜鳥、網商銀行和中國重汽。如與中國平安合作研發了一些很有特色的險種。

具體來說,以前司機去拉貨時可能跟貨主商量好了,但當跑了百公里後,貨主說不好意思我的貨被別人發走了時怎麼辦?平臺於是推出一種“放鴿子險”,通過大數據進行賠付,效果非常好。

總之,信息平臺是運滿滿立業之本。在此之上,平臺還要實現閉環交易。目前閉環交易嘗試已經開始,平臺現已在東部華東五省開始推廣線上支付業務。

此外還有增值服務,包括貸款、加油,以及車輛後市場,包括新車、二手車、維修、保養等。據測算,整個大的生態市場規模有將近6萬億元,潛力巨大。

④ 探索跨境運營。“一帶一路”倡議為每一個想要出海的企業帶來機遇。運滿滿與國際機構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包括與世界銀行共同舉辦會議,成為IRU的首家會員,成為了B20和APEC的工商理事會理事,成為“一帶一路”交通運輸聯盟發起成員等。

走出去方面,運滿滿主要有三方面措施:

其一,研發多語種的國際版的APP產品。希望通過努力,研發越南語、阿拉伯語APP產品,能夠把平臺業務版圖拓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其二,在多式聯運中發揮作用。主要是指水路運輸,但是公路運輸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一方面2000公里以內的公路貨運會更具有效果,另一方面中阿班列也好,空運也好,到全國各地的貨物集散更多是通過陸路運輸進行調度。

其三,設立公路運輸的數字化驛站。今年3月份,運滿滿派員參加中物聯赴美考察團。考察發現,美國的卡車司機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非常高,他們在高速公路的沿線可以很輕易地找到一家休息的地方,司機到哪之後也都可以洗漱、餐飲、休息、加油、更換輪胎等等。

反觀中國的貨車司機,這個有著550萬人數的龐大集體,收入不低,但生活卻相對艱苦。他們的副駕一般就是“卡嫂”,他們所到之處並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務,自己還要擔心貨和油被偷走。他們只能睡在車裡,餓了就吃方便麵……這些是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運滿滿希望通過努力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卡車司機享受到應該享受到的服務和福利。

因此,運滿滿準備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數字化驛站,模式化地向他們提供餐飲、住宿、洗漱、加油、維修、保養、娛樂等服務,平臺甚至考慮住宿方面和商家合作,通過旅館的方式實現,娛樂可以引進無人售賣機,包括抓娃娃機,KTV等。通過這樣的整合,使卡車司機們獲得與美國司機一樣的高品質生活待遇。

徐強最後表示,只有使命驅動的創業公司才能夠走得更遠,我們的使命是讓公路物流更美好。我們的願景是推動公路物流新商業文明。

(本文系根據運滿滿副總裁徐強演講整理,未經本人確認;現代物流報記者 蓋虎/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