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小說:萬事開頭難,選擇之前,想好要走的這條路,有多少荊棘坎坷

小說:萬事開頭難,選擇之前,想好要走的這條路,有多少荊棘坎坷

原文: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解釋:做任何事情都要留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這樣即使是造物主也不會嫉妒我,神鬼也不會傷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盡善盡美,一切功勞都希望登峰造極,即使不為此而發生內亂,也必然會為此而招致外患。

故事解讀《菜根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接上文處事篇7

在朱一要打算走的時候,龐國鋒攔住,示意讓他繼續坐下,朱一兩腿像灌了鉛,一屁股坐到沙發上。

“朱先生,外邊也下雨了,等雨小點,再走也不遲,你剛說你要給我八成的利潤,這個不是打動我的理由,如果接了你這攤子事兒,你的特產質量保證,目前僅限於口頭上,我們要去做一整套的產品檢測,之後要註冊商標,包裝上市,渠道我們雖然全球都有,完全有能力把你的東西銷售到各個國家,但是······”龐國鋒說完,給朱一續上茶。

此時的龐國鋒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很嚴肅道:“雖然王總給我打了招呼,但是這件事情我不想接手,一個是你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在初七的時候,我們對接了一家跟你講的產品屬性差不多的貿易公司,他的下游市場做得很好,只要我們的渠道,省時省力又省心,如果你在初六來,可能就這家公司什麼事兒了,再一個原因,我實話實說,你要介意,我也沒辦法,你不適合做生意,起碼目前狀態並不適合,這是你的個人原因,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我們公司做這件事情,含有扶貧性質,從下到上,我們就是採購原材料,到終端銷售,中間很多環節都是我們在做,你說的二八利潤分成,你在中間起到什麼作用?鏈接我們和農戶的橋樑麼?我為什麼不能直接去你們老家,直接從農戶手裡收貨,要過你這道手呢?你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龐國鋒喝了口茶,此時朱一在一旁認真聽著,他不怕打擊,他雖然渾身像是打雷一般,他想過現在後果,為什麼要靠別人?

“機會你錯過了,我昨晚聽王總電話說你們除夕夜認識的,那你為什麼不早點聯繫呢?對於你,很多問題我都想不通,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想把這件事情做成,如果想做成,這兒目前真的沒有辦法幫到你,也沒法幫,因為你就像是一個傳話的人,滿世界宣傳你們當地有土特產,質量好,假如真有人感興趣,人家為什麼要找你?直接去你家鄉把市場就給做起來了。做生意,你需要有很多底牌,你得知道你,起什麼作用,得把你自己定個位置,還是不可替代的位置,非常抱歉,今天我說話不太中聽,也沒有幫到你。”龐國鋒說完,秘書敲門進入,抱著一堆文件,等著龐國鋒簽字。

屋外,雨已停。

朱一把龐國鋒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死死記在腦子裡,他沒有了剛進來的那種壓迫感,反而很想感謝他,起身告辭,龐國鋒習慣性的笑容又掛在臉上。

恨麼?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在初六聯繫王雄?如果聯繫了,也就沒有後面那個公司的事兒了,現在可能已經達成合作關係了。

悔麼?悔自己好好的在老家上班多好,偏偏要出來,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受這種罪。以前一家人其樂融融,女兒放假回家纏著自己買零食,一家人說說笑笑逛逛街、逛逛公園,多麼好?為什麼要來?現在也沒法回去了,也沒臉回去?

“再去死麼?”朱一恨,這個念頭狠狠壓下去,懦夫,啪,朱一抽了自己一耳光,公交站臺的一個小姑娘被嚇了一跳,其他人也都看向朱一。

朱一低著頭,離開公交站,他向前走,呼吸著剛下過雨的空氣,心卻如同亂麻纏繞,怎麼也理不順。

怎麼辦?怪人家王雄?怪人家龐國鋒?

誰都不怪,就怪自己。

坐在路邊花池上,朱一一根菸接一根菸的抽,反覆思考著印在腦子裡龐國鋒的話,我是幹嘛的?我該怎麼做?現在該去哪?現在該怎麼做?

抽完煙盒裡僅剩的一根菸,朱一狠狠把煙盒揉碎,起身扔到垃圾桶,背起了雙肩包,走回公交站臺。

“紅城農貿市場,A5-7那有個攤位,每個月攤位租金是8000元,我一個遠方親戚不做了,朱先生如果有意的話,可以聯繫他,電話xxxx,可以免十二天的租金。朱先生,有緣再見。”看著龐國鋒一串8的手機號碼發來的短信,朱一回了句:“謝謝您,龐總。”

此後的一段時間,朱一接手了攤位,他那個位置屬於露天的,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裡,朱一蒼老了許多,每天在小攤位上忙得團團轉,他有空下來,就拿起包裡管理學或者經濟學的書,互聯網高度發展的時代,他在那段時間成了熱點,微博上標題為:“大學生們,菜市場土特產攤位老闆都在讀書學習,爭取開公司上市,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配圖是朱一穿著沾滿土的大圍裙,一手捧書,一手捏著倆核桃的照片。

自大犀利哥後,“核桃哥”橫空出世,走紅網絡。

因為蒼老,跟女兒視頻的時候,朱一總是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看著白頭髮,用墨水染黑,他不能讓女兒認出網上的照片就是自己,只說自己在這邊過得很好,很好。

女兒小丫也問過這個問題,說那個“核桃哥”該不會是你失散多年雙胞胎的哥哥吧?可惜奶奶去世的早,問我媽媽,我媽說她也不知道。

朱一爆紅網絡後,攤位生意好得不得了,最高一天就賣出去兩萬塊的特產,老家那邊也忙活起來,直接包了一節火車皮,直接南下。

半年時間過去,朱一還在那個小攤,還是如常一樣,閒下來就看書,唯一變化的,就是他的一顆心,心變了,人也變了,走路不再低頭,逢人交流也暢快起來,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心,塵封了當初所有的回憶。

向前走,明天,該去火車站接貨了············

(ps:主題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連,前後聯繫。如果有更好的建議請於下方評論,文化該是生活當中的一點一滴,文化就在你我之間。)

故事品味中國文化《菜根譚》

文化應該是有趣的,關注午時文化,關注有趣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