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記我。

【吉星高照就是“吉”良與明“星”們的私房聊天,可八卦,更輕鬆,暢談無拘束,從來不正經,向來以聊得開心為第一宗旨】

“我希望觀眾可以慢慢忘記我。”

——去年11月,跟胡歌聊天之後,他說的這句話還依然讓我記憶猶新。

前幾天,我又見到了胡歌,也是我近半年來,第二次採訪他。

見到他時,他正倚靠在房間牆角的位置,一下讓我想起了他曾描述過的幼時的自己——在小熒星藝術團學習時,他也都像這樣躲在角落裡。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採訪他的地點在位於上海外灘的華爾道夫酒店,周邊保存著殖民時期的西式建築,走多幾步又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現代景象。

糅合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氛圍,剛好就像上海這個城市的縮影。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很多人不知道胡歌也是上海人。

185的大高個、好友口中的豪爽性情、以及眉眼沉澱出的粗礪感,都容易讓人誤會他來自北方。

可一旦近距離接觸他,就能立馬察覺他作為上海人的講究——

採訪前,把衣角整理平整;說話時,聲量控制到最輕;結束後,又第一時間面向我抬起手。

我和胡歌聊到家鄉,他這樣形容道:“我所熟悉的、我所成長的上海,它非常的包容,包容了很多西方的文化。”

胡歌的家庭環境其實也是這樣。

父親從小對他實行西式教育,凡事讓他自己做主。從高中起,胡歌就已經做到了經濟獨立。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胡歌幼時家境並不好,但父母一直有意識地向他傳達著“錢財乃身外之物”的道理。

成為演員後這個道理仍然影響著他,比如對待名利,他還是保持著淡泊的態度。

我問他:你還有什麼沒有實現的目標?

他答:太多了,光是等待我去嘗試和挑戰的角色就有很多。

還是“貪心”地想得到更多答案:不只是演員這個角色,而是作為胡歌這個人呢?

“我還是想把演員做好。”——相較之前,他的語氣又加重了一些。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胡歌本人並不是愛出風頭的人。出道這麼多年,他仍然不喜歡被追捧和簇擁,面對自己的成績,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

獲得白玉蘭獎時,他說“這個獎代表我的過去”。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金鷹節上收穫“觀眾最喜愛男演員獎”及“最具人氣男演員獎”,胡歌又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說自己受之有愧。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發表獲獎感言提到好友林依晨,胡歌說感謝她拍攝《射鵰英雄傳》時跟自己說的兩句話,一句是“演戲是探索人性的過程”,另一句是“要用生命演戲”,惹得林依晨泣不成聲。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用胡歌自己的話說,“我獲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是因為我多麼有演技,而是因為我可能比更多人更早知道,真正的演員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演員是什麼樣的,在普遍浮躁的娛樂圈裡,恐怕很少有人會停下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與胡歌的聊天全記錄

2005年,胡歌飾演《仙劍奇俠傳1》中的李逍遙,頑劣不羈,瀟灑風流,他身上噴薄而出的少年俠氣,在很多人的青春裡留下深刻的印記。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胡歌一度被封為“古代偶像第一人”,一出道就封神。

那段朝著星空大喊“我李逍遙要做天下第一大俠,我要鋤強扶弱,我要名流青史”的橋段,不知曾為多少青春男孩種下過俠客夢想。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隨後胡歌一口氣拍了《天外飛仙》和《少年楊家將》,拿下“內地最受歡迎男演員獎”和“內地最具潛力藝人獎”。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2006年,胡歌拍攝《射鵰英雄傳》期間,遭遇人生重大轉折。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也是在這個時期,胡歌的眼中增添許多複雜的色彩,關於人生,關於演戲,關於責任,關於自由,他都有新的體悟。

2011年,張黎導演找到胡歌,邀請他出演《辛亥革命》中林覺民的角色。

投資方一開始強烈質疑,認為“一個奶油小生,怎麼演得了這個角色?”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但張黎十分堅持,他覺得胡歌的身上有著命運賦予的敏感與蒼涼,這樣的氣質正是他想要的。

這個角色讓他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他再一次成為了一個“新人”,一個全新的胡歌。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隨後他重回“學校”,參演賴聲川導演的話劇《如夢之夢》,一演就是6年,像是一場找尋自己的儀式。

裡面有一句臺詞這樣說,“當你坐在正確的位置,正確的角度,就能在湖的中間看見自己。”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人們喜歡討論演員的底色,如果說李逍遙時期的胡歌只是一張白紙,靠的是年輕,帥氣,天賦和一點點運氣。那這個時期的胡歌已然擁有了命運賦予的沉鬱氣質,在漫長歲月中掙扎求索,探求到些許生命的意義。

蒼涼的底色,是作為演員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

2014年《四十九日·祭》播出,胡歌飾演的陸軍少校戴濤與玉墨之間隱忍壓抑的感情線,讓觀眾看到了他身上獨特的演員底色,也是這個角色讓他獲得了第2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回憶起拍攝的那段日子,胡歌說經常一整天都沒有他的戲,他有很多時間可以關在房間裡研究劇本和看電影,非常自由快樂。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2015年《偽裝者》,《琅琊榜》,《大好時光》相繼播出,胡歌再一次重回巔峰。

《琅琊榜》中“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的江左梅郎,更是成為所有心中交織著角色與胡歌命運的經典之作。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幾年之後,我再見胡歌,提到這部劇和梅長蘇這個角色,胡歌說他很希望觀眾可以慢慢地忘掉胡歌這個人,記住那些角色。

吉良:是不是類似《南方車站的聚會》裡面的情節?

胡歌:其實我一直覺得胡歌這個印象太深了,他在我演員的這個職業裡的比重太大。

這部跟廖凡,桂綸鎂一起拍攝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預計會在今年上映,導演是刁亦男,曾經拍過《白日焰火》。

胡歌說這部電影的拍攝跟他以往的拍攝經驗都不相同——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吉良:這部電影有什麼跟你之前拍攝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胡歌: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順拍。

吉良:就是劇本不會顛三倒四的嗎?

胡歌:對,會更加連貫,對演員的情感連貫度幫助很大。

吉良:怎麼評價自己現階段的工作狀態呢?

胡歌:慢慢回溫吧,因為前兩年有一段時間我對工作可能沒有那麼的積極了,可能對這份職業也有一些迷茫。通過《之華》,《南方車站的聚會》,我覺得對錶演這件事情又產生了興趣了,又找到了新的目標,或者說有了一些新的體驗和感受。

有人說胡歌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會停一停。

他停下來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演話劇。

胡歌2013年加入《如夢之夢》,一演就是六年。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這部話劇由賴聲川導演,葉錦添擔當服裝造型,在華語話劇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僅主創搶眼,形式也很獨特——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觀眾坐在舞臺中央觀看,整個演出更是長達八個小時。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而他和我聊天時,第一個加重語氣的地方,便是在聊到《如夢之夢》的時候。

胡歌:我覺得舞臺的表演是基本功,它練的是你的魅力。所有的表演最基礎的要素,我覺得都能夠在舞臺上淋漓盡致地展現。

比方說最重要的一個是信念感,因為舞臺劇的表演和影視劇表演最大不同,是它所創造出來這個空間是虛擬的,你如何讓自己能夠進入到這個角色,能夠相信這個角色身處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這就需要演員的信念感。

第二是作為一個演員來說,他的表達能力,包括臺詞、肢體、表演節奏和情感的運用,在鏡頭面前,這一些都可以通過鏡頭的運動,後期的剪輯去彌補或者說去加強。但是在舞臺上,所有這一切都需要靠演員自己把控。

在胡歌看來劇院的舞臺填充了他的表演經歷,這些是在影視世界中所體會不到的。

一鏡到底的演出,全面、真實、同時帶著不確定性。

沒有剪輯,沒有重來,一切都正在發生,由自己掌握。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結束《如夢之夢》重慶場的演出後,胡歌發了一條微博——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對他而言,這部劇早已超越了工作的意義——

吉良:我非常欣賞您的話劇《如夢之夢》。對你來說,它有成為你演藝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嗎?

胡歌:其實我在很多場合都說過,《如夢之夢》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每一年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回到舞臺,就像去廟裡面朝聖一樣。

我們演了有六、七年了,我會慢慢發現,其實這部戲是要教會所有的觀眾,包括我們所有的演員,如何去面對死亡。

我覺得這是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的功課。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樣的情緒?能不能放下所謂的憤怒,抱怨,遺憾?你能不能夠用平常的心態去面對死亡?所以我在這個戲裡面不僅僅得到了是演技方面的提升,它也教會我去思考。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近幾年採訪多了,就發現話劇對於很多演員而言,就像是一個夙願,是他們演藝清單裡一定要去完成的事情。

但現實中,投身話劇的影視演員卻沒有那麼多——話劇對演員的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時它也是一項“高投入,低迴報”的戲劇形式。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準備時間往往需要一年半載,而像《如夢之夢》這樣開啟巡演的話劇,還需要演員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不斷地調控時間。

照《如夢之夢》製片人王可然的話來說:“這些影視演員的損失都要以百萬為單位去計算。”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如夢之夢》出現的時機很巧。

2013年,胡歌正處於瓶頸時期,他覺得自己演繹的角色出現了重複性。

於是賴聲川導演找到他,他二話沒說,立馬接下了《如夢之夢》。

胡歌:我不會因為外部的變化、環境的變化而去改變自己的節奏,我還是跟著自己的心走。我也不急著為了要完成什麼指標去接工作,但我遇到特別喜歡的劇本、遇到特別敬仰的導演和團隊,那我就肯定不會放棄這樣工作的機會。

關於他不願放棄的機會,他還給了我一個更加生動的比喻:如果我們把劇本比喻成一道菜的話,我可能更喜歡的是食材好,佐料少的。那可能大部分的劇本都是食材一般,但是放了很多佐料。

——胡歌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業精於勤的“廚師”,永遠靠著技藝過活。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在胡歌的眼裡,生活才是演員的根基。

演員之外的他,同樣活得自由而豐富。

他曾花了一年的時間寫《Vogue》專欄,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旅行故事。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養了五隻貓,他說喜歡自己跟貓咪之間的關係:被他需要,但又保持著獨立。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在他看來,做演員,首先要做一個豐盛的人,演一個角色不是模仿也不是想象,而是在生活之中找到與之共通的細微的情感體驗。

吉良:有些演員屬於技巧派,有些屬於體驗派,你是哪一種呢?

胡歌:體驗派吧,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觀察,從影視作品中去觀察,從生活中去觀察,表演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要研究人的心。

先把自己放空,去接納角色本身,所以我也會去學習冥想,學習一些讓自己靜下來的方法,這是我的方式。

吉良:我們見過很多次面了,你會觀察我嗎,演一個時尚博主。

胡歌:演時尚博主對我來說太難了(笑)。

吉良:為什麼呢?

胡歌:我現在選擇的角色比較接地氣。

吉良:我們接地氣啊,愛小吃愛逛夜市,你剛剛結束了一段拍攝接下來你會稍微放鬆一下嗎?還是繼續工作?

胡歌:繼續工作,其實工作也是放鬆,我沒覺得演戲給我很大的壓力。

而最讓他放鬆的,還是在半夜出去騎摩托車,任馬達和風在耳邊轟鳴。

他可以完全放空,專注於眼前的景色和腳下的路,他覺得這跟冥想的感覺差不多。

可以讓他靜下來,去聽聽自己內心的需求。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吉良:我們知道你之前非常喜愛攝影,也愛寫作,日常裡最讓自己感到放鬆的方式是什麼呢?

胡歌:這兩年可能是騎車吧,摩托車。晚上騎一個短程的,來回在200公里以內。

吉良:通過飆速度的方式釋放壓力嗎?

胡歌:不會騎很快,因為年紀也不小了,不去追求那種競速的快感。

騎摩托車需要專注,它不像開汽車,開汽車會越開越困,但是騎摩托車不會,它需要你整個身體的協調和平衡的控制,你會發現在那一刻,這臺機器是完全是由你來操控的,有種駕馭的快感。

更多的時候我覺得當耳邊只有風和機器的聲音,你的視線又永遠是在路的盡頭,那種感覺其實和冥想是很相似。

我感覺胡歌身上的一種習慣,那就是他很樂意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佐料,或是添加意義。

比如他還一直熱衷公益,從2013年開始,就成為樂環保公益組織“綠色江河”斑頭雁項目的志願者。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三年之後,他仍然主動發信息給項目負責人,說自己有時間再參加。

好哥們兒霍建華和林心如大婚的那天,胡歌在青藏公路沿線撿拾垃圾上了熱搜,雖然被調侃單身,卻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他所支持的環保事業。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不過幾個月前,他還在工作間隙跑到長江源頭,守護候鳥家園。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他說這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必須承擔的責任。

“人類不可能獨活,保護生態,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的心。”

胡歌是處女座,他本人更是這個曾被眾人嘲的星座的忠實擁躉。

別人說12星座裡處女座黑點最多,他回應,“沒錯,處女座一直被黑,所以他沒白活”……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在描述自己尊敬的品牌的時候,他也用它來做類比。

吉良:你覺得伯爵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

胡歌:處女座品牌。

吉良:作為伯爵的老朋友,伯爵什麼樣的理念和精神會感染你呢?

胡歌:

永遠要比要求的做得更好。

吉良:和你一貫的對自己的要求是一樣的嗎?

胡歌:我覺得這句話對於處女座來說是直指內心吧。

他們一直說處女就是力求完美,而我覺得在處女座的世界裡沒有完美。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胡歌與他保持了多年合作的伯爵一樣,都是絕對的完美主義。

這也是兩者惺惺相惜的地方,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裡,始終懂得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對他人謙和,對自己挑剔。

就像我時隔五個月後再見到他,也能從言語片段中感受到他在變得更好。

而這一次他為伯爵全新 Possession 時來運轉系列拍攝的廣告便是這樣的含義。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廣告影片詮釋著 “轉動,遇見美好” 的人生哲學,精妙地刻畫出女性在生活中的一次次轉身,以及相伴而來的美好時刻。胡歌則作為見證者,見證了這些女性一次次轉變與成長。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這是胡歌第一次為伯爵 Possession 時來運轉系列拍攝廣告,考慮到“Turn for the better”的內核與胡歌的演藝理念吻合,便促成了這一次相宜的合作。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Possession系列對於伯爵的意義也非同凡響,創造了它的 PIAGET 伯爵高級珠寶市場總監 Maria Laffont 將它與伯爵的價值聯繫在一起——

Maria Laffont:Possession系列對伯爵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體現了品牌的價值,其背後的想法是激發你的內在力量。

它主要的特徵在於每一枚珠寶都是可以轉動的。對我們來說,每當你轉動珠寶的部件的時候,就改變了你看待它的角度,從而也能改變自己的生活。這款珠寶就像一位親密的朋友,在你遇到挑戰或是想要慶祝的美好時刻,總是陪伴在你身邊。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除了此前推出,已經備受喜愛的腕錶和旋轉圓環外,這次伯爵將重頭戲放在了戒指上。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玫瑰金、白金、鑽石交織的創意,呼應了 Possession 系列的主題,同時現代百搭的款式,又為 Possession 系列倍添奪目的光彩。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Possession系列裡備受歡迎的旋轉圓環可能曾讓很多人誤以為這個系列只有女性適合,但無論是此前推出的腕錶還是這次主打的戒指,其實都證明了 Possession 系列是男女都值得關注的。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胡歌當天佩戴的腕錶和戒指就來自這一系列,搭配他的一身淺色西裝,細節的點睛使整體風格更顯儒雅。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而當我問他對於這一系列的看法時,他也給了我一個充滿詩意的回答——

胡歌:如果說情緒波動,我們畫一條軌跡的話,它是波浪形的。那當我轉動戒指時,我就可以把波浪形畫成一個圓。

這個胡歌也很喜歡的系列的更多信息,我都放在了文末的閱讀原文中,大家點擊便可獲取了。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其實無論是演藝生活,還是和品牌合作,我能感受到胡歌的那份認真和嚴謹。

他是一個絕不“違背自我”的人,無論是戲劇還是品牌,選擇的前提,是他自己要先認可。

不僅僅是這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也不只是它在大眾面前呈現出來的模樣。

胡歌會去伯爵的工廠,看每一個製表工程師、每一個珠寶定製師,當他發現所有人無一不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時,這才認定了伯爵是一個自己應該合作的品牌。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但胡歌的態度又是謙虛的,他說:“我覺得我一直在追趕伯爵。”

“因為每一年跟伯爵合作,都能看到有不斷的新的產品的推出。我在其中看到兩點,一點是對於經典的傳承,這個是一貫的堅持,在製作的工藝上、在對於品質的追求的態度上,這個是讓我非常的感動的。第二點是他們對於創新的不斷追求,對自我的突破。這一些借鑑到我自己身上來的話,我覺得這也是作為一個演員應當保持的。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得非常快,可能老一輩的人慢慢的會離開我們,但是好的傳統、優良的品質和精神,是需要一代一代地延續下來的。”

轉念一想,這不正是伯爵鍾愛他的原因嗎——無論何時何地,總是保持著嚴謹與智慧。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每一次見到胡歌,我都會覺得他和跟之前不一樣。

這種不一樣體現在他愈漸成熟的氣質,體現在他經歷時光後變得更加粗礪而獨具魅力。

他所塑造的人物更加鮮活有力量,讓人幾乎看不到他的影子,就像他想要達成的那樣,“希望觀眾慢慢忘掉我,然後,記住那些角色。”

胡歌距離“初代鮮肉”的稱號又遠了一些,距離所期望的自己更近了一些。

吉星高照 | 胡歌: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忘记我。

本期文字助理:Kitty、Lily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賬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臺。

三種關注方式請任選:

1.直接點擊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鍵關注(強烈推薦)

2.請搜索賬號:mr_kira_xox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