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孩子眼裡的“錯”≠ 大人批評的那些“錯”

孩子不肯接受錯誤,大人指出他的錯誤他就會有一堆的歪理和大人犟嘴,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錯的,錯的永遠是別人。怎樣讓這麼大的孩子坦然接受錯誤並改正呢?

孩子眼裡的“錯”≠ 大人批評的那些“錯”

孩子不能坦然承認自己錯了就是這樣的幾個原因:

1.孩子眼裡的“錯”≠ 大人批評的那些“錯”

孩子行為的背後總有他的原因,他之所以犯這樣的錯誤應該有他的理由,你不問清他當時的想法就直接得出一個結論“你錯了”,孩子就不會服氣。他們沒有大人那麼明顯的是非觀念,不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也不能肯定的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所以出於自我保護,他就很自然的先找出一堆理由為自己辯護。就是大人眼裡的“歪理”。

2.“認錯”從小沒有被當做習慣培養

當孩子小時候,做了錯事,有的大人就會主動承擔錯誤:“沒事,是姥姥的錯,不怪寶寶。”

孩子間出現了矛盾,大人先袒護自己的孩子埋怨人家孩子。

漸漸地孩子就學會了有了錯誤先給自己找藉口,找擋箭牌,或者先去指責別人,把責任都推到他人身上。年齡大些了,你指責他他頂撞你,你很生氣,但還沒過多久,大人轉眼“陰轉晴”主動化解剛才的不良氣氛,“你知道自己錯了吧?咱去做……”很快轉移了話題,事情和沒發生過一樣,孩子到底還是沒有機會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錯在哪裡。更沒必要承認錯誤了,因為大人已經轉晴了呀!

3.認錯就會打破自己優秀的形象,太丟面子了。

很多不肯承認錯誤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大人眼裡一直很優秀的孩子。從小就是在賞識教育之下成長起來,自我感覺很良好的孩子。讓他承認錯誤,就意味著自己變得不那麼優秀,讓大人失望,讓別人笑話,這樣太沒面子了。當然,也有些孩子的性格就是“個性強,倔強、執拗、任性”,不會輕易向別人低頭,這就需要我們對症下藥了。

4.認錯就會帶來更嚴重的懲罰

有些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很嚴厲,犯點錯就會面臨大大小小的懲罰,那麼孩子自然不會那麼坦然的承認錯誤了!

最後:孩子不會“認錯”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咱們換個角色想一想,面對他人的指責,立即張嘴說:“對不起,我錯了”是不容易的事情,坦然承認錯誤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如何承認錯誤是需要練習的!孩子或許在你指責他的時候,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是他不知道該怎樣認錯,該怎麼說,大人才能消氣,才能重新愛他!

坦然承認錯誤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如何承認錯誤是需要練習的!

1.理解孩子是幫助孩子承認錯誤的基礎。

我們在面對“孩子不肯坦然承認錯誤”這件事情上,先理解他;然後瞭解他;再指導他;同時給他做出榜樣;再給他反思的時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去幫助他解決問題,改正錯誤!

理解了他不承認錯誤可能有的原因;然後心平氣和的傾聽孩子,問清他為什麼這樣做,當時怎樣想的,瞭解之後才能抓住重點去教育他,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說教也要說到點上”,這樣孩子才能信服你的話;其實我內心裡就覺得有些事情,不是非要孩子說出“我錯了”這樣的字眼的,只要他下次知道怎樣做是對的,以後不會再犯,或者他能夠心平氣和的接受我們的指導就可以了,我們幫他一起分析問題,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意識到:有錯不可怕,只要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下次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就可以了;出錯不可怕,只要努力去彌補,去解決問題依然是很優秀的孩子,是會被人家原諒的……

2.大人的指導和示範是很有必要的。

小孩子和小朋友鬧了彆扭,他把人家弄哭了,他就是不肯說“對不起”。家長問他為什麼呢?有時候他說他沒錯,有的時候是說怕他說了對不起人家也不原諒他。

這時,家長應該陪著他一起走到小朋友面前,他指導示範,該怎麼道歉,漸漸地他也會在傷害了別人之後主動道歉。道歉也需要一邊成長一邊學習。道歉也需要勇氣,給孩子一個支持和陪伴他就可以做的很好!

3.親自給孩子道歉更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陪伴孩子道歉是一種指導,親自給孩子道歉更是一種榜樣的力量。當你誤會了孩子,你會真誠的給孩子說對不起嗎?當你因為一點小事傷害了孩子,你道過歉嗎?我做過。我會說:“沒有問清楚事情的經過,媽媽就訓你是媽媽的錯”“媽媽不該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動手打你,是我做的不好。但是小寶也有自己的錯誤。”我的道歉方式,教會了孩子該如何反思自己,如何表示歉意。從來有錯都不肯承認錯誤的家長們,您的孩子不肯承認錯誤是不是得了您的真傳呢?嘻嘻

4.給孩子反思錯誤的時間。

你告訴孩子他存在的問題之後,就暫時從‘現場’抽離出來,留時間給孩子自己反思。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觀點,關於“積極地暫停”:積極的暫停是要幫助孩子感覺更好,這樣他們才能接通理性大腦,而不是讓他們感覺更糟。不是讓他們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而是讓每個人能在足夠冷靜的情況下,專注於解決問題。我告訴孩子“當你感覺煩惱或是生氣時,到你自己的房間去做些能使你感覺好起來的事情。你可以讀讀書,玩玩具、聽聽音樂或睡一會。然後,當你心情好起來後,你就出來找我,咱們在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是每次孩子有了錯誤,我們就要訓他直到他立即承認錯誤才肯罷休。至於如何改正錯誤,我覺得這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只要您和孩子的心態都放輕鬆了,不把承認錯誤太當回事,能讓孩子感受到您把解決問題看的比逼他承認錯誤更重要的話,孩子就願意和您一起制定計劃,想辦法改正不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