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對礦工低薪視而不見,怎麼做到工匠精神?

礦山這一行,一線工人

富不了,餓不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現在每月工資都見漲,而我們這行的平均工資卻沒什麼變化,回家都不敢說自己還在幹老本行,連年的熬夜身體也垮了。

礦山工人沒有尊嚴,

拿什麼談“工匠精神”?

要讓工匠精神立起來,首先必須在體制機制上讓礦山上的勞動者,真正能夠安身立命,有尊嚴、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發展、好的前途。只有這樣才能發揚精神。

對礦工低薪視而不見,怎麼做到工匠精神?

曾幾何時,在我國,“勞動者最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僅是響亮的口號,也外化於相關制度、內化於人們的行為中。

現在人們不單單看誰掙的多少,也看臉看衣著,在他們眼裡我們礦山人就變成了“邋遢漢”。

長久以來,在一線勞動似乎已成為“不光彩”“沒出息”的代名詞,企業工人中稍微有點出息的或者說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進入管理層。已持續多年、困擾企業多年的“技工荒”,不能不說與這種社會現實有關。

一位國家級技術大師的感受尤為真切:無論技術多高的工人,都得受哪怕職位最低的幹部管理,只要帶“工人”二字,就沒有發言權,崗位可被隨意安排,任務可被隨意增減……最終其只好通過借調到機關培訓部門來提升尊嚴感。

但如今,國家對於礦山行業的政策和關注越來越多,相信礦山人的春天正如這季節一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