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送別詞【臨江仙】

朋友送別,場景大多悽悽。行者難留總悵望,送者惜別多悲傷。而蘇軾能以道心勉勵友人保持名節輔君治國,所以這首【臨江仙】也值得一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送別詞【臨江仙】

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詞是送別錢穆父時作。錢穆父是蘇軾好友,史書記載二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哲宗元祐中期新舊黨爭日益加劇,蘇軾自請知杭州,遠離政治漩渦。錢穆父於元祐三年坐奏不實貶越州(今紹興)。一個在錢塘江西,一個在錢塘江東,隔江遙憐,惺惺相惜,‘年來總作維摩病,堪笑東西二老人’。【和錢四寄其弟龢】我們二人也學王維徜徉山水留連田園。元祐五年,錢穆父接報移治瀛州(今河北河間),第二年春啟行,途經杭州,蘇軾作詞贈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送別詞【臨江仙】

詞上片說遠離京城已經三年,此次杭州重聚,你又要遠赴瀛州,真是‘天涯踏盡紅塵’。今日重聚時光短暫,‘依然一笑作春溫’。古井怎起波瀾,而秋天的竹子真是有節。蘇軾以秋筠比錢穆父,同時也是相互勉勵。河間地苦,荒旱連年,不比江南水鄉,你我都要保持氣節。

下片說仕期漸緊,一片孤帆,連夜出發,送行的還有淡月微雲和我。你不用傷感,天地萬物為逆旅,我們只不過是匆匆過客。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輾轉往返,得意時修儒以報國,失落時學道以自解,幾經貶謫,已是曠達面對諸世。但‘惆悵孤帆連夜發’句不僅表達了對好友前途的憂慮,更是對國家命運的擔憂。雖外放于山水之地,無不對當朝時局惆悵。這恰如范文正公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縱觀蘇軾所著,豪放處入天,婉約處清麗,少有悲憤憂離之作,而這首詞則是笑中含淚,淚中自解,又相互勉勵之作,自是上品,不應遺忘。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送別詞【臨江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