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最近幾年,人心浮躁,快錢當道。不少人鼓吹

“學習無用論”,例子頗為豐富,比爾蓋茨、喬布斯、高曉松都是名校輟學生,甚至有人說所以,就算你考上大學也沒用,畢業後還會發現,你的老闆正是當年沒考上大學的高中同學。

可前幾天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公佈,無疑是對這種言論的一記有力回擊。

清華不負眾望,以9065元奪得頭魁,成為畢業生薪酬最高的大學,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平均薪酬為9042元和9020元。而985、211和普通大學畢業生薪酬水平一如既往地差距很大。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先說說很多人對名校學生的誤解。其一,讀名校只能意味著高考成功,但成績並不能代表能力,也有可能是書呆子。其二,有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考名校比一般人容易。對於這兩種言論,我粗略地對身邊的名校生做了個統計,均不成立。

說說我認識的名校學霸。

學霸A,是我高中同學,常年高度自律,偶爾深度自虐。高中就勤奮得嚇人,上了大學竟然有增無減。每天圖書館、宿舍和教室三點一線,從來不在外面瘋玩,唯一一次去網吧還是宿舍斷電。很多人聽說他這種人設,都覺得一定是個書呆子,可人家做社團做得風生水起,情商更是高到爆表。

學霸B,是我前同事,常春藤海歸,學習能力極強,無論你給她什麼新工作,都能很快上手,讓你覺得有些人就是天生厲害。本以為大牌下凡,多少有點傲嬌。沒想到做起枯燥乏味的工作,也是各種認真仔細。有一次,我看到他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才恍然大悟,這個世界根本不是拼天分。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真不是戲言。

其實想想不難理解。十二年教育,大浪淘沙,能把書讀好,真的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都說高考是分數至上。但你就是不能否認,分數能代表很多東西。

首先就是學習能力,坐在同一間教室裡,同一個老師教,就是有人出類拔萃,有人一臉懵逼。而學習力是一種終身受用的能力。職場如戰場,如果你不能快速掌握核心技能,短短几年,就會迅速喪失競爭力。

其次,是心態。出國留學的時候,聽外國同學說的最多的就是,壓力大。可中國學霸們永遠風輕雲淡。有個人跟我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高考更可怕的事,參加過高考,覺得什麼都是小菜。一場考試,考驗的不僅是能力,還有心態。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態度。


羅胖曾說過,不要總是diss公司招聘一定要過英語四六級,人家真正看的不是那個證書,而是你在大學裡有沒有上進心和自我監督的能力。在大學這個沒人管的自由天地,還能保持主動學習不容易,至少證明你這個人是自律的。我覺得特別對,說白了,你連自己的事兒都不上心,還能指望你對工作上心?鬼才信。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最後再說說圈子的影響。

前兩天,朋友圈刷屏了一個新聞,廣西一個大哥辭去年薪30萬的銀行支行長,承包1000畝地搞種植,最高記錄朋友圈一天賣了2000斤獼猴桃。聽著是一個勵志故事,背後裡都是套路。

網友的評論很到位:能不能發財,得看你朋友圈裡都是誰。

“你是211、985就了不起嗎?”“是的,了不起”



其實,很多時候,公司招聘看得不僅是一個人的能力,還有他背後的千軍萬馬。這一點,很多diss名校的人看不懂。

有個律師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一件事兒,扎心得要命。他們律所以前做得普普通通,不溫不火。後來招了個北大的,人脈多得可怕。幾年下來,光是他帶進來的客戶,夠養一個所。

過去覺得你的圈子就是你的未來,現在發現,你的圈子可能是你老闆的未來。

看完畢業生薪酬榜,很多朋友感嘆,找工作的時候,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用來欺騙窮人的。

確實有點道理。雖然並不是說,你上不了名校,人生就會絕望,也不是說名校一定能代表這個人的一切。但千萬別相信什麼名校無用論。那不過是人給自己找的藉口,勤奮這件事兒,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