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北京這個會憑啥10年吸引70多個臺灣政黨社團參加?

這幾天,團結君發現一個頗有意(neng)思(liang)的研討會——舉辦10年多來,已經有70多個臺灣政黨、社團派出負責人前來參加活動。這個研討會就是9月10日在京開幕的臺盟北京市委會2018“交流與共享”研討會。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第十一屆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交流與共享”研討會是做啥的?又有啥特殊之處?臺灣政黨社團為啥會衝破民進黨阻撓搶著來?且聽團結君詳細道來!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由來

自1987年兩岸恢復交往以來,兩岸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力度不斷擴大、成果不斷豐富,然而即使2008年後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政治冷經濟熱”的局面仍然存在。

作為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參政黨組織,臺盟北京市委會長期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在交流中,市委會發現由於兩岸的長期隔絕,以及政治制度和思想價值觀的不同,海峽兩岸同胞在意識形態上的認識仍然存在差異,這一差異在臺灣政黨團體中有更明顯的顯現。

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京召開,明確提出,“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箇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臺盟北京市委會以這一精神為指引,將與臺灣中小黨派和社團的交流互動作為兩岸交流的新領域。

基於在兩岸交流中與部分臺灣中小黨派和社團結下的彌足珍貴的友誼,臺盟北京市委會認識到臺灣的中小黨派和社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代表著某一地區、民族、行業或群體的共同利益與訴求,在其成員及所聯繫的民眾中間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他們也有在兩岸關係上發表自己觀點的需求和願望。

當時,兩岸政黨交流的主要平臺是“國共論壇”。但相對來說,大陸民主黨派和團體與臺灣中小政黨直接交流,既有行業和專業性話題,也有政治話題,形式多樣、氣氛輕鬆,更容易增進理解。臺盟北京市委會決定,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作為“國共交流平臺”主渠道的有益補充。於是就有了“交流與共享”研討會。

現場

9月10日,臺盟北京市委會2018“交流與共享”研討會在京開幕。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出席並致辭。本屆“交流與共享”研討會,圍繞“兩岸攜手 反獨促統”和“共享發展機遇 促進心靈契合”兩大議題展開專題探討。研討會將持續到9月15日。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李鉞鋒在開幕會上講話

李鉞鋒指出,“交流與共享”研討會是臺盟北京市委會精心打造的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品牌項目,開創了京臺兩地中小政黨、主要社團交流合作的新途徑、新平臺、新局面,為推動京臺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兩岸各界代表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對新時代下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李鉞鋒強調,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毫不妥協地與“臺獨”分裂作鬥爭;要不斷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希望兩岸同胞積極探索、攜手實踐,不斷深化和推動兩岸科技、文化領域交流合作,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陳軍致開幕辭

臺盟北京市委會主委陳軍表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願意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更好地滿足廣大臺灣同胞對美好的生活嚮往。當前兩岸交流的成果凝聚著兩岸無數同胞的智慧、心血和付出,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珍惜和維護並不斷擴大希望通過“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這一平臺繼續推動和深化京臺兩地在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共迎挑戰,共謀發展,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盛況

“交流與共享”研討會秉承加強京臺兩地政黨社團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宗旨,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的理解與互信,搭建京臺兩地溝通與合作的新平臺。

自2008首次舉辦以來,“交流與共享”研討會已走入第十一個年頭。10年多來,參會規模從最初的50餘人到最多是超過200人,兩岸累計參會規模超過1500人次,其中有70多個臺灣中小政黨和主要社團的負責人、累計270多人次臺灣嘉賓應邀參會;研討會共設28項議題,與會論文近300餘篇,共計80餘萬字,且均已結集出版。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第十一屆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研討會增進了兩岸同胞間的瞭解,已成為北京市的對臺交流品牌項目,2010年還被評為北京市民主黨派凝心聚力十大創新成果之一。研討會得到了有關單位的高度評價,國務院臺辦將“交流與共享”研討會列為對臺交流重點項目,臺盟中央評價“交流與共享”研討會為地方組織的品牌項目和兩岸交流的平臺。

“交流與共享”研討會也受到島內多方好評,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鬱慕明曾於第三屆研討會時專程題寫賀詞。

聲音

在歷次“交流與共享”研討會中,不少臺灣政黨社團負責人在會上發出反“獨”促統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聲音:

臺灣中華兩岸人道關懷協會秘書長蘭梁筱娟在第六屆研討會上呼籲:

未來希望兩岸關係持續“深化交流合作、鞏固和平發展”,積極落實過去19項協議的執行成效,儘速完成ECFA後續議題的協商,儘速展開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互設辦事處的協商,儘快落實《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兩岸海關合作協議》的相關內容,今年在兩岸交流合作方面儘速展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臺灣海基會原顧問朱鷗在第九屆研討會上表示: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迎來了最好的時刻。直到今年(2016年)的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又開始面臨新的挑戰。“交流與共享”研討會集聚兩岸專家學者們所有的智慧,尋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具有階段性的時代意義。

臺灣工黨主席鄭昭明在第十一屆研討會上表示:

臺盟北京市委會為致力於反“獨”促統的臺灣中小政黨搭建這樣一個與大陸政黨交流的平臺很有必要、很有意義。當前,由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箇中國原則,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但相信在兩岸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無論是加速“去中國化”,還是尋求國際力量介入,蔡英文當局都不會得逞。

作者 _煌言

北京这个会凭啥10年吸引70多个台湾政党社团参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