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迴歸本源,才能長生久視


迴歸本源,才能長生久視


過去幾十年,實體產業中負債圈地擴張,自營增值償債後蕕利,或溢價轉讓變現的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政策及市場環境的變化、運營效率低下及短貸長投,通常是高負債擴張失敗的主要原因,而這些原因恰恰是傳統產業及傳統商業模式,進入倖存者遊戲階段的緣故。

順向思維的自然結論是:垃圾堆裡有金條,只有哀鴻遍野才有最便宜的東西;債務重組、債務期限置換、債轉股、資本金置換負債是純粹的財務資本運營;全面提高運營能力、恢復並增強現金流及盈利水平,高手可以單單從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看出問題及對策,並通過強大靈活的管理控制能力實現既定目標;資本運營、資產運營及業務運營三管齊下,在激活中強化擴張,手手靈巧強悍.......這便是基於資本前提下的整合思維與能力之一。

如果要小刀砍大象,那麼只要一個信用背景下的整合型併購平臺公司,便可在大社會諸方博弈背景下,通過博弈重組實現脫困增值。

如果你懶得實施步步緊扣的複雜系統大整合,那麼,創新商業模式、黑科技創新發明、徐翔式的天才資本複利效應,可以讓你的成就配得上你的野心。除此以外,原則上其他小打小鬧的作坊式產業思維,都不足以成事。

產業思維主要傾向於創新創業及運營,金融思維則把產業運營視作工具環節,進而在價值鏈的中樞統攝下,把歷史及現狀溢價成未來,並設計出最佳變現模式,最終用金融的泡沫價值,累積成供水等民生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權、土地及地上地下的資源、醫藥品牌等百年老店。

簡單、剛需、民生、自然壟斷是百年老店的共性,所有所謂黑科技的創新型行業公司,在技術更新迭代如日出日落的社會背景下,需求型的永遠沒有需要型持久。需求會衣不如新,需要則人不如故。只要我們看看不可一世的諾基亞是如何沒落的,再回顧一下2008年經濟危機時香港最牛逼的股票是東江供水的上市公司,我們便明白一個道理:簡單本能式的需要,比花樣百出的需求更加持久。包括宇宙、生物、組織、人類及其情感,所有後續的延展都來自於最初的原點。

如果我們再想想佛家的初心,道家的赤子之心,儒家道家共同秉持的太極源頭說,霍金的宇宙奇點,西方世界的上帝,再認真思考什麼是本能、本性、天賦等等亂七八槽的玩意,再由生物的本性拓展到組織及制度(包括政體)的本性,我們便可以從根子上理解、瞭解、掌握他們,修煉到本能放棄天真和幻想,適應及利用他們。

2500多年前老子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俗人都受萬物困擾,不能從現象級的萬物事務中抽離,從而成為萬物和事務性的奴隸。高手則先繁後簡,歸類反推,追根溯源,按照逆向減法思維,掌握一進而掌握道,掌握道進而掌握萬物。

這便是巜道德經》的抱朴守拙、深根固蒂、長生久視。

所有成功且能夠持久的公司和個人,不是因為他們的聰明和敬業,而是因為他們的厚道質樸、堅守直覺常識本能,以及必要的系統駕馭運營能力。

這就是迴歸本源,才能長生久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