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讀書心得」大數據 大機遇

今天,我們都生活和工作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無論是滿懷生逢其時的驚喜,還是感嘆生不逢時的壓力,洶湧澎湃的的大數據激流,都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因為大數據的存在不以我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只有抱著積極心態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主動認識、靠近、分析和運用大數據,我們才能從最初的不適應達到最終的適應,欣然接受大數據時代創造的千載難逢這一巨大歷史機遇。

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的維克托·爾耶·舍恩伯格,緊緊抓住時代脈搏,寫就了《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這一力作。他以其獨有的敏銳洞察力,透視、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富有前瞻性地提出大數據及其帶來的信息技術成果必將片刻不停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這是我們必須坦然接受的現代信息技術革新。

至於人類社會和大數據時代的錯綜複雜關係,維克托·爾耶·舍恩伯格認為,大數據的核心是預測,人們不需要依賴隨機取樣,也不再無端熱衷追求“精準度”。與此同時,他直言不諱要求人們必須放棄對於以往因果關係的渴求,轉而關注相關關係,人們只是需要知道“是什麼”,完全不再需要知道“為什麼”。這些新穎獨到的觀點足以顛覆人類傳統思維模式,為整個人類的認知體系和與世界交流貢獻了全新的課題方向。

毋庸質疑,我們已經意識到,現代信息資源的雄厚力量伴隨時代發展日益凸顯出與眾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數據,不僅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影響著我們的工作模式,還將決定我們的思維變化走勢。這些是《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帶給我們的潛藏價值。

假如任何事情都只往積極樂觀方面去想,這隻能是一廂情願的個人武斷。我們應當從《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中獲得必要且足夠的清醒:一方面,我們必須將維護個人信息安全列為頭等大事,如果個人數據安全無法保證,將會引起個人、經濟、政治等方面不可估量的損失,然後我們會喪失研究大數據的樂趣和動力,再侈談大數據應用自然是鏡花水月;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讓大數據成為共享的公益性資源,而並非一家之“源”,只有把大數據的公益性價值完整立體呈現出來,我們才不辜負《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給予的忠告。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單就過去二十多年信息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人類社會充其量也只是初步領略大數據所帶來的觀念衝撞,這個過程既有隱性的觀念蛻變,更有顯性的行為滲入,我們從最初的無所適從轉變為現在的心安理得,很多人會說大數據來得這般無聲無息,卻又鳳凰涅槃變得舉重若輕。我想是的,《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以無可辯駁的穿透力和說服力告訴我們:大數據時代能給予我們的深刻影響,眼下還只是“冰山一角”,它將會持續不斷影響整個社會以及全部個體,這個嬗變過程或將伴隨人類未來進程。

於是,既然眼前現實無法改變,我們必須學著如何更好融入大數據時代,至少不應淪為大數據時代的“絆腳石”和“落伍者”。從國家宏觀層面來看,必須以開放包容姿態迎接大數據時代,將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緊抓大數據時代創新機遇,夯實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縮短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週期。從個體層面來看,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深化對大數據的認識,培養自己的大數據思維品質,完全融入到大數據時代,用個體的人格品質和精神特質不斷去充實、完善和提升大數據時代的動人魅力。這或許就是維克托·爾耶·舍恩伯格和他的《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最渴望傳遞給我們的時代啟示!(福建省南安市紀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組 思遠丨責任編輯 李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