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老岳父捉龍蝦

別誤會,我的岳父不是龍蝦販子,甚至連小商販都不是。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做田做了一輩子。以至於他們村上一個同姓的後生,是個種糧大戶,經常請他撒稻種和打田溝。

老岳父捉龍蝦

岳父1937年出生,已經耄耋之年了。我是他老人家唯一的女婿,我是一個六零後。這幾年,隨著城鎮化的步伐,我的兩個小舅子,田地給租給種糧大戶種了。其他家也是這樣,眼下的農村,空空蕩蕩,夜貓野狗成群結隊,感覺很揪心。我的兩個小舅子,都在外面買了房子,雖然戶口還沒有移出去,也等於半移民出去了,一個合肥,一個浙江。岳父岳母就三個孩子,一女二男。我妻,是他們的大女兒。我和妻子都是公辦學校的教師,在離家鄉很近的鎮上教書,不知不覺三十多年了。

老岳父捉龍蝦

岳父家在蘇灣鎮滁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周邊都是河灘,富產水產品,尤其是小龍蝦和泥鰍黃鱔。這幾年,我的大舅子在合肥已經娶了媳婦。它們平時每月都要還房貸。俗話說:上為下真心。老岳父嘴裡高興,心裡卻很急。再說,我們這幾年也幹了不少正經事情,買房子,裝修房子,每月也要還貸。一筆不菲的等頭錢。一生勤勞的岳父沒有田了,瞎著急,學會了用網籠子下龍蝦、泥鰍和黃鱔。每天下午擦黑出門,到河灣下幾十張網籠,第二天一早就去起。平均起來,每天早上能下個三四斤龍蝦,半斤多泥鰍。偶爾下到黃鱔、鯽魚和烏龜什麼的。攢起來,放到門口的小塘裡,養起來。積沙成塔,聚腋成裘。過幾天來蘇灣集市賣。

老岳父捉龍蝦

由於上了歲數,岳父坐車來回不太方便,我就擠出時間,去他家討。每週三早上去一次,週末去一次。順便帶點葷菜和水果過去。賣的錢,微信紅包發給岳父。岳父很高興,他們是質樸的農民,幸福指數要求不高。幾千塊錢,一點普通的菸酒茶,他都知足的很。

偶爾,我陪他喝酒的時候,我們邊喝酒邊談心,他說他一年下魚蝦能下三四千,田畝給人承包一年有二三千,還有老年津貼,高齡津貼,算下來,每年上萬元。他們吃的米油都是我兩個小舅子給錢買。他們跟前有幾個錢,用來防老的。三個兒女也是到老的靠山。

老岳父捉龍蝦

令人感動的是,我和我兩個小舅子買房子,岳父他們都每人行情一萬元。還借給我三萬他們防老的錢。我對岳父說,這些錢,全當您借給您下輩我們的。過幾年還給您。岳父笑著說,“託老天的福,我和你們老媽身體還好,除了瘦點,沒什麼大毛病。以後有個三長兩短的,往床上一倒,還不是害你們。上為下,什麼錢不錢的。”說這話,我們都在老人的跟前。我和我舅子的孩子也在跟前,我說,“你們三個小的可聽到了爺爺說的話。”他們噙著淚水,點著頭。

老岳父捉龍蝦

現在人壓力大,買房子,買車子,上班或者打工。我們步入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外有親戚朋友,都不容易。我的岳父和岳母大人,還有我的母親(我父親生病去世二十年了),這三個老人,都八十歲上下的人了,還在勞動,還在掙錢,還在自食其力。作為我們做下輩的,唯有愛崗敬業勤儉持家對上孝對下慈,方能不枉做人。

老岳父捉龍蝦

岳父對我說,他乘著現在身體還行,還能累個三五年。再過五年,我們這個大家和各自的小家都會好起來。再說,國家越來越好了,我們粘的光也會多起來。

我們一起努力啊!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