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陝西18個高新區去年實現生產總值5868.98億元

昨日來自陝西省科技廳消息,根據火炬統計年報數據,2017年,全省18個高新區共實現生產總值5868.98億元,比2016年增長7.4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194.89億元,同比增長12.90%;當年新增註冊企業1.63萬家,同比增長48.81%。

18個高新區實現GDP5868.98億元

高新區作為知識密集地和創新聚集地,積極推動聯合創新,集中突破關鍵技術,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各高新區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高發展勢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西安高新區在推動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已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寶雞高新區依託當地雄厚的工業基礎,積極搶抓西部大開發、“一線兩帶”歷史機遇,大力推動產業發展、技術創新和開發建設,是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火炬計劃鈦產業基地。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積極建設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打造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村科技創業推廣服務載體、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

咸陽高新區大力發展以顯示器件為中心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新型合成材料產業等三大主導產業,打造相關產業集群。渭南高新區圍繞“創建國內一流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這一目標,聚焦新材料、3D打印等產業的發展,園區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

榆林高新區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新能源為主導的特色能化產業體系。

安康國家高新區致力於打造中國富硒食品、中國植物提取、陝西新型材料三大基地;重點發展富硒食品、秦巴醫藥、新型材料、節能環保和特色服務五大產業。

我省各高新區主要統計指標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大部分高新區都形成特色產業體系,有力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根據火炬統計年報數據,2017年,全省18個高新區共實現生產總值5868.98億元,佔全省GDP的26.80%。

營業收入超過億元企業達744家

數據統計,全省18個高新區6542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83.52億元,比2016年增長10.71%;實現營業收入16610.88億元,比2016年增長13.90%;實現出口總額1656.89億元,比2016年增長70.29%;實現淨利潤1103.88億元,比2016年增長18.55%。

2017年,全省各高新區積極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引進吸收創新成果,培育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高新區內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達744家,營業收入1.43萬億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的企業達292家。一大批機制靈活,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在高新區迅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高新區內營業收入低於2000萬元的中小微型企業達3397家。

隨著高新區“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加速器”創業孵化服務鏈條的逐步形成,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進一步加快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高新區擁有眾創空間86家,科技企業孵化器76家,企業加速器15家。

與此同時,我省高新區積極優化創新環境、搭建創新平臺,促進高新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7個國家級高新區中各類研發機構達1146個,其中企業技術中心約佔40%;7個國家級高新區共有各類創新服務機構1206家,同比增長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