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千畝雨水蔬菜、萬畝古樹梨花”的鶴慶奇峰村,有了新變化

“千畝雨水蔬菜、萬畝古樹梨花”的鶴慶奇峰村,有了新變化

走進奇峰村,只見漫山遍野的古梨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樹下是綠油油的蔬菜地,農戶們在地裡勞作,一片忙碌的景象。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奇峰村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號召黨員和村幹部帶頭,發展起了蘿蔔和白菜等蔬菜種植。黨員趙玉紅也在黨支部的鼓勵下,率先示範,將自己的全部田地種成了白菜和蘿蔔。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趙雄武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過去一家四口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種植包穀,經濟效益低,如今他家也種起了蘿蔔和白菜,經濟收入翻了好幾倍。他說:“去年賣了三千多元,如果下關價格好,收入五六千、七八千是有的,雨季種早一點可以種兩季,比種包穀這些要強得多。”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奇峰村黨總支向上爭取產業扶持資金,對連片種植蔬菜的農戶和示範基地給予補助,並且註冊了“西邑奇峰蘿蔔”商標,申報奇峰綠色蔬菜品牌認證。如今,全村蔬菜種植戶已達180戶,種菜種植面積達2500畝,畝均產值已達4500元。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鶴慶縣奇峰村黨總支書記施順新表示,上下營兩個村大部分村民都參加了合作社,由“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這種模式進行運行,蔬菜不愁賣,而且品質也小有名氣。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奇峰村有兩萬多棵古梨樹,村黨總支決定依託萬畝古樹梨花,發展鄉村旅遊。從2016年開始,舉辦奇峰梨花節,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鹤庆奇峰村,有了新变化

施順新說:“我們的農家樂總數從去年的6家增加到13家,參與經營的230幾戶中,80%左右的農戶賣土特產,今年我們經濟毛收入是在250萬元左右,人均純收入增收了1500元左右。”

大理電視臺 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