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廣州沒有發往泉州的火車,飛機也只有極少的班次,時間並且在晚上,我們只好轉戰深圳,從深圳乘動車前往第二目的地——泉州的清淨寺。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車經過廈門時,下起了小雨,廈門離泉州只有六、七十公里的路程,我們判斷泉州也下雨的概率為百分之百。戶外建築拍攝,最大的困擾是下雨。我們心裡開始擔憂這雨不知要下幾天。可是,一切都在瞬間變化之中。車到泉州,太陽卻在雲隙間自由穿行,將斑駁的光隨意的播撒,雖然不夠強烈,但卻嫵媚十足。這光線,太適合拍照了!克文先生差點興奮的跳起來。是啊,一切皆是主的定然。風雨雷電,陰晴圓缺,花開花落,無數的自然奧妙無不體現著主的大能。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寺外小道

我們入住泉州長城戴斯酒店,距離清淨寺只有400米的距離,這也是我們事先查閱百度地圖及度孃的推薦而定。酒店舒適乾淨,床品潔白松軟。無暇歇息,我們帶上長槍短炮,匆匆趕往靜默了千年的古寺。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清淨寺景

清淨寺也叫“聖友清真寺”、“艾蘇哈卜清真寺”,艾蘇哈卜(Ashab),是阿語,含義為“夥伴,弟子”,作為伊斯蘭術語專指“聖門弟子”,即穆罕默德同時代夥伴、朋友、信者、以及追隨弟子。由此推斷,與廣州的懷聖寺一樣,泉州的聖友寺也是追隨穆罕默德聖人的弟子來中國傳教的結晶。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寺偶一景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途徑主要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唐宋時期,東西方航海貿易密切關聯,泉州為中國唐宋元三代著名大海港,宋元時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高峰期,泉州是當時的第一大港,而阿拉伯穆斯林則是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締造者和參與者,眾多經商的穆斯林紛湧來到泉州經商定居,伊斯蘭教也隨著沿海路東傳,故泉州也被公認是伊斯蘭教最早從海上東傳中國的發祥地之一。元代是伊斯蘭教在泉州的極盛時期,那時候,伊斯蘭教在泉州有多達七座的清真寺。元代時,民族等級殘酷,蒙古人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漢人為最低等,這使得泉州港的實際權益落入色目人中的阿拉伯人手裡,民族矛盾突出。在元后期,出現長達十年的亦斯法亢兵亂,泉州港受到重創。在明初漢人復國後,民族報復,大量阿拉伯穆斯林遭誤殺,其他清真寺俱被摧毀,塗門街這座清淨寺為殘存的一座。

然而當我們看到巍峨的門樓和恢弘的南石牆時,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即便是殘缺的,也殘缺得如此壯美。門樓高達20米,寬4.5米,全系青、白崗石砌疊而成,是一個外方內圓、上部為穹形層次的拱門,穹層分前、中、後。前、中兩個穹頂由青石砌築,如兩個巨型的大碗扣在頭頂。門樓頂層是望月臺,是伊斯蘭教“齋月”用以望月,決定起齋日期的地方,臺的周圍三面建築“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樣。望月臺上原來還有望月樓和宣禮塔,據史書載,清朝初年倒坍。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夜景

臨街看到的南石牆,為殘存的禮拜大殿南外牆,長23米,高6米,有八個高約3米的方形大窗一字排開,氣派非凡,在窗楣之上,還有一列長約19米的古阿拉伯文石刻,紋路清晰,鐫刻有力。大門及石牆,均為花崗岩砌成,雖經歷了千年,然而這些見證了太多故事的花崗岩依然挺拔著,雨霧風霜的侵蝕,只是增加了它們的厚重。我想,它們曾經看慣了泉州港的船來船往,看慣了絲綢與瓷器舞動的柔光,也見識了血雨腥風的廝殺和轟鳴的改朝換代的歷史巨輪滾過,然而,我堅信,它們千百年來一直聽到的卻是悠揚的邦克聲和“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贊念聲。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清淨寺景

進入大門左拐,便是殘存的禮拜大殿。大殿巨大的圓形尖拱頂早在明代的一次大地震中傾塌。現在僅存四周的石牆。大殿南北寬23米,東西深19米,最西面的石牆上建有七個凹壁,均做尖拱形頂。其中,居中的凹壁所在石牆向裡凹進去約五米,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為當時的講經壇所在(也叫奉天壇)。七個凹壁上都浮刻數行典雅娟秀的古阿拉伯文字,均為《古蘭經》的經句。這是公元十世紀以前阿拉伯伊斯蘭禮拜大殿的流行建築模式,如今即使在中東阿拉伯地區也很少見。大殿中央,還殘存著九根泛著青光石柱,不,應該是12根,其中三根只剩下斑駁的礎基,它們當年意氣風發,齊心協力,撐起一個高縱向上的、巨大的半圓形石頂,那宏大的殿頂上應該還有直插雲霄的新月,哦,這些圖景只能在想象的幕布上展現了。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石柱

現在的大殿,沒有殿頂,就那麼直白的裸露著,肅穆的石牆,莊嚴的立柱,綠油油的草地,陽光普照,殿牆斑駁的石韻和綠意盎然的殿地相得益彰,竟然襯托的那麼美!柔軟的草地與堅硬的花崗岩,竟然和諧相處,相伴千年。我恍如置身於古羅馬的圓形劇場,石柱環繞,這是電影中的場景嗎?在一處石縫中,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堅定地生長著,它是在石頭中汲取養分?還是用信念在感天動地?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承,又何嘗不是這株小草與岩石的寫照!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石縫中的生命

清淨寺是美的!

美在獨特!

清淨寺是純粹的古阿拉伯建築,石制,非對稱性,異於中國傳統的木質結構、講究對稱且喜歡雕樑畫棟的豔麗風格;巨大、鋪排的窗戶遍佈各牆,即增加殿內採光效果,也彰顯了開放包容萬物的心態。

十六世紀末的一份中文記載,描述清淨寺大殿:“堂以西為尊,疊疊重重,規制異人間之廟宇,昂昂噲噲,翬天上之樓臺。”生動地表現出阿拉伯伊斯蘭式的異域建築風格之美。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寺中美景

美在殘缺!

有時候,殘缺是一種美!健全的美引發受眾的是視覺欣賞,殘缺的美啟發受眾的是情感體驗。完好如初的清淨寺,我們也許只是感嘆它的歷史厚重,歷經風雨而不倒;而殘缺的清淨寺則更多的引起我們對過往的探究,對歷史的追根溯源和對歷史真相以予最大程度的揭秘與還原。會因為它的殘缺和曾經的破敗而痛惜,也或因為它曾經的輝煌而驕傲。

美在傳承與守望!

這些歷經千年的石牆是傳承的基石,這些鋪排的巨大窗戶是守望的眼睛。伊斯蘭文明從狹長的麥加山谷迅速傳播到的世界各地並極大的豐富世界文明就是因為有對伊瑪尼的守望和堅定不移的傳承,即便是那些最黑暗的日子和血雨腥風的時代。

只要這些見證伊斯蘭文明在中國傳承的花崗岩石不倒不碎,只要那些鐫刻在花崗岩上的《古蘭經》詩句不被風化,我們就不必悲傷,看,就如那株柔弱的小草在堅硬的石縫中茁壯成長!

拍攝清淨寺夜景時,我們認識了黃文鏗先生。

到達清淨寺的當晚,我和克文先生吃完飯,去拍攝夜景。清淨寺臨塗門街,街上的路燈只點亮了臨街的南牆,夜色中,肅穆、莊重。整個清真寺則只是一個黑魆魆的輪廓。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寂靜的歷史

清淨寺對遊人開放,是泉州著名的旅遊景點,不像其它清真寺可以隨時進入。此時的清淨寺大門緊閉。我們通過圍欄看到院內的房間有光亮,便敲打圍欄的鋼條並高聲呼喊。果然,光亮處的門開了,出來一個人,向我們這邊張望。我們繼續呼喊著,試圖解說我們的意思。

那個人走了過來,隔欄詢問我們什麼事。

一個長相俊俏的南方男人,個頭不高,身材標準。

我們表達了想法:從其它圖片中我們看到清淨寺圍牆及標誌性建築四周有彩燈,拍攝出的夜景效果很美,我們也想拍霓虹燈下的清淨寺全景,希望他開燈予以方便。

他給我們解釋了霓虹燈電源開關不歸寺裡控制,由街道統一管理,只有在重大節日才能統一開放,希望我們理解。

清淨寺的夜色全景我們最終沒能排成,但我由此認識了黃文鏗先生。

黃文鏗先生是泉州本地人,在清淨寺及泉州伊協工作了20多年。我們敲打欄杆的當晚,恰巧他值班。那會他是泉州伊協副會長兼清淨寺寺管會主任。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清淨寺景色

第二天,我和黃文鏗主任在他的辦公室詳細的瞭解一下清淨寺的變遷歷史以及泉州其他清真寺建築的歷史。可惜許多說法都是沒有文字依據或者史書記載的民間傳說。然而,歷史的真相往往就隱藏在這些眾說紛紜的傳說中。推理,或者是抽絲剝繭,應該是我們對這段歷史應該持有的方法。

我在黃文鏗主任的書櫃裡發現了科學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的《泉州宗教石刻》,作者是吳文良。本書彙集泉州地方遺存古代宗教建築和墳墓的石刻遺物,分別屬於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以及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間信仰,以文物照片、拓本、文字說明、資料輯錄、考證、專題論述及古阿拉伯文字的釋譯,為研究古代社會歷史、宗教、藝術、中外交通、中外古文字和宋元以來外國人在泉州一帶的活動提供了極重要的第一手資料,非常珍貴難得。

這本書是吳文良先生去世前放在清淨寺代賣的,先生去世後,這本書成了無主之書,被清淨寺圖書館收藏。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清淨寺圖書館

我提出借閱此書,待我查閱引用後,再寄回給他。黃文鏗先生爽快的答應了。沒有任何手續,我只相互留存了電話。

之後兩年的日子,我忙於拍攝、編輯、找翻譯、找印廠等等,我竟然再沒有聯繫過他。如今,《視覺:中國著名清真寺》出版了,我要郵寄樣書給他,順便把《泉州宗教石刻》返還給他,才翻找他的電話。電話撥通後,我簡單的提醒後,他記起我,說有印象。

在電話裡,他向我表示了祝賀。順便告訴我:去年他被選舉為泉州市伊斯蘭教協會的會長。到泉州有需要幫忙的,儘管找他。

我說:銀沙安拉,好!

黃文鏗先生今年剛過五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祈求主護佑,願他在主道人道的路上越走越寬。

4

如果到了泉州只去參觀清淨寺而不去三賢四賢墓看看,那隻能遺憾地說你對泉州的伊斯蘭文物遺存只瞭解了少一半。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靈山聖墓

三賢四賢墓在泉州城東的靈山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和克文先生是在拍完清淨寺的傍晚去的。陽光斜照,晚霞漫天,鬱鬱蔥蔥的靈山宛如重彩油畫,肅穆,厚重,卻又絢麗無比。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先賢古墓道

三賢四賢墓修建在靈山半坡處。墓園坐北朝南,由柱廊、墓亭構成。墓地正中是亭,亭中有兩座花崗石雕刻的長方形墓蓋石,墓蓋底座環刻蓮花瓣圖案,簡樸無華,靠前的是三賢墓,靠後的是四賢墓。墓後是一個半月形迴廊環抱墓室,迴廊的立柱造型特異,上下兩端偏細,中間略鼓,據考證,這些廊柱為唐代“梭柱”。這一考證為三賢四賢墓的歷史年代提供了實物佐證。迴廊內存有五通記載元明清歷代修葺聖墓的石碑。其中《重修阿拉伯文碑刻》尤為珍貴,記載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遠渡重洋來到泉州,為聖賢修墓的過程。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阿文碑正文

碑高110釐米,寬55.3釐米,厚12.5釐米,輝綠岩石質,碑頂呈圓弧形。

碑正面陰刻古阿拉伯文字十行,行間有陰刻橫線分隔。

在缺乏對靈山聖墓歷史明確記載的情況下,現存的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的阿拉伯文重修墓碑,是最主要的考證依據。

它作為靈山聖墓建築本身的附屬物,也是迄今所見最早的文字記載,由穆斯林用古阿拉伯文記錄。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阿文碑譯文

釋文如下:

“一批穆斯林——願真主護佑他們——修繕這座被祝福的墳墓,此舉為求得尊貴莊嚴真主的喜悅和豐厚的回報……真主的……祝福,二人在法厄福爾時代來到這個國度,據傳為有善行者,後卒,乃由朽世轉入永世。人們因其福祥而信之,一旦遭遇艱難,彷徨無策,即前來瞻禮,祈求默示光明,並有奉獻,均獲益平安而返。此紀念碑寫於722年齋月。”

在環形迴廊的右側的石牆上,還刻有還有明代鄭和的一處“行香碑”。公元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聖地麥加之前,專程到泉州來給三賢四賢上墳行香。鄭和去世後,泉州地方官員為他刻立了“行香碑”,以作紀念。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行香碑

“行香碑”高99.5釐米,寬42.5釐米,厚9.5釐米,輝綠岩質,上刻正書陰文五列,共46字:

“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廝等囯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靈聖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

然而這通“鄭和行香紀念碑”碑文落款“鎮撫蒲和日記立”中的“蒲和日”引起學術界分廣泛討論。

有人認為“浦和日”是人名,是泉州阿拉伯富商蒲壽庚的後裔,隨鄭和下西洋立功,官封泉州衛鎮撫。然而,根據福建《蒲氏族譜》記載,蒲壽庚的後人為“蒲日和”。另外,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二《武衛志》,載洪武至萬曆年間泉州衛及千戶所之鎮撫任職名單,“並無蒲日和之名。”所以,這也否定了“蒲和日”乃“蒲日和”筆誤之說。陳泗東先生認為“浦和日”,“應該是時間代詞”。他認為“從碑文體例來看,立碑應書明具體時間之年月。此文只寫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鄭和在此行香”,假若“浦和日”是人名,則“碑文沒有說立碑時間。金石文字是留傳永久的,不該如此疏漏。”“蒲月”,《辭海》中解釋為“農曆五月”;此外,古人立碑習慣“詳於年月而略於日期,亦有泛稱吉日者,或空留一格未填日期者”。這裡的“和日”可以理解為“吉日”。如此,“蒲和日記立”可以理解為“五月吉日記立”。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三賢四賢遠景

清淨寺,一座慣看絲路蜿蜒、船來船往的壯美古建

三賢四賢墓近景

三賢四賢和廣州的宛葛士先賢、揚州的普哈丁先賢為同一時期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據明代何喬遠《閩記》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和四賢則傳教泉州。一賢為宛葛士,二賢為普哈丁,三賢沙竭儲、四賢我高仕。宛葛士歸真後葬於廣州,其墓地在廣州先賢寺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哈丁歸真後,葬於揚州,其墓地普哈丁墓園,目前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賢四賢歸真後葬於泉州靈山,其墓地三賢四賢墓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