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雄安新區將在這一領域率先突破!事關每個人

近日,《河北省“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公佈。在促進協同發展方面,規劃提出,推動雄安新區率先突破,到2022年,全部公共服務指標達到或超過京津水平。為提升重點區域收入水平,鼓勵雄安新區創新收入分配政策,打造政策效應高地,激發各類群體活力,增加人才吸引力,聚集更多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更多好消息,快來一起看↓↓↓

一、促進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雄安新區將在這一領域率先突破!事關每個人

全面對標京津

全面對標京津,逐項梳理與京津基本公共服務差距,研究制定具體可行的對標行動計劃,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領域20個發展指標和81個服務項目標準均90%以上達到或接近京津水平,其他服務項目標準明顯縮小與京津差距,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

▶搭建區域性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推動人力資源、公共就業等領域服務標準對接和人才資質互認。

▶通過合作共建、託管模式等多種形式引進京津優質基礎教育資源。

▶探索社會保險對接試點,做好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養老、醫療、失業保險關係的轉移接續。

▶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探索多樣化的合作辦醫模式。

▶加強公共衛生區域聯動合作,實現疾病防控、雙向轉診等方面的信息互聯互通。

▶加快推動京津冀老齡事業與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探索一體化養老服務模式,研究跨地區購買養老服務等政策。

▶積極推進部分市、縣先行開展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同城化試點。

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雄安新區將在這一領域率先突破!事關每個人

縮小與京津公共服務差距

營造良好政策環境,積極承接京津公共服務資源轉移,推進重點區域率先突破,帶動全省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到2020年,與京津在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重點區域達到或接近京津水平,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初步形成。

推動雄安新區率先突破

制定落實雄安新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加強雄安新區與京津公共服務領域全方位深度合作,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支持北京優質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機構在雄安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整體搬遷至雄安新區,高水平規劃建設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設施,到2022年,全部公共服務指標達到或超過京津水平。

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先行先試

京冀交界地區的三河、大廠、香河、固安、永清、廣陽、涿州等7縣(市、區)要提高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配置,推動醫療機構優先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推進社區就業、社保服務、養老福利便民化,協調北京養老政策外延,通過多種方式推進醫療資源之間長期、穩定合作,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建學、辦學,率先推進與北京公共服務均等化。其他有條件的市、縣也要主動對接京津,縮小與京津公共服務差距,加快補上社會事業發展短板。

三、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雄安新區將在這一領域率先突破!事關每個人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制度,適時發佈企業工資指導線,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穩步推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逐步建立覆蓋全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

▶全面落實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改革措施,實現制度平穩銜接,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

▶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改革完善津貼補貼制度,形成既支持規範增長又保持各群體收入分配大體相當的政策體系。

提升重點區域收入水平

▶鼓勵雄安新區率先突破,創新收入分配政策,打造政策效應高地,激發各類群體活力,增加人才吸引力,聚集更多優質公共服務資源。

▶支持京津周邊、沿海地區等有條件的市、縣先行先試,逐步縮小與京津的梯度差。

▶支持市、縣申請提高規範津貼補貼水平,逐步實現同一市域內市直和各縣(市、區)同職級同標準,最終達到全省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