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從戎,淬火,蛻變,回望入伍前的自己,肩上多了軍人責任,身上多了使命榮光。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寫在通信學兵即將畢業分配的日子裡

“柳偉鑫,馬上畢業分配了,你還想當特種兵嗎?”教導員李進問道。

“報告教導員,我已經通過畢業鑑定,現在是一名合格的報務學兵,無論將來分配到什麼崗位,我都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你還沒有回答我想不想當特種兵!”

“不想了,現代戰爭不光依賴有形的堅船利炮,更需要爭奪無形的信息戰場,和平年代,有信息的地方就有通信兵的負重前行。”

教導員聽得一臉驚訝:“好小子,5個月不到轉變這麼大,比入伍時成熟多了。”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實戰化訓練,現實版的絕地求生。

“軍營是個大熔爐,進來是鐵,出去是鋼.教導員,如果你認為我是一塊好鋼,請把我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李教導陷入了沉思:十八九歲,花樣年華,誰沒有點個性張揚?回想起今年1月,柳偉鑫剛開始學習專業技術,一聽說今後將從事空軍通信專業,整天垂頭喪氣。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特種兵,能給換個專業不?”柳偉鑫總是纏著領導“訴苦”。可偌大個基地,20多個專業沒一個是他眼裡的“特種”。針對學兵對專業的種種“挑剔”,怎樣才能讓軍營的青春不迷茫?基地黨委議教提出了這樣的反思。

現在年輕人踴躍參軍入伍,軍旅題材影視宣傳功不可沒,但空軍不一定都開過飛機,海軍也不是都見過大海,大部分同志都沒有機會開殲-20,上遼寧號。專業崗位沒有高低,使命任務不分輕重,如何化解戰士對崗位憧憬和專業需求之間的落差,是訓練機構作為軍營第一站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就為樹好軍人的模樣。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哪怕千鈞重擔在肩,也要挺起軍人脊樑。

學兵的心態不平衡,態度不端正,何談幹一行愛一行?先要愛軍,才能精武,要培養新戰士的紅色基因和榮譽認同,把強軍目標與個人追求交集並軌,引導他們將對軍營生活的憧憬和尖端武器的嚮往,刻畫成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軍人“標準照”……機關基層、幹部骨幹,三言兩語,激發共鳴:紅色電波領航指路,軍旅青春不再迷茫。

隨著談心的深入,教導員瞭解到,柳偉鑫自小失去雙親,在福利院長大,因為《戰狼》萌生了投筆報國的“軍旅情”,崇拜冷鋒產生了做特種兵的“英雄夢”。“你知道嗎,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無論轉移到哪裡,身邊都有一部電臺,嘀噠嘀噠就是黨中央的聲音,我們通信兵是黨最忠誠的傳令兵。你想當特種兵,說明骨子裡有敢於吃苦的精神,那就去最枯燥、最難學的報務專業吧。”就這樣,柳偉鑫默默拿起電鍵,開啟了一名通信兵的強軍征程。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強軍的信念愈發堅定,入伍的初心矢志不改。

柳偉鑫只是空軍95784部隊七百多名學兵的縮影,他們都懷揣迷彩夢想,匯聚火熱軍營,在從新兵到學兵的角色轉變中,逐步實現理想信念的固根鑄魂,軍人養成的加鋼淬火,專業技戰術的精武強能。他們的雙手從稚嫩到粗獷,雙肩從鬆散到厚重,變化的是強軍的信念愈發堅定,不變的是報國的初心矢志不改。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在這梔子花開的時節,在這即將奔赴疆場的六月,聽,年輕的心跳隨著強軍號角的律動洶湧澎湃,看,忠誠的士兵接過新長征的接力棒闊步前行。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來過,我即將離開,我始終回味,因為這裡印刻著我入伍的起點,因為這裡迴盪著我熟悉的電波,因為這裡揮灑過我嚎啕的淚水,因為這裡包裹著我不變的初心。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三尺講臺,育人不倦,使命催徵,薪火相傳,儘快羽翼豐滿,挑起強軍重擔。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電鍵嘀嗒,傳遞紅色電波,我們是黨最忠誠的傳令兵。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今朝勤學苦練,明日戰場殺敵。專注的眼神很給勁。

想當特種兵,卻成了通信兵,電波中的青春不迷茫

△曾經相聚,即將離開,始終回味,互道戰友珍重,有緣戰場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