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能做什麼?

可能很多人還不懂,到底知識經濟是什麼?為什麼最近知識經濟會如此之火呢?

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能做什麼?

一、知識經濟是什麼?

知識經濟,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知識付費,通俗來講:就是通過我們對知識的輸出實行收費,用戶在獲取知識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費用。

知識經濟變現是現在最流行、火爆的一種變現方式,它相對於其他的模式,主要有以下的這幾點優勢:

收入穩定:內容付費的人群十分穩定,多為”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的優質用戶。基本每天新增的用戶和新增的收入是成正比例關係的,由於高質量文章的不斷沉澱和積累,使得後來者也願意繼續支付年費 —— 也就是在收入方面具有長尾效應,創作的每一篇內容都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長尾效應是保證自媒體作者收入穩定最重要的因素。

用戶的留存和黏性更高:在信息氾濫的時代,一個免費的資訊,一個付費的資訊,用戶會認為哪個更優質呢?更何況是自己認可,並且已經為此支付了一筆錢的資訊呢?無論是從邏輯上看,還是從數據上看,訂閱類優質內容,其用戶留存和黏性,都遠遠超過普通的免費內容。

產生正向循環:作者不再需要處理合作方談判、反覆確認內容和排期等繁雜事項,把時間更多的花在專注內容創作上,製作出用戶喜歡的內容。更好地打造“你負責認證,我們負責幫你贏” 的粉絲經濟。節省了時間成本,作者產生的內容更加高質,自然容易帶來更多的付費用戶。反過來又會給予作者正向的刺激。在正向的反饋循環下,互聯網內容環境的生態更加健康。

二、如何去實現知識經濟?

當前的知識經濟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線上知識付費與線下教育培訓。

線下的教育培訓,其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輸出模式,其結構比較單一,主要實施起來可以圍繞三個因素進行:

線下教育培訓課室的選擇;

教師資質的保證與選擇;

開課前的相關推廣與口碑的保證。

具體實施起來工作量要比線上的大,而且成本較高,因為如果課室位置的選擇太過於偏僻的話,不利於用戶的口碑,而在繁華地段的成本都很大。

在實現線上教育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但是相對於線下教育而言,這三個問題就輕鬆很多了。

知識付費的方式選擇

常見的知識付費形態也有幾種:

圖文:最常見的形態,也是創作成本相對較低的形態。一般自媒體用的比較多

音頻:除了問答形式之外,多見於情感類自媒體使用,或者以直播的形式,一遍分享,一遍和用戶互動。

視頻:創作成本較高,表現力也非常強,適宜做技能教學、技能培訓類知識的變現。

社群:特點是雙向的,用戶和創作者之間可以有更密切的溝通

直播:在國內當前的環境下,知識付費行業內的直播,大多是通過音/視頻錄播+及時性和用戶互動答疑來完成的。對於創作者而言,降低了成本(即興直播需要準備的東西和能力的要求都遠遠大於提前準備、可以二次修改的內容),對於用戶而言,節省了流量、更符合碎片化的時間,提高了體驗。

確定好知識付費的方式之後,可以再來選擇相應的平臺,目前包含以上所有方式的平臺有很多,在那麼多的平臺中其實你只要找出兩款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要平臺端流量大的,可以選擇荔枝微課堂;如果想定製性更高、用戶更穩定的話,就可以選擇SaaS型工具短書來創建屬於自己的知識店鋪。

內容質量的保證

課程內容的質量,內容質量的好壞往往能決定用戶的二次傳播能力。

口碑與復購是檢驗知識產品成功的唯一標準。

產品口碑,是用戶對付費課程講師和內容“合格程度”的檢驗結果,能夠直接影響打開率和復購率。近半數用戶會把課程的實用性或者專業性作為評價知識產品價值的重要指標,口碑的形成主要還是靠內容,講師的個人因素是次要的。

內容質量是變現效果的關鍵,要提高內容的質量,首先你要做到這兩點:

用戶分析:根據關注你的用戶進行分析,分別對其興趣分佈、年齡分佈、關鍵詞分佈等進行分析查看,一般在相關的平臺內都有相關數據可以進行查看,當你知道用戶的興趣之後,才能更好為其生產內容。

產品定位:產品的定位往往能決定你的受眾人群,要根據你的定位來創作垂直類型的內容。

對產品進行相應的推廣

推廣方式有很多種,從渠道的角度看,可以分為付費和免費;從內容的角度看,可以分為軟文和硬廣。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推廣都基於內容。所以內容的創作和產出是第一位的。

軟文更重要的是提現品牌的調性、品牌的實力,在傳統營銷理論上,可以說是提升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而硬廣則是為銷售服務的,需要考慮到銷售的轉化。如果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可以注重於cpc廣告、信息流(微博等)廣告投放、貼片廣告(視頻等)、新聞廣告(頭條等)投放等硬廣方式,載體使用官方的號顯得更加的專業。

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