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走在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乾淨平整的村道上,一道道文化牆在綠樹映襯下愈發顯眼;在村裡的秀珍菇種植基地,十多名村民正在對秀珍菇進行日常的護理;村文化廣場上、休閒公園裡,村民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拉家常,孩子們則在一邊快樂地玩耍,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近年來,沙豪崗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狠抓村黨組織建設,以組織的振興引領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的全面振興,一舉改變了貧窮落後的舊貌,蝶變成為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我們的村子現在愈來愈美了,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不少已經在城市居住的人又回到這裡建房,周邊的群眾也經常來遊玩。”沙豪崗下村村民梁建新說。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頭雁工程”:新農村建設快速推進

沙豪崗村把組織振興放在重要位置,抓基層打基礎,以實施“頭雁工程”為抓手,以“講奉獻有作為、有素質敢擔當”為標準遴選和培養後備幹部,並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協助村委鍛鍊能力。培養的後備幹部中,有3名年輕優秀的幹部在村“兩委”換屆中當選為村委委員。

同時通過積極開展落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利用下村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並結合“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等,豐富規範黨性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

強有力的村黨組織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在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中,很多村民對拆除舊屋、舊豬舍等有疑慮。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慮,素龍街道、村黨員幹部和“直聯”團隊成員進村入戶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加深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瞭解。通過宣傳發動,不少鄉賢和群眾都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一些黨員們更是帶頭無償拆除自家的老屋。經過多方努力,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新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中,新農村建設得到快速推進。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振興。近年來,沙豪崗村黨總支大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通過實施“鄉賢反饋工程”、開展“人才聯誼”、搭建培訓平臺等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力、智力、財力流入鄉村振興建設中。“我們村的黨員梁偉源利用各方資源力量,協助科學規劃下村的文體公園建設。在村級集體資金有限、建設要求高的情況下,梁偉源還協助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甚至個人先後藉資近50萬元支持下村‘一崗一塘一長廊’建設。此外,村黨總支還與幫扶單位南海區組織部開展‘人才聯誼’,積極引進發達地區的‘人才義工隊’助力扶貧工作。”沙豪崗村黨支部書記梁文濤說。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項目帶動:村民增收 經濟發展

沙豪崗村是羅定市33個省定貧困村之一,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該村針對村民文化程度底、勞動力不足、土地資源稀缺的實際問題,在幫扶單位佛山市南海區委組織部的幫助下,打造秀珍菇種植產業。“把秀珍菇種植作為村主導產業,是我們根據村裡的實際情況和氣候、土壤條件,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後決定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決定是對的。”梁文濤說。

梁文濤告訴記者,秀珍菇種植項目於去年3月份啟動,建設了一個約1800平方米的秀珍菇大棚種植基地,採取“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成立沙豪崗村種養專業合作社,投資100多萬元,吸納73戶有勞動力貧困戶312人種植秀珍菇,預計每戶年收入增加2400-8000元不等。“去年10月,基地的秀珍菇開始出菇上市,至去年12月底總收益為196830.5元,人均收益分紅600元,大家都非常高興。目前秀珍菇項目開展良好,基本每個月貧困戶都能獲得分紅。”談到項目的成果,梁文濤臉上堆滿笑容。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51歲的阮梅芳是沙豪崗村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社員,也是秀珍菇基地的工作人員,平時負責菇場管理工作,除了參加合作社每月所得收益外,阮梅芳每個月還能領到2500元工資。與阮梅芳一樣,全村73戶貧困戶都加入了合作社,一些貧困戶也被推薦到基地務工,收入得到了提高。

除了發展秀珍菇種植,沙豪崗村還對原有的傳統特色蠟燭製造產業進行優化升級,並投資57.42萬元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目前項目首期已投產。此外,沙豪崗黨總支還鼓勵各自然村發揮好自身優勢,通過土地流轉、楊桃種植等帶動村級經濟發展。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整治環境:村子變美 生活舒心

六月的沙豪崗村,屋前巷尾綠樹成蔭,碧綠的池塘宛如翡翠鑲嵌在村中,整個村子美如畫。

為打造美麗的環境,沙豪崗村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黨員帶頭引領、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建設等措施,讓沙豪崗再現青山綠水。梁文濤介紹,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中,村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帶動群眾積極參與整治,拆除舊房屋作新農村建設用地,還義務投工投勞。“我是自願無償拆除自家廢棄豬舍、老屋,為新農村建設讓地的。現在看到村道和房前屋後都乾淨整潔,風氣也好了,生活越來越舒心了,當初的決定真是十分正確。”村民梁啟新樂呵呵地說。據統計,在整治過程中,該村共排查整治垃圾山6處,拆除廢舊老屋、亂搭亂建100多處,清除雜草、垃圾淤泥堆積村道2000多米,村容煥然一新。同時,村黨總支多方動員多方籌資,重點建設下村的“一崗一塘一長廊”項目,鄉村生態環境越來越美。沙豪崗村還通過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建立村規民約,形成長效機制,明確屋前屋後、公共用地整治責任,由村民自治自管自理,村子的長久乾淨整潔有了制度保障。

在沙豪崗村,鄉村文化十分活躍。走在村裡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文化樓、文化書屋、黨建文化公園等分佈村子各處,主題晚會、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紅色文化主題黨日、戲曲文化宣傳等文化活動經常開展,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謂十分豐富。

梁文濤告訴記者,目前沙豪崗村已建成文化樓3棟,另有兩棟在建中;建成文化廣場5個、文化書屋5間、黨建文化公園1個、休閒娛樂健身公園1個,文化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近年來,村裡充分利用這些設施開展讀書、娛樂、健身、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陶冶村民性情,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的沙豪崗村黨組織堅強有力,村產業蓬勃發展,文化活動活躍,優美鄉村環境與文明鄉風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已找不到一絲貧困村的影子。

「打造雲浮鄉村振興示範村系列報道④」羅定市素龍街沙豪崗村:黨建引領鄉村美麗蛻變

記者手記:

省定貧困村和美麗鄉村,聽起來好像是兩個極端,而沙豪崗村卻實現了華麗蛻變,其經驗做法值得借鑑學習。在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基層黨組織既是“指揮部”更是“衝鋒隊”,既要將黨和國家關於鄉村振興的政策傳達給村民,又要成為具體的行動者和實踐者,發揮先鋒模範和戰鬥堡壘作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沙豪崗村緊緊抓住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以實施“頭雁工程”建立了戰鬥力強、執行力強的村領導班子,通過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實施環境整治和文化建設等,實現了村子的華麗變身。實踐證明,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領導。我們相信,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實現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


雲浮融媒中心

編審:劉炳華

記者:梁湛華

通訊員:張偉華 林海波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