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一節價值4千萬元的餐飲創業課!

始創於2002年的拉亞漢堡是森邦集團的第一塊基石,在臺灣開啟美式早午餐新潮流,在臺開足600家連鎖,深耕臺灣。旗下還有費尼Fanier餐廳、費尼主廚漢堡、瓦薩披薩、堤諾披薩等多個品牌60多家門店,餐飲版圖佈局全球。

森邦集團董事長徐和森先生的創業經歷堪稱傳奇,從欠下4千萬外債到坐擁餐飲帝國,其間他經歷了怎麼樣的心路歷程,是什麼支撐著他挺過創業的艱難,年逾花甲的他在臺北自家餐廳裡,為觀見餐飲圈臺灣遊學考察團的33位餐飲人講述了他的如何做到多品牌高效管理、加盟連鎖版圖全速擴張的傳奇創業故事!

一節價值4千萬元的餐飲創業課!

身家千億到負債千萬 白手起家的他沒有哭

從小,徐和森就是家裡幹活的一把好手,走路快,幹活快、入睡快,每天睡很少就能一整天精力充沛。高中畢業後,他選擇走進社會這所“大學”,先後到鞋廠、貿易公司工作。

28歲那年,他籌錢做起了髮飾批發生意,憑著從母親那裡繼承來的勤快和熱情,加上在工作中積累下來的銷售技巧,創業短短三個月後,他的月銷售額就做到了500萬元。年少成名的他,在臺灣商界嶄露頭角,事業如魚得水,嚐到了創業的甜頭。

“感覺錢就像身邊的空氣一樣,從不匱乏”。有了錢,徐和森將頭腦中的想法一個個變成現實,房地產、餐飲酒樓、礦泉水廠……事業巔峰時期,他曾同時是14家公司的老闆。

多元化投資分散了徐和森的精力,但並沒有分散投資的風險,他整天忙得連軸轉,無暇靜心思考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眼看著營運資金週轉不靈,旗下公司一家家倒閉,投資木材生意是他最後的掙扎,卻無力迴天。徐和森多年的心血打了水漂不說,還欠下了4000萬債務,而此時他已年屆不惑。

從老闆變成打工仔 早餐店裡的他決定單飛

4000萬債務並沒有壓垮徐和森,他放低身段,完成了從大老闆到打工仔的身份切換,在朋友開在臺中的一個老字號連鎖早餐店打起了工。這一次他摒棄了浮躁,在一餐一飯中踏踏實實地開始重新學習企業的經營管理。

接地氣的生活帶來接地氣的思考,回憶起創業人生的大起大落,他說道:“無論做什麼,一定要專注。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能夠左右手同時互搏的人又有幾個呢?不專注的結果一定會失敗,這是我用4000萬買回來的教訓”。

專注是一個餐飲人必經的修為。整整六七年時間,徐和森專注於早餐連鎖產業,從供應鏈到店堂裝修、點單外賣,他付出自己的腦力與勤勉,也在工作中汲取著餐飲行業的經驗。在幫朋友的早餐品牌開拓出一片新天地後,他決定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餐飲品牌。

瞅準美式早餐

第一家拉亞開在麥當勞對面

2002年,第一家拉亞漢堡店開在了臺灣楊梅交流道旁,主打早餐。那個時候,年均兩千億元的臺灣早餐戰場上,拉亞漢堡面對的除了肯德基、麥當勞等跨國品牌以外還有傳承多年、加盟店破千的老字號、背靠財團的快餐廳和臺灣人吃早餐習慣去的便利商店。

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徐和森仔細分析市場瞄準了美式早餐這一領域,製造產品差異化與市場區隔化目標,徐和森清楚的知道,只有專注做好這件事,拉亞早餐就一定能開創藍海市場。

一節價值4千萬元的餐飲創業課!

重新創業,徐和森清楚的知道要做出與眾不同,就要做出創新。所以拉亞從開始就在口感和菜單上做了文章。漢堡選用貝果來做漢堡坯,加大肉餅的量,成本幾乎是臺式漢堡的兩倍,量大而不失美味;同時他還在菜單上下了功夫,菜品名稱、菜品圖片和清晰明瞭的配料,這樣的菜單設置可以讓顧客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輕鬆的選擇菜品。

徐和森深知現代人喜新厭舊的口味更迭,每年他都將2%的營收投入到研發上,是同業的兩倍還不止,換來的是頻繁迭代的新品,這使得拉亞和老字號早餐店萬年如一的老三樣做出了區隔,牢牢抓住了臺灣人的胃,進而撬開了他們的口袋。

開店600家 店店賺錢引發臺灣餐飲“地震”

大膽和創新,不忘迴歸口感和滿足感,這一次,徐和森成功了。6年後,拉亞漢堡憑著連續開店350家、年營收達6億、連續5年平均近九成的年營收成長率和單店加盟淨利潤33%震驚了臺灣餐飲界。

到2012年,臺灣三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拉亞漢堡的門店數量達到了602家,成為寶島民眾的“營養早餐管家”。

在餐飲界打完這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徐和森謹記4000萬買來的教訓,專注於一件事,那就是“做好吃的”,始終口味為王。拉亞漢堡如此,後來打造的瓦薩比薩、Fanier西餐廳、TINO’S PIZZA等6個西式餐飲品牌都是如此,徐和森就任森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經營起了以漢堡為核心的美食集團。

擴張先學定位 北上大陸百城萬店是目標

二次成功的他已經不滿足於臺灣的市場,2011年他把視野看向了廣闊的大陸市場。第一站,他選在了上海。如果你認為他是將在臺灣的成功經驗複製過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餐飲品牌是根植於當地市場的,在臺灣主打早餐市場的拉亞搬到吃慣了傳統早餐的上海,如何讓上海人接受他是最關重要的問題。徐和森在大量市場調研之後決定改變品牌調性,在上海把拉亞漢堡做成中高端美式餐廳。

精緻的環境,地道的口味,原汁原味的美式風情很時尚,頗得90後們的歡心,食物也做了改良和創新。傳統漢堡裡的牛肉餅一般是90克,拉亞的是180克,量和質的升級帶來了口感的升級,售價幾乎是麥當勞肯德基的三倍,卻依然受歡迎。

如今的徐和森,雖然仍保持著走路快、幹活快、入睡快的習慣,也仍然雷厲風行,儒雅的外表下藏著一個霸道總裁,但是,第二次創業始終是穩紮穩打,在大陸達成百城萬店固然是他的目標,開一個“即使開在前男友家樓下也一定要去吃”的好吃的品牌也是他一貫的目標。

一節價值4千萬元的餐飲創業課!

在上海站穩腳跟後,徐和森又北上天津開店,佈局山東和武漢市場,他豪言森邦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將會陸續挺進大陸,讓更多的人知道好吃的漢堡不只麥當勞才有。

聽完徐和森董事長的分享,觀見餐飲圈臺灣遊學考察團掌聲雷動。在分享之後的討論中,大家總結道:每個餐飲人都有自身的個性,每個品牌都有著創始人的基因,想真正瞭解一個餐飲人,就去看他的餐廳,他的閱歷,他的價值觀,他的未來都寫在餐廳裡,反之,想要了解一個品牌,就一定要近距離接觸創始人,品牌能走多遠,是否值得加盟,也都寫在創始人的眼神和個性裡。而做餐飲,其實就是創始人和品牌一起成長的一場修行。網紅餐飲熱的時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迷茫的時候,看看徐和森4000萬買回來的教訓,提醒自己,專注,專注,再專注,希望就在不遠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