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作者|張先森

周星馳是香港電影的標誌,也是一個時代的共同回憶。

美國《時代週刊》曾這樣評價:如果香港還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

這個範疇明顯小了,應該說:周星馳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可就是這樣一位王者,他的人生卻有著和這個頭銜不對等的心酸、無奈和爭議。

01

我的寂寞,

誰能明白我?

你在電影裡看到的,或許是一個假的周星馳。

幾年前,某豪門炮轟周星馳事件,在娛樂圈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其實瞭解周星馳的人,都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

周星馳選擇了沉默,什麼也沒反駁,默默拍自己的電影。

他說:別人只會在乎你做了多少,從不會在乎你說了多少。所以,我寧願做,也不願說。

這是周星馳的短板,別看他在電影裡巧舌如簧懟人無數,現實生活中的周星馳很封閉,心裡有一道本能的防護壁壘,當受到攻擊時學不會回擊。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有記者採訪他,拋出了30個問題,周星馳10分鐘就回答完了。

記者說:我不怪他,他表達不好,內心是有溫度的,只是他說不出來。

是的,他表達不出來,跟劉德華上節目,劉談笑風生,他尷尬地站著,把鴨舌帽壓得低低的,像個害羞的孩子。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在戲裡賣乖耍賤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戲外的周星馳上不了大場面,他害怕面對採訪,面對記者的鏡頭他甚至還會緊張,表情僵硬。

有次他受邀到北大演講,上千人在廣場等他找不到他,原來他由於緊張,躲到了學校的食堂裡。

周星馳一邊孤獨,一邊恐懼社交。

他的朋友宋子文覺得,即使要跟別人開玩笑,周星馳也會很謹慎,會先試探。

這也反映了周星馳骨子裡沒有安全感,羞澀是他掩蓋緊張的保護色。他的謹慎、較勁和不安,是他多年來“心裡陰影”的折射。

02

只有越來越強大,

才能越來越童話。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 這種他特有的“孤獨症”,其實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孤獨患者

陳奕迅 - ?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1962年,周星馳出生於香港的貧民區。

回溯到周星馳的年少時光,父母在他7歲時離異,單親家庭長大的星仔從小過著艱辛的生活,個子矮小的他在學校常遭欺負。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說:小時候覺得豉油撈飯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在電影《長江七號》中,周星馳設計的七仔,只有一個農民工父親。這其實是周星馳的情感投射,有他的願望和幻想在裡邊:周星馳渴望父愛,也渴望擁有玩具和漫畫的快樂童年。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星仔曾在電影院裡,看見爸爸摟著另一個女人;他從家裡偷了 50塊錢去買玩具,媽媽知道後很自責,星仔也為此很難過。

在他媽媽凌寶兒的印象裡,周星馳從小到大都很安靜,他總是一個人站在窗前靜靜地看著繁華的街景,就連她也不知道兒子在想些什麼。

周星馳的童年記憶包括幫外婆擺地攤賣指甲鉗,去酒樓推著滑輪車賣蝦餃,到五金廠打工,在尖沙咀騎自行車兜售報紙……他時常想,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最好長得高大健壯一點,這樣才不受人欺負。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事與願違,他後來在去面試藝人培訓班時,怕身高吃虧,還買了一雙價格不菲的內增高皮鞋,即便如此,面試官還是沒有看上他。

但即使在最困難的年月裡,生活在底層的周星馳都不曾丟棄夢想,這也是他日後成功的原因。

03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

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1982年,梁朝偉在好友周星馳的介紹下考入TVB。

一年後,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熱映,周星馳演劇中一個宋兵乙,有兩句臺詞;梁朝偉則演一個漁民甲,只有一句臺詞。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梁朝偉回憶,即使在無線臺跑龍套、混日子的時候,周星馳也要用偉大的理想激勵自己。

周星馳總是最早一個起床,洗漱時對著鏡子喊“加油”,幻想自己有天成為主角。

這些境遇後來被他投射到《喜劇之王》裡,尹天仇對著大海大喊:努力,奮鬥!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喜劇之王》其實就是周星馳的“自傳”。影片裡,跑龍套的尹天仇醉心表演卻始終不得志,但他依然不屈不撓地尋找機會。

這是周星馳龍套生涯的真實寫照,他天天跟別人談論表演方法和好萊塢影星,捧讀《演員的自我修養》,隨時做好準備,機會一來就立即發力。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與此同時,他的自尊也不得不接受踐踏。

《喜劇之王》裡,尹天仇對柳飄飄說: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套的話,可不可以不要加一個“死”字在前面?

這個橋段讓觀眾捧腹大笑,但對周星馳來說卻是滿滿的心酸。

很多時候,他在片場不得不為了多賺幾個盒飯錢而四處聽候差遣,學著很老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為了一個死屍角色,或者為了能有一句臺詞,厚著臉皮浪費一升口去水爭取。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夢想還是要有的,不然跟死鹹魚有什麼分別?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04

一直以為我自己演的是悲劇,

但是大家都說我演的是喜劇。

當你一心只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其實我可以的,我只欠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在1988年終於來了,周星馳在跑了六年龍套之後,得到了李修賢的提攜,在《霹靂先鋒》裡演一個浪蕩江湖小弟,他抓住了這次機會,在電影中展示了自己誇張的搞笑風格,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憑藉《霹靂先鋒》的出色表演,周星馳獲得了當年的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他坐在臺下聽到主持人說出自己的名字時,有些不敢相信,還小心翼翼地問身邊的人:確定是我嗎?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四年後,周星馳已經是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那年香港年度十大賣座影片中,周星馳獨佔七部,包攬前五,被影壇稱為“周星馳年”。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自立門戶之後,終於可以嘗試著拍屬於自己的電影。

但在開始,這種嘗試是失敗的,他的《唐伯虎點秋香》在內地上映時被很多人批判;他與劉鎮偉合作的《大話西遊》票房慘敗,直接導致了周星馳剛成立的電影公司破產倒閉。

多年後《大話西遊》才在內地流行,併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甚至成為《聖經》一樣的作品,被無數人膜拜和反覆解構,這才有了那句流行語: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時代週刊》評價周星馳說,他的喜劇電影能夠讓人們暫時擺脫憂慮和痛苦。

對此周星馳說:拍哭戲很容易,但要想得到一點點笑聲,反而要經歷很多痛苦才能達到,做喜劇真的很難。

周星馳不覺自己是在拍喜劇,反而是悲劇。他總是樂此不疲地將自己充滿悲情色彩的過往糅進電影裡,反反覆覆地講述底層小人物的故事。

比如《大內密探零零發》中毫無武功的零零發,《國產凌凌漆》中的殺豬佬凌凌漆,《功夫》裡的街頭小混混阿星……草根人物有心酸和無奈,也有自己的精彩。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我們總能在周星馳的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使姿態低到塵埃裡,也願意相信能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從前看周星馳的電影,我們哈哈大笑;多年後在來看,卻是笑中帶淚。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2002年,《少林足球》橫掃金像獎,而金融風暴卻橫掃香港,香港人心惶惶,張敏儀把金像獎頒獎給周星馳時說:

因為周星馳,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也能笑一笑。

05

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放到今天,周星馳如果沒有因演戲成名,他肯定混不好。

在這個交際社會,周星馳的人緣很差,他沒有派系,沒有籠絡一幫兄弟做大哥,香港電影人紛紛抱團北上,他卻一直單打獨鬥,久而久之,他被“隔離”了。

有一位會計在他的電影公司工作了五六年,但周星馳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他經常想著自己的事情,像個孩子一樣“自私”,而忽略了身邊的人。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塑造一個時代的潮流,他還捧紅了許多影視演員,人們對他的尊稱從“星仔”到“星哥”再到“星爺”。

然而到最後,那些曾被他捧紅的或受他恩惠的,卻又一個個與他交惡。

成名之後,別人把他當成圈錢的工具,他擺脫了,也結了怨。

他拍《少林足球》時,因為特效燒錢,他湊不夠資金,某豪門還放話說:誰也不許幫他。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的悲劇在於,他太認真,太執拗了。

“戲比天大”是他對電影的執著:《喜劇之王》當年拍了七十幾組文戲,連老搭檔吳孟達都無法理解。

拍《少林足球》時,劇組很多人都受傷了,他自己也因為練習踢球雙腿臃腫,兩天無法下床。

拍《功夫》的動作戲時,周星馳不斷NG,總覺得還不夠好,動作指導洪金寶不高興了,他一直視自己為香港武行大哥,覺得周星馳那樣做是“不尊敬前輩”。

後來洪金寶還是跟周星馳鬧翻了,拿了錢憤然離組。

在朋友眼中,工作中的周星馳是個苛刻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傢伙,他過分講原則,卻不在私下裡講人情。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這讓他在電影裡贏了,可在人情世故上輸了。大家都覺得:周星馳太不夠意思了,沒有人情味。

只有少部分人瞭解並理解他,劉鎮偉就曾說:他常被人誤會耍大牌,其實他是個害羞的人,拍《大話西遊》時,他拿著掃把跟民工一起掃地;他想跟我談戲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就偷偷在我房間門下塞紙條。

黃秋生也說:你看過別人說周星馳的壞話,可你見過他說別人的壞話嗎?

1994年,周星馳自我剖析: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

現在看來,這句話竟一語成讖。香港媒體都知道,周星馳沒有什麼可跟蹤的,他的生活很無聊,極少參加活動,把自己關起來就是個把月,他的幽默,只在他非常熟悉的人面前才能發揮。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2004年周星馳生日,沒有一個人為捧場慶生,於是他瘋狂喝酒,把自己喝得爛醉。

周星馳是個天才,是影迷心中的偶像,但他也是別人眼中的孤僻者。

或許天才都是孤獨的吧。

06

為什麼堅持?

想一想當初。

周星馳的“怪”還在於,他太任性,太孩子氣了。

父愛的缺失成了周星馳到浙江寧波拍《長江7號》的動因。

因為他父親祖籍寧波,他仍記得7歲前跟父親在一起的時光,

他是到寧波尋根的,來到寧波後給父親打電話:爸,我現在在你當年住過的地方。

《長江7號》裡,父子倆在房間裡把打蟑螂當成玩遊戲,這是便是周星馳兒時跟父親在一起的真實經歷。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用冷漠的外表對抗世界,但還是在不經意間暴露了他的童真本性。

記者都說周星馳難採訪,因為他話少,但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你跟他聊漫畫時,他會樂呵呵地講個不停。

也許那個星仔真沒有長大,他心裡一直住著一個小孩,喜歡練功夫、看漫畫和吃棒棒糖。

拍片場,他常常一邊口含棒棒糖一邊站在鏡頭前指揮。還記得《功夫》裡的那根棒棒糖嗎?孩子氣暴露無遺。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功夫》其實是周星馳的一個執念,他把自己扮成李小龍的模樣,模仿李小龍的武打動作,向偶像致敬。

當年還在跑龍套時,他就把李小龍的畫像貼在床頭以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個演員。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他愛李小龍愛了很多年,還把長相酷似李小龍的陳國坤提攜出來。陳國坤說:星爺在片場不高興,我裝成李小龍的樣子,他就變得開心了。

正因為這份執念,周星馳才會對《功夫》極其嚴苛。瞭解了這些,你才會明白為什麼他招來那麼多爭議。

拍完《功夫》之後,周星馳頭髮花白了,別人都尊敬地叫他“星爺”,但在很多人心裡,他永遠是那個充滿童心的星仔。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50多歲的星仔童心未泯,所以又拍了童話故事《美人魚》,他說:童話是我的最愛。

最近,周星馳還宣佈跟東方夢工廠合作,拍《齊天大聖》動畫片。

他嘴上不承認自己是個念舊的人,心裡卻始終放不下過去。

有一次,有位女記者採訪完周星馳,請他在照片背後寫句話留念。

周星馳遲疑了一會兒,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後寫下: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

07

我很孤獨,用英語怎麼說?

I love you.

那年周星馳和劉鎮偉吃飯,他問:為何我那麼容易愛上一個女孩子?

劉鎮偉當時的回答是:你那不是愛,是花心。

多年後劉鎮偉覺得,星仔只是太孤單了。

柴靜在採訪中問周星馳:您為什麼一直未成家呢?

周星馳笑了笑:我如今這個樣子,你看還有機會嗎?我都這個年齡了,我就是運氣不好。

撒貝寧也曾逼問周星馳:你何時結婚?

星爺傷感地回答:我如今這個年歲應該沒機會了吧。

一句“沒機會了吧”讓人心疼不已。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羅慧娟,朱茵,莫文蔚,於文鳳……這些年,星爺把機會都錯過了,以至於到今天仍是孤家寡人。

1990年,28歲的周星馳戀愛了,跟羅慧娟。但那年他還拍了11部戲,忙碌加上他的性格,把對方忽略了。後來他對柴靜說: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忙了。

那句臺詞似乎一語成讖: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

但羅慧娟是懂他的:他是一個很痛苦的人,永遠會為了工作拼命。同他相處一定要有耐性,因為你同他講話他好像聽不到,其實是在想東西。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最有話題性的是那段跟朱茵的戀情,一度讓多少粉絲羨慕祝福啊,可最終紫霞仙子和至尊寶還是沒能在一起的,無論戲裡戲外,終究是個遺憾。

星爺是重感情的,就像《喜劇之王》裡的那句“我養你啊”,曾看哭了多少人。可或許也因為他太重感情,加上太講原則,讓他在感情裡成了失敗者。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很多年後星爺還是放不下朱茵,在《西遊·降魔篇》裡,

當年的“我希望是一萬年”變成了“一萬年太久,愛我,就現在”。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相比於朱茵,星爺跟莫文蔚的感情就像迷霧,讓人看不透。

《算死草》裡星爺問:“我很孤獨”用英文怎麼說?

莫文蔚潸然淚下:I love you。

星爺問了句“真的嗎?”然後抱著莫文蔚大喊“I love you”。

這個情節當時讓人忍俊不禁,如今再看,竟然讓人慾哭無淚。

多年後,莫文蔚為星爺的《美人魚》唱主題歌,歌名讓人唏噓不已:《世間始終你好》。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天才總是孤獨的,就像《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既然選擇做大聖,就得忘了紫霞;既然選擇了喜劇之王,就註定會失去很多。

周星馳的孤獨,從1962年就開始了。曾讓全世界笑過,卻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最近恰逢周星馳生日,滿頭銀髮的他,臉上仍保存在當初的那份純真和堅持。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他老了,而我們也不再年輕,細細想來,歲月沒有饒過誰,但還好我們的記憶裡永遠有周星馳。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過完生日,你就56歲了,這麼多年,見你真傷心過,卻沒見你真開心過,餘下的日子,願你平安喜樂。”

要笑啊,阿星!

周星馳的孤獨症,從1962年就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