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關注」“百萬醫療險”成網紅產品,到底靠不靠譜?

「關注」“百萬醫療險”成網紅產品,到底靠不靠譜?

「关注」“百万医疗险”成网红产品,到底靠不靠谱?
「关注」“百万医疗险”成网红产品,到底靠不靠谱?

近日,天津保監局加大對“百萬醫療”類短期醫療險的監管力度,一時間,此前銷售火爆的“網紅”保險產品“百萬醫療險”再次搶鏡。什麼是“百萬醫療險”?它為何能迅速成為“網紅”?消費者投保要防範哪些風險?

所謂“百萬醫療險”,是一種年度報銷金額上限達100萬元甚至更高的短期醫療保險產品。不僅保額高,還不限社保用藥,自費藥、進口藥、靶向藥以及床位費、住院費、特殊門診費等,都在保障範圍內,每年保費低至幾百元。據悉,2016年8月份,眾安在線首推“百萬醫療險”尊享e生,隨後多家健康險公司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新華人壽等相繼推出類似產品,且受到市場熱捧。

高賠付吸引眾多消費者

據瞭解,目前“百萬醫療”類短期醫療險產品保額有100萬元、300萬元、600萬元不等,最高保額是國華人壽推出的“小米千萬醫療”產品,保額高達1000萬元。這些產品普遍大同小異,均提供一般疾病和意外醫療保險金,還為100種重大疾病醫療支付保險金,不限治療時間,突破醫保限制的住院費、手術費、藥品費、特殊門診、住院前7天和後30天門診,都在保障範圍內,保障期限1年且可續保。

舉個例子,上海某企業職員陳先生,在2017年11月份花費262元購買了保額400萬元的短期醫療險,當年12月份,陳先生被確診肺癌早期。因為有投保,保險公司通過就醫綠色通道幫助陳先生在5日內預約到某三甲醫院腫瘤專家,10天后入院安排手術。隨後,陳先生向保險公司提交了相關證明資料申請墊付,險企審核通過後,1個工作日內上門墊付醫藥費,整個治療過程,保險公司共墊付6次,累計35萬元。

一方面由於消費者投保非常便捷,在支付寶、微信和其他互聯網平臺可直接選擇產品,在線完成投保;另一方面無需體檢,投保人只需如實填寫健康告知即可,因此“百萬醫療”類短期醫療險產品愈加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記者在隨機採訪中發現,不少人表示已購買過此類保險。

無法續保是重要風險

低保費、高保額,一年期的“百萬醫療險”真的可以一直續保嗎?據瞭解,這類產品一般標註可連續續保,或是有年限的保證續保。按照原中國保監會2006年頒佈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規定,“保證續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屆滿後,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承保的合同約定”。也就是說,保證續保必須滿足條款和費率不變。連續續保則是條款上可將已經發生理賠過的病症列為既往症,使其在新保單年度成為除外責任,同時費率也較上年會有動態調整。

在查閱了正在銷售的相關產品後,記者發現,目前並沒有一款短期醫療險標註能夠一直保證續保,某險企針對上線的“百萬醫療險”承諾6年保證續保已是目前市面上最長時間。

有業內人士直言,隨著投保人的年齡增加,其風險概率也在上升,那麼險企可以通過大幅漲價,規避高風險人群來購買,甚至可下架相關產品,這就使得消費者或將面臨無法續保的風險。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短期醫療險對於一般醫療保險金部分設置了不低的免賠額,普遍在1萬元左右。所謂免賠額,是指在本合同保險期間內,應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保險合同不予賠付的部分。可以理解為,如果投保了一份保額為100萬元的醫療險,保險條款約定有1萬元的免賠額,如果被保險人發生意外,住院治療花費不到1萬元,保險公司是不予賠付的。

“儘管險企通過提高賠償限額提升了產品吸引力,但由於多數‘百萬醫療險’規定必須進入公立醫院就醫,且賠償是發生在一年內的醫療費用。因此,實際發生百萬、千萬醫療費用的概率並不高,從這個角度看,超高保額實質上只是一個噱頭。”有保險專家表示。

不過,有專家認為,“百萬醫療險”的目標客戶群體是收入穩定,有房貸、車貸等家庭負擔的人群,他們急需這樣高性價比的產品去覆蓋醫療風險。更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醫療技術快速發展,新型醫療技術的發展正在影響醫療費用的大幅上升,一些癌症治療需要的靶向藥費用相當高,再加上手術費、住院費和其他費用,一年的治療費用很可能會超過100萬元。

消費者投保需慎重

從目前情況看,“百萬醫療險”能否經得住市場的考驗,還有待觀察。

對“百萬醫療險”的監管正逐漸加碼。近日,天津保監局對保險公司銷售“百萬醫療”類短期醫療險提出3點監管要求。第一,在銷售環節,闡明產品屬性。必須向投保人明示產品本質是短期醫療險,保險期為1年,釐清“連續投保”和“保證續保”的區別,提示不可抗辯條款適用規則;必須明示產品存在停售或升級換代等“類停售”風險,可能導致全部或發生過賠付的投保人不能連續投保。第二,在核賠環節,明確核賠細則。通過內涵描述及外延列舉等方式,對理賠依據的“近因原則”給予全面具體界定,增加制式規則,減少人工核議,最大限度減少理賠灰色地帶。第三,在理賠環節,提高專業能力。做好落地服務,配足專業人員,提高查勘全面性和精準度,做到應調盡調、應賠盡賠、杜絕濫賠,既要維護被保險人合法權利,又要避免騙保騙賠。

在天津保監局發出監管意見後,5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也發佈《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對“百萬醫療保險”提出具體監管意見,明確禁止保險公司在設計這類保險時,為追求營銷噱頭,在嚴重缺乏經驗數據、定價基礎的情況下,盲目設定高額給付限額,並在短期健康保險中引入“終身給付限額”“連續投保”等長期保險概念,誇大產品功能,擾亂市場秩序。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百萬醫療”類短期醫療險時,需要擦亮眼睛。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投保“百萬醫療險”時,首先要選擇正規網站,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和投保須知等;同時要評估自身保險需求,不要只看重保額高低,還需認真瞭解擬購買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和期限、免賠額度、除外責任、續保須知等重要內容,以免發生理賠糾紛。

轉發周知!

你會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