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宮嫦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開幕儀式現場

6月2日,由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鳳凰網江蘇頻道、新華網江蘇頻道、藝事薈共同主辦,金鷹國際集團協辦,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中國郵政集團南京市分公司、玄武區青年聯合會、樂扶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金鷹慈濟基金、古岸藝術中心、及物藝術空間、南京鯨海動漫設計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17年度江蘇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巡展在江蘇省美術館啟幕。這場醞釀準備了三年之久的美術治療成果巡展,在2018年“六一”兒童節第二天登陸省美術館的展廳。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南京電視臺主持人歐林沖主持開幕儀式

參展近200件作品中,除了愛心藝術家與專業藝術治療領域老師的十餘幅作品外,絕大部分是自閉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獨立完成的作品,策展人將所有作品打亂分散在展廳裡,不加任何標籤,就是想告訴大家,這裡只有一種身份,那就是生活充滿熱忱、熱愛藝術的孩子!這些極具創意與愛心的藝術作品,講述孩子們的家庭故事、成長曆程、藝術探索之路,以及他們對世界、對自我、對心靈的認知。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開幕儀式現場

“心靈的交換”的命名,是一群長期從事藝術治療工作的年輕人起的,這五個字,既是他們用藝術與自閉症孩子溝通的“密碼”,也是他們用心血澆灌的融合教育這棵大樹上結下的果實。推廣融合教育,提倡藝術治療,是美育具體化、專業化工作。藝術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從小樹立公益心,關乎全社會少年兒童的道德教育與藝術培養,這確乎是一樁關乎民族未來的大事。“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由一群熱心公益的年輕人發起,歷經三年,鍥而不捨,功不唐捐,社會影響越來越大,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今,正在成一個以南京為圓心、向江蘇周邊輻射影響力的公益品牌。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主辦方代表 鳳凰網江蘇頻道總編輯關衛東致辭

本次展覽的主辦方代表,鳳凰網江蘇頻道總編輯關衛東在發言中說道:“鳳凰是全球門戶新聞網站,一直秉承“有風骨、敢擔當、真性情、有溫度”的媒體屬性,也一直關注著這類公益活動,我們希望能結合鳳凰的平臺,傳播正能量,讓更多的人瞭解自閉症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得到最適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藝術與社會息息相關,往往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不僅僅要在自己的學術領域有所建樹,還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高雲、陳國歡、張廣才、許麗晴、毛曉劍、翟優、安玉民、王平、樊蕾、孫元亮、王立慶、劉春、平莉、李敏等十餘位愛心藝術家紛紛為本次公益巡展捐贈作品,併為孩子們寫下寄語,其意義不僅僅是這些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與愛心體現,同時也是他們希望對藝術功能性與實用性的另一種嘗試與探索。”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藝術治療”項目發起人 巡展策展人高木發言

“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項目發起人,本次巡展策展人高木在開幕式上說:“自2016年初倡‘藝術治療’項目以來,在團市委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這個項目正在逐步向全社會推廣。這次巡展作品不僅有參與藝術治療的自閉症孩子,也有普通孩子的,他們都是真正的小藝術家。我們希望通過巡展,呼籲社會各界關愛自閉症兒童,傳播‘藝術治療’的先進理念。隨後,我們專業團隊還會在‘藝術治療’領域展開更深入的整理與研究,希望能在西方先進學科理念的基礎上,做好本土化的應用實踐,讓有需要的孩子,通過藝術心理學的有效干預,能夠有溝通渠道,有情緒釋放,進而獲得身心整合,使其在將來能更好的融入學校及社會。”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金鷹國際集團行政總監 慈濟基金負責人苗菁致辭自金鷹92年在南京誕生之初,就意識到企業與社會建立互助互信共贏關係的重要。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王恆及夫人較早前就捐贈發起了金鷹國際慈濟基金。本次巡展的協辦方代表,金鷹國際集團慈濟基金會負責人苗菁在開幕式上說到:“愛在金鷹、授人以漁。愛心公益事業不在於捐了多少錢,而是切實的進行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能夠自食其力,被社會所接受,被社會所認可,甚至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金鷹將長期、持續地為公益事業進一份綿薄之力,希望我國的藝術治療領域有更加長足的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們去探索,去激發,用科學的、藝術的視角幫助所有星星的孩子,找到未來的希望!”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金鷹國際集團行政總監 慈濟基金負責人苗菁向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捐贈十萬元善款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唐衛民向金鷹頒發捐贈證書

金鷹國際集團下設慈濟基金會負責人苗菁在開幕式現場向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捐贈十萬元善款,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唐衛民接受捐贈並頒發捐贈證書,善款將定向用於自閉症孩子的免費藝術治療課程。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全國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廣才代表愛心藝術家致辭

本次巡展的愛心藝術家代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原院長張廣才老師頗有感觸的說道:“我從事了幾十年的美育工作,深有體會,通過學習繪畫,不僅能夠使孩子養成細緻專注、沉著耐心的品質,還能增強觀察力、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家長和老師應該耐心留意並鼓勵孩子隨性地、盡情地塗鴉,無論畫得如何,都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以便孩子能夠充分施展才能、釋放情緒。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通過繪畫這個與世界、與自然交流的窗口,產生自信和快樂,獲得自我價值體現與社會的認可。許多研究已經表明,繪畫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心靈治療功效,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效果尤為明顯,對於個別的孩子來說,我們甚至還可能發現他的繪畫天賦,加強引導與干涉,從而改變他的人生軌跡。可以預見,藝術治療將勢必成為今後專業領域的研究課題與方向。”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開幕式現場嘉賓與愛心藝術家現場合影

正如蔡元培所言:“涵養德性,則莫如提倡美育。”縱觀“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項目活動,表面上看是用藝術打開自閉症孩子心鎖,目的在於美術治療,但其本質正是在孩子中廣泛開展美育實踐,無論對自閉症孩子,還是普通孩子,都是在引導孩子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過程中,達到“以美育人、化美育德”的目的。從成果看,藝術治療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必將帶給人們啟發與思考。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覽開幕式現場

參加開幕式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國從1982年出現自閉症病例報道,2015年4月《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在京發佈,報告了自閉症在中國經歷了由罕見病到流行病的轉變,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國家相似,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達200餘萬,而這一數字正在逐年的快速增長。截止目前,自閉症仍是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教育實踐表明,自閉症兒童若進行良好的康復教育,是可以改善他們的症狀。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觀展

吳蓉老師是南京市心理學科帶頭人,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成員,也是此次公益巡展的顧問之一。她說:“美術治療是藝術治療的一種。藝術治療也稱為藝術心理治療,是以藝術活動為中介的一種非語言性心理治療,通過藝術讓患者產生自由聯想來穩定和調節情感,消除負性情緒,治癒精神疾病等,藝術治療也是我們在心理干預中除了沙盤遊戲外常用的方法之一。美術治療特別適合低齡孩子、缺乏溝通能力的孩子。在治療過程中,藝術治療師的輔助引導非常重要。我作為心理學科老師,號召更多心理學專業人員重視美術治療實踐,我本人非常願意成為‘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項目的志願者。”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現場

本次公益巡展的顧問,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美術學院青年教師李敏說:“我們特教學院在繪畫治療上有很多年的課題研究和教學積累。2012年我去北京,跟隨中央美院孟沛欣教授學習,對監獄服刑人員做繪畫治療案例分析。2013年回南京後就開始繪畫治療課題研究。在對400名聽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繪畫治療對其中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聽障大學生開展為期10周共計20次的心理干預。結果發現,繪畫治療可以顯著消解聽障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不適,加深其對自我的瞭解和認識,增進其自我接納程度,促進其人格成長。在之後的就業追蹤中發現,學生在就業渠道、人際交往、專業拓展方面都有較之前未開展繪畫治療課程的有明顯提升。我們學校也有自閉症學生,是計算機專業的,也在接受繪畫治療課程。繪畫治療是以繪畫為媒介的一種獨特的心理治療干預手段。它可以透過繪畫的創作過程,發現隱藏在來訪者潛意識裡的情感與衝突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繪畫治療是通過視覺符號或意象的交流形式來緩解負面情緒,激發內心的力量,以此達到整合身心的治療目的。三年前,“藝術治療”公益項目發起人高木先生邀請我們擔當自閉症兒童繪畫治療指導老師,參與南京康復機構課程研發和指導。這兩年,我們做了很多的自閉症兒童繪畫治療工作。”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現場

公益項目發起人高木先生說:“藝術治療”在歐美是一門成熟的應用學科,有相應的專業學術機構和團體,也有很多研究案例和實踐經驗。特別是在對自閉症孩子心理疏導上有著良好的干預治療效果。但國內目前這塊領域只是停留在極少部分專業學者的理論研究層面,如何能讓更多人關注到藝術的治療效果,去學習、研究並加以應用傳播,這正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們期望藉此巡展,燃“星星”之火,集各界愛心之力,終得燎原!”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現場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6月5日。江蘇省美術館是巡展的第一站,隨後展覽還將移步揚州、無錫市美術館,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古岸藝術中心,及物藝術空間及金鷹各門店巡迴展出。希望通過公益巡展的方式,呼籲社會各界關注自閉症人群,傳播藝術治療認知,推廣融合教育理念。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現場

本次公益巡展由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鳳凰網江蘇頻道、新華網江蘇頻道、藝事薈共同主辦,金鷹國際集團協辦,星寶貝藝術治療關愛基金、中國郵政集團南京市分公司、玄武區青年聯合會、樂扶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金鷹慈濟基金、古岸藝術中心、及物藝術空間、南京鯨海動漫設計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美術治療?來江蘇省美術館看“心靈的交換”美術治療成果作品展

展廳現場

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唐衛民,江蘇藝術基金主任濮琦,鳳凰網江蘇頻道總編關衛東,新華網江蘇頻道副總編田雪亭,金鷹國際集團行政總監、慈濟基金負責人苗菁,聯合國中國書會會長翟瑩,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翟優,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社聯部負責人單千,共青團玄武區委書記、玄武區青聯主席郭騫,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教授李京龍,省兒基會副秘書長兼項目部部長馬晨霞以及支持本次公益畫展的愛心藝術家代表:全國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廣才,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全國公安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公安美協主席許麗晴,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副總編、《畫刊》雜誌社社長毛曉劍,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南京郵電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王平,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顧問孫元亮,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藝術治療心理學指導老師李敏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