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聽說自媒體很賺錢,辭職去做怎麼樣?

任何事情都有好與壞!

因此,不要因為看到了金字塔上方的存在,就下意識去忽略了下方的地基.要知道下方的地基才是最貼合實際的現實!

——題記

昨天在網上跟一個網友閒聊時,他問了一個問題,說:“聽說現在自媒體很賺錢,我若是辭職去專門從事這一行業,怎麼樣?”

我不解,問道:“你現在的工作不是很好嗎?怎麼會突然有這樣的想法,想轉行從事這一行業呢?”

他說:“據說現在玩這個挺賺錢也好賺錢,依自己的才能,怎麼樣也不會比現在差到那裡去吧!”

默然好久,自媒體好賺錢嗎?

這是一個當下很熱門的話題,彷彿挺容易,也好像不需要什麼門坎就能輕鬆進入,讓人賺到大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聽說自媒體很賺錢,辭職去做怎麼樣?

最近有一個理論很是熱門,叫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當然也人有稱之為“沉默的數據”或是“死人不會說話” 等說法。

若是按我國古代的叫法,應該說是:“以偏論全。”

這個理論駁斥的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指的是人們通常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上面的說法可能有點複雜,換一個比較簡單點的。

意思就是失敗的,其實沒有機會在你的面前說話。所以,關於他們的一切是不會被你記住,或是說被你觀看到。唯有那些達到一定程度(也可以理解是成功的)才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在入侵你的大腦的同時也影響到你的判斷。

當你不斷的被這些成功的信息反覆刺激之時,你又看不到相反(那些失敗)的人與事,長此以往自然而然會下意識的以為成功容易,失敗難。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你知道擁有失敗的例子,也會在潛意識裡減去淡化到最後忽略這些人與事的存在。

聽說自媒體很賺錢,辭職去做怎麼樣?

我覺得將這個理論(倖存者偏差),用到關於自媒體是否好賺錢的這件事情之上,其實挺合用的。

因為當達到讓你知道,也能讓你知道的自媒體號時,一般情況之下扣除身旁之人所運作,後被自己所熟知的情況之外,更多的以經達到成名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自媒體當然能賺到錢,也確實能賺到不少的錢。

不過這樣的一種概念(或是說事情)就跟我們站在海平面上,所觀看到海平面之上所顯示出來的冰川之時,所產生的感覺是一樣的。

要知道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大多會產生感官錯覺,會以為這個冰川可能就只有這麼大,就算是海平面下應該也會存在著一些冰層去支撐著這個冰川,但因為我們肉眼觀看不到,所以也就不怎麼會去在意了。

或許也可以這樣去說,若是沒有海平面下的冰層疊加積累,其實我們根本就無法觀看到海平面上的冰川。不過很可惜,我們所能看見與觀見的永遠都只存在海平面上的那些冰川,而不是海平臺下疊加積累起來的冰層。

聽說自媒體很賺錢,辭職去做怎麼樣?

其實不管是自媒體,還是曾經火熱一時的網絡寫手作家,或是直播平臺裡那些所謂主播之類等等,確實湧現出不少造富傳說。也確實有過那麼一些人因為這些行業,生活軌跡發生了奇蹟般的轉變。

但這樣的一種奇蹟(或是說轉變),大都是來自於很多因素的相互融合與交換之下,才誕生出來的,而卻從來都不是(更正一點,應該說是很少)某一方面的單一因素,就能產生出來的。

所以若是想抱著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穫的念頭,去選擇開始從事這一行業。那我想是否應該先冷靜冷靜。

查看下實際真實數據之後,開始從中衡量分析,再考慮下自身的實際情況,最後再決定是否專職從事這一行業的時候,是否會來得更為妥當一些呢?

聽說自媒體很賺錢,辭職去做怎麼樣?

末了想說,就算是我自己本人也從來都未曾將這一行業當成主職,這其中固然有一個因素,是我覺得若是將自身的愛好給轉成專職,會讓我自己失去了那一份愛好的喜悅心態。但同時卻也有很大的因素是因為我覺得似我這類的普通微小人物(可以理解成沒關係、沒渠道、沒人脈也沒多餘錢財去大力投入運作的人),想要從這一行業裡得到成功,達到脫穎而出,那所需要的運氣跟機遇成分得很大,才會擁有那麼一個微弱的可能!

但對於運氣跟機遇這樣的一種完全依靠命運的事物,我向來不敢完全認可。

因此自己當下所運用在自己自媒體號上的方法也不過就是複式疊加法則,求的也不過是讓自己多上那麼一點點機會、那麼一點點可能,但就真實而言,確也不敢因此就認定自己能成功,會成功。

真的只是圖個希望,圖能多少那麼一點機遇,罷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