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村裡老人講,“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什麼意思?

在我們北方地區的農村,莊稼一年兩季,夏收麥,秋收玉米!以此交替,循環不息,而農民一年的希望也都寄託在這兩季的糧食上!然而,今年對於我們村來說,卻不是豐收年,由於開春後的的降雪,在麥苗復甦的時候,遭遇了倒春寒,在加上灌溉不及時,很多農田的麥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欠收,就我家來看,一共不到兩畝地,今年畝產在800~900斤,而去年卻達到了1200斤。畝均減產300~400斤,可以說,辛辛苦苦忙了一季,2畝地的莊稼收入1900元,除去各種開銷,一季賺了不到1000元,這還不如某網紅一日的收入!

村裡老人講,“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什麼意思?

在農村,常聽老人講“六月立了秋,前後都不收”,影射如果在農曆的六月間立秋,那麼今年秋季的玉米或棉花高粱等作物必定欠收!這有科學道理嗎?其實老農這樣說是根據長期經驗總結而出的,大家都知道,玉米的生長週期較短,一般農曆五月種,八月收。玉米對陽光雨水的要求很高,而六月立秋說明今年的天氣冷的早,到玉米等作物成熟時,氣候條件差,自然影響到金秋的收成!而七月立秋則不然,勢必五穀豐登,大家不妨看下今年幾月立秋?是否今年也要欠收呢?

村裡老人講,“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什麼意思?

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的俗語與秋收有關,比如說“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在過去農村,麥子收割多為人工,有時要忙一個多月,麥子用鐮刀割完後,都拉到賣場脫粒,而麥子脫粒多用“輥子”,因而在那時,麥收時總會聽到農田裡猶如“打鼓”的聲音!這句俗語,是說如果夏至靠近端午時,田裡打鼓聲就停了,莊稼的收成不好!的確,今年的麥收可謂提前結束,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欠收。而對於秋收呢,希望今年的秋季能有個好收成吧!

村裡老人講,“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什麼意思?

其實,對於農村老農的這兩句俗語,很多人表示認同,但是,在我看來,卻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因為這俗語就決定了秋收的收成,畢竟事在人為!只有通過科學種植,合理施肥灌溉才能種出好莊稼!而那些只靠天,不重視管理,遇見災害只會怨天尤人,不懂得亡羊補牢是種不好莊稼的,在者農村很多的俗語受地理限制,因此不能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