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脫貧攻堅正酣時,春暉行動伴同行——松桃縣永和村春暉社籌備工作側記

脫貧攻堅正酣時,春暉行動伴同行——松桃縣永和村春暉社籌備工作側記

脫貧攻堅正酣時,春暉行動伴同行——松桃縣永和村春暉社籌備工作側記

籌備會現場

5月27日,松桃苗族自治縣九江街道永和村召開春暉社籌備委員會,江華錦江怡苑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田建均以及貴州大學楊毅成、貴州民族大學的肖先雲等幾十位與永和村有“親情、鄉情、友情”情感紐帶的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加入。

為積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貴州共青團投身脫貧攻堅推進大會精神,緊扣大扶貧、大生態戰略行動和“一區五地”建設,按照銅仁市“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的精神要求,村委駐村工作組積極踐行春暉理念,利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的大好時機,把散佈在五湖四海的永和遊子及關心永和發展的各界人士感召回村召開春暉社成立籌備會。

濃濃親情情相映,奮鬥青春春暉夢

楊貴發,早年因家境貧寒外出務工,後來事業有成卻忘不了遠在家鄉的親人仍然生活在不通電不通路的窮山溝裡,毅然迴歸故里為鄉親做實事。楊貴發的這點想法曾遭受身邊朋友的嘲笑“以你個人力量,能做點什麼?”1995年春節前夕回鄉,不同以往的是他的行李只有五捆電線——他決定讓永和村通電。做通村支兩委的思想並自發召集返鄉青年,挨家挨戶作動員工作,元宵節當天,就凝聚起民意動工通電工程。

脱贫攻坚正酣时,春晖行动伴同行——松桃县永和村春晖社筹备工作侧记

楊貴發(左一)與村民促膝交談

靠著這股韌勁,楊貴發從1995年至今23年的青春歲月都是奉獻在家鄉建設。如今精準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關鍵期,他更是積極聯絡在外打工創業的朋友回鄉籌建春暉社。

修路結緣幫扶行,產業發展文化情

2017年,得益於松桃縣交通局組組通道路扶貧工程,作為承建方,田建均第一次走進永和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緩慢是他對永和村的第一印象。在永和村生活的短短半年,他被永和村民風淳樸和綠水青山深深打動。“我要響應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的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脱贫攻坚正酣时,春晖行动伴同行——松桃县永和村春晖社筹备工作侧记

銅仁市人社局駐永和村第一書記陳龍與田建均(右)

2018年5月,他主動申請加入永和村春暉社籌備會,同時積極聯繫北研大自然教育研究院,帶領江華錦江怡苑小區業主委員會全體成員,著手挖掘永和村風景秀麗的“二十八道拐”和“神仙谷”養生、科普教育、社會實踐、鄉土文化及傳承。

十年寒窗下苦讀,今朝成才報鄉情

剛從貴州大學畢業的楊毅成當選永和村大學生村官。茶學專業畢業的他從2017年至2018年帶著駐村工作組用步行丈量了永和村1500多畝的荒山土地,撰寫了永和村油茶種植可行性方案併成功立項,如今,1200畝的油茶種植已經宛如一幅富美旖旎的畫卷在永和村的荒山土地上展開。

2018年,楊毅成被安排到石樑鄉工作。人雖然離開了家鄉,但感恩之心仍然留在永和。“小時候我們家很窮,得益於鄰里的守望相助我才有機會完成學業考上理想的大學,如今我離開家鄉,但回報家鄉是我終身遵奉,矢志踐行。”

飽含熱淚返鄉情,春暉號角召必回

5月27日,永和村簡陋狹小的會議室擠滿了從五湖四海歸來的春暉社員,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但殊途同歸,共同參與永和村春暉社籌備大會。

“我對這片土地和人產生了深深的感情,我和你們一樣對永和村的脫貧牽掛著。為了永和的發展,願獻出我微薄之力。”田建均話音剛落,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隨後,永和村還舉行了“春暉行動——我與家鄉共發展”座談會。大家紛紛表示,將踐行好“弘揚中華文明,反哺故土親人”春暉行動宗旨,建言獻策,出錢出力,更好服務於永和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