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音樂學科教案怎麼寫,手把手帶你最快熟悉教案模板

《紫藤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演唱歌曲,演唱時注意語言的親切感和字正腔圓的發聲技巧。

【過程與方法】在參與講授、體驗、鑑賞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歌劇《傷逝》的劇情和歌曲的風格特點,能夠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進取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歌劇《傷逝》,參與演唱音樂主題。【難點】能夠了解歌劇的風格特點。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音樂學科教案怎麼寫,手把手帶你最快熟悉教案模板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愛情與婚姻的關係為話題,引入新課。

師:什麼是愛情?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對愛情的憧憬,愛情之後是什麼呢?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是我國著名的作家魯迅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傷逝》,後來人民音樂家施光南將其寫成了一部歌劇,那麼兩位藝術家又是怎麼詮釋愛情的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子君與涓生的愛情故事。

(二)初步感知

1.簡單介紹施光南

施光南是我國人民音樂家之一,創作很多優秀的作品,其中《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直被人傳唱,1981 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週年,施光南創作了大型歌劇《傷逝》,他以滿腔熱情和嶄新的手法,成功地用音樂塑造了魯迅先生於二十年代筆下所刻化的一代追尋與彷徨的青年形象。

2.簡單瞭解歌劇《傷逝》學生蒐集之前查找的資料

歌劇《傷逝》是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形式新穎,音樂感人的室內歌劇。1981年首演於北京。劇情發生在 1919 年“五四”運動後不久的舊中國。通過一對有共同理想的男女青年(涓生和子君)從戀愛、結婚到最終分離的情節描寫,揭露封建禮教的殘酷。魯迅先生的原作,熱情的讚揚了男女主人公爭取自由的精神,對他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但同時也指出他們思想上的侷限和軟弱,向人們揭示:個人的愛情和幸福不能超然於社會之外孤立存在

(三)探究學習

1.瞭解劇情

師:同學們在課下已經蒐集了有關歌劇《傷逝》的資料,誰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故事的劇情是怎麼樣的?歌劇中有幾個場景?

2.欣賞歌曲《紫藤花》,感受演唱形式和風格特點我們從劇情中瞭解到子君與涓生的愛情故事是悲劇性的結局,但是有一首歌曲卻表達了

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我們愛聽的時候注意其中的演唱形式是什麼?(抒情二重唱)音調風格有什麼特點?(吸取了我國早期的藝術歌曲的一些特點)

3.學唱歌曲主題

(1)老師彈唱歌曲,學生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和人物細膩的情感。(2)老師彈奏鋼琴,學生自學主題音樂(3)解決歌曲中的難點(注意咬字吐字、聲音的位置、裝飾音)(4)老師彈奏鋼琴,學生演唱主題音樂

4.欣賞《紫藤花》二重唱部分,感受二重唱部分的和諧統一

(四)擴展延伸

1.簡單介紹歌劇的篇目

師:哪位同學們能簡單的說一說除了《紫藤花》,歌劇都有哪些優秀的歌曲?(《一抹夕陽》《風蕭瑟》《金色的秋光》《不幸的人生》等)

2.欣賞《一抹夕陽》

師:同學們歌曲中的音樂主題和紫藤花的音樂主題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一樣)3.瞭解歌劇的演唱形式(詠歎調、宣敘調、重唱、合唱)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瞭解了歌劇深入的分析歌劇《傷逝》,學習了歌曲中的裝飾音、演唱的技能、細膩的情感的學習,更加完美地歌唱了《紫藤花》的片段,同學們的演繹很精彩。我想同學們也為子君與涓生之間的愛情感到惋惜,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你,你該怎麼選擇?(樹立正確的愛情觀,為了心愛的人努力奮鬥……),同學們之間的探討真有見地,相信同學們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同學們如果對其他歌曲片段感興趣的話,下課後多聽一下《風蕭瑟》《金色的秋光》《不幸的人生》等,我們下節課見。

五、板書設計

紫藤花

歌劇簡介音樂知識:倚音

二重唱:聲音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