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中華文明的優勢就是總能找到問題解決辦法

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我們一直是老大哥,引領著世界的發展,我們享受周邊小國的貢奉,給他們提供保護,那時的我們很驕傲,把自己當成是世界的中心,稱呼周圍向來都是用“蠻、夷、狄、戎”的。

中華文明的優勢就是總能找到問題解決辦法


但慢慢地,我們落後了,變成了一個發展中國家,這種落後讓我們由自負一下子變成了自卑,於是,在很多人的眼裡,外國的月亮開始比中國圓了。在這自負和自卑的轉換中,我們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種焦慮的情緒,而這深深的焦慮帶給我們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這複雜的情感中,我們變成了一個矛盾的群體,一邊鼓吹著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邊又對別人的高速發展充滿了豔羨。

就這樣,我們在矛盾中探索,一點點地艱難前進著。一邊用文明包裝著自己,一邊又用羨慕的眼光偷偷窺探著周邊的世界,小心翼翼地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世界裡,保存著那一份美好但又有些飄渺的希望。直到我們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後,局面才慢慢開始打開,我們開始大聲地討論自己了。不過那討論更多的時候是在研究行為,而不是研究思維,我們只關注了外在,從來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中華文明的優勢就是總能找到問題解決辦法


關於這答案,很多人都在尋找,不過更多的人是把眼光放在了未來。未來是必須要憧憬的,但想有個美好的未來首先應該認識的是過去,也就是我們的歷史。中國的歷史是慘烈的,翻開史書,我們的歷史處處都是災難,我們的祖先正是在這些災難中艱苦地跋涉前行,才有了後來所謂的文明。而他們能夠戰勝災難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團結,或者說是以群體為重。團結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為了團結而犧牲個體意識以保全群體就值得商榷了。不過,我們也不能苛責古人,畢竟,在那種情況下,生存是第一要務,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正是基於這種選擇,我們才有了輝煌的歷史,才有了所謂的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少有人知道,在這文明背後,我們失去的是自己的靈魂,犧牲的是一代代人的個體意識和精神追求,留下的不止輝煌還有血淚,它讓我們變成了一群醜陋的人。

關於這其中的邏輯,並不難理解。當群體和個體形成對立,而人們自然地選擇遵循群體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放棄為別人想,為別人活的,但是由於個體需求的差異,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的錯位。我們總是用別人的價值觀來評判自己,同時又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定義別人,這種錯位導致我們經常會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人與人的關係當中,我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長此以往,人們就會開始異化,每個人都壓抑著自己而想著去成全別人,同時又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對他者恨之入骨,把別人都視為自己的仇敵。於是,陰暗的內心產生了,我們擁有了一雙惡毒的眼睛,並用這雙眼睛去認識世界。

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的社會分成了一個個小圈子,在小圈子之內,我們是大度的、寬容的,我們用自己的寬容來對待身邊的人。但是一旦超出這個範圍,那顆陰暗的心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開始臆測了。於是,社會中就有了一個個醜陋的個體。這,正是我們的文化決定的。這文化讓我們焦慮,讓我們醜陋,讓我們糾結。它讓我們變成了一個個的矛盾體,在這種文化下,人們的性格都是多重的,而這多重的性格不是互為補充而是互相矛盾。


中華文明的優勢就是總能找到問題解決辦法

楊修就死在了這種糾結下。曹操曾命工匠修建了一所花園,建成後曹操去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工匠不解其意,楊修恃才放曠,自認了解曹操,於是道破:“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曹操本意即是讓人來猜自己的心思,但真正有人猜得出來,又難免“心甚忌之”。楊修數犯曹操這一忌,最終被曹操處斬。這就是我們的典型思維,一種在矛盾的文化中醞釀出的糾結,總想讓別人理解自己,但又害怕別人看出自己的真正意圖。這種思維直接導致了我們整體的精神錯位,它讓我們變得異常虛偽,總把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在各種迷霧之中,平添了許多的麻煩,但我們又從來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反而認為這是一種成熟的標誌。

我們不光在思維上是糾結的,在行為上也一樣。改朝換代的故事在我們的歷史裡屢見不鮮,那些故事的主角,也就是將要榮登大寶的皇帝們總是扭扭捏捏,以此掩飾自己的慾望,對夢寐以求的皇位,偏要推辭一下,最後在大臣的“脅迫”中,“不得不”做了皇帝。彷彿這是表現德行的必需,明明是他們最缺少的,但又是他們最看重的。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一種以道德為標榜,但又最缺乏道德的文化。這文化中到處都是矛盾,被它洗禮過的人們總是生活在糾結當中。而這種文化的力量太過強大,使我們沒有自知的能力。不過,這個怪異的龐然大物也曾遭受過攻擊,很多人都對它提出過批判,魯迅先生曾把我們的文化比喻成殺人兇手,他說我們的文化是吃人的,在潛移默化中,利用仁義道德將人們的靈魂一點點腐蝕掉了,剩下的只是一個個空空的軀殼。柏楊先生也曾對這種文化進行過激烈的批判,他把我們的文化比喻成一個大醬缸,經過千年的沉澱,留下了一缸腥臭的大醬,把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沾染了,讓大家變得麻木,變得醜陋,變得陰暗。

中華文明的優勢就是總能找到問題解決辦法


但,文化的強大是人們難以想象的,雖然經過了這麼多的批判,直到今天它仍在影響著我們。在時間面前,文化彷彿成了不可戰勝的巨魔,身上插著先輩們刺向它的匕首,依然頑固地挺立著。我想,當魯迅先生和很多發現我們的文化有問題的前輩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許會傷心吧,雖然他們付出了很多,但曾批判過的現象卻依然存在。我們的文化依然嘯那麼醜陋,那麼的陰暗,甚至多了一份糾結。這份醜陋溶於我們的血液,是一種古老的繼承。它,來自我們祖先給我們制定的各種規矩。

我們民族的最大問題就在這裡。曾經的團結是為了抵抗自然的災害,我們是在用個體意識的犧牲來獲得群體的生存。但是,當我們有了對抗自然的能力之後,不但沒有拋棄這種思維,反而把它當成了自己該去繼承的傳統。這種思維上的落後,導致了我們今天的錯亂。而我們想要擺脫這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拋棄那些阻礙我們進步的傳統,以期獲得新生。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我們的文化,找到問題所在,明白它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找到文化的傳承密碼,才能夠將其中的問題徹底殺死,只有它死了,我們才能逃避被吃的命運,改變自己丑陋、陰暗的形象,走向真正的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