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柑橘瘡痂病終極防治手冊!

瘡痂病俗稱癩頭疤,是柑橘上常見的真菌型病害之一。感病後新梢生長不良,嚴重時易引起大量幼果、嫩葉脫落,未落果也會變小和畸形,從而影響品質和價格。

田間症狀

柑橘瘡痂病主要為害春梢、嫩葉、幼果、花蕾等幼嫩組織。

葉片受害

柑橘瘡痂病終極防治手冊!

柑橘瘡痂病終極防治手冊!

柑橘瘡痂病終極防治手冊!

葉片受害初期會產生水漬狀黃褐色圓形小斑點,後逐漸擴大,顏色變為蠟黃色。

病斑木質化而凸起,多向葉背面突出而葉面凹陷,葉背面部位突起呈圓錐形的瘡痂,似牛角或漏斗狀,散生或連片,表面粗糙。

天氣潮溼時病斑頂部有一層灰色黴狀物,當多個病斑集合在一起時,會使葉片畸形扭曲。

果實受害

幼果在謝花後不久即可發病,受害的幼果,初生褐色小斑,後擴大在果皮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木質化的瘤狀突起。

嚴重受害的幼果,病斑密佈,引起早期落果;受害較輕的幼果,多數發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為畸形果。

發病規律

引發柑橘瘡痂病的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痂囊菌屬真菌類的柑橘痂圓孢菌。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枝、病葉和病果上越冬。春季陰雨高溼,氣溫上升到15℃以上時,越冬病菌開始活動,產生分生孢子。

經風雨或昆蟲傳播到當年生的新梢和嫩葉上,開花時能危害花瓣和花托,以後又侵害幼果。

流行發病特點

①該病只侵染幼嫩組織,對老熟的組織不能危害。固苗木及幼樹因抽梢多,抽梢時期長,發病較重,而壯年樹發病就輕。

②當氣溫超過25℃時,病菌生長便受到抑制。所以春梢為主要發生期,夏、秋梢一般發病輕。

③春季因雨日較多,雨量大時,有利病菌傳播,多發病。

綜合防治技術

加強樹體管護

冬季清園時,結合整形修剪,剪去病梢病葉,並加以燒燬,以消滅越冬病菌。

重視樹體修剪,使果園保持通風透光,降低園內溼度,同時要做到科學施肥、合理排灌、及時防治其他病蟲害,以促使樹勢健壯。

護梢壯梢,通過葉面噴施磷鉀源庫800倍液,提升樹體營養,加快新梢老熟,縮短瘡痂病的危害期。

注意適期用藥

第一次:掌握在春芽萌動時進行,即芽的長度不超過一粒米長以前,這是保護新梢的關鍵。藥劑可選擇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丙森鋅等。

第二次:掌握在橘樹落花2/3至期末進行,這是保護幼果的關鍵。藥劑與上一次一樣,選擇偏保護性的,注意輪換使用。

第三次:在5~6月間,遇連續降雨或田間溼度大,幼果上出現病斑並擴展時,應立即噴藥控制。藥劑可選擇偏治療性的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氟環唑、氟硅唑、丙環唑等,並配施一些保護性藥劑如多菌靈、代錳等。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huaken005),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

柑橘瘡痂病終極防治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