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寶寶的“一日三餐”怎麼安排最合理?零食選擇有講究嗎?

寶寶的“一日三餐”怎麼安排最合理?零食選擇有講究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的“一日三餐”吃什麼?

這也是很多家長,尤其媽媽特別關心的問題,總覺得給寶寶斷奶後,如果每天的飲食不安排好,寶寶的正常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其實,大家完全不用這麼緊張,只要合理安排好寶寶的一日飲食,營養自然就可以獲得保證了。

寶寶的“一日三餐”怎麼安排最合理?零食選擇有講究嗎?

寶寶的“一日三餐”怎麼安排呢?

其實,1歲多的寶寶已經基本上嘗試了我們正常家庭飲食中的大部分食物,因此,這時爸爸媽媽們最關心就是怎麼將這些食物合理地安排到寶寶的“一日三餐”中。

雖然對於1歲多的寶寶來說,“一日三餐”並沒有那麼準確,但小園子之所以還是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需要在寶寶接觸輔食後,將他們的進食時間逐漸與我們一日三餐的時間靠攏,並最終能夠和大人保持一致,這對培養寶寶良好的作息習慣也有一定的幫助。

那麼,在寶寶形成“一日三餐”進食規律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麼安排他們的日常飲食呢?

原則上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完全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早、中、晚飯,但是考慮到寶寶新陳代謝比較快,往往還需要在兩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加一次餐,這頓餐主要以水果、小點心為主。

這裡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1. 對於2歲以內的寶寶,每天還是要保證一定的奶量,才能更好的滿足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1~2歲的寶寶每天要攝入約500ml的奶;

2. 寶寶三餐的食物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目前的口腔發育水平,包括牙齒的萌出狀況、咀嚼和吞嚥能力等,以免不當的食物引發寶寶噎嗆;

3. 食材種類要儘可能豐富多樣,這樣寶寶才能獲得均衡的營養;

4. 加餐的點心要儘量選擇無糖或含糖量較低的食物,降低寶寶發生齲齒的幾率。

按照“一日三餐+加餐點心”的規律進食,面對這種情況,大家也沒必要去勉強寶寶必須按時間吃飯,否則只會導致寶寶更加不配合,進而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入。

從根本上來說,在安排寶寶飲食上,其實就4個字:按需餵養。大家必須要知道,寶寶天生就有感知飢飽的能力,他們餓了自然會吃,飽了也吃不進去,不必強求。我們大人要做的,無非就是引導他們建立規律的飲食習慣,這才是最重要的。

寶寶的“一日三餐”怎麼安排最合理?零食選擇有講究嗎?

怎麼給寶寶選擇健康的零食?

零食,也在寶寶1歲後,慢慢進入他們的生活,於是,就有媽媽問了,市面上零食種類那麼多,哪些適合給寶寶吃呢?

其實,說“適合”是真的不合適,畢竟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的零食並不是那麼健康,高油、高糖、高鹽,對正在成長的寶寶來說,是不建議吃的。

可是,現實是,讓寶寶完全不接觸零食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準確來講,我們可以給寶寶吃哪些零食呢?

大家在選擇時,只需要注意以下這幾個原則就可以了:

1. 避免油炸,或加工過後味道比較重的食物,比如薯片、燒烤等;

2. 避免含糖量過多的食物,比例糖果、飲料、蛋糕等;

3. 注意進食安全,果凍、軟糖、小顆粒的堅果等至少需要等寶寶2歲之後再讓他們嘗試,否則很容易發生噎嗆,造成窒息危險。

總體上來說,1歲後的寶寶飲食結構已經和大人越來越接近了,我們需要在保證營養的基礎上,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進食習慣。

並且,在食物的選擇上,不管是正餐,還是零食,都要以“健康”為前提,儘可能避免寶寶過早接觸太多過甜、過鹹的食物,否則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味覺發育,還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最後,小園子想請大家說一下,你家寶寶一天的飲食,包括吃飯的時間、吃了什麼、零食怎麼選?歡迎關注“崔玉濤育學園”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