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昨天晚上,“冒死”跟幾個朋友去KTV唱了歌。點了一首鄭智化的《水手》,鏗將有力的歌詞加上激昂的旋律,讓我忘記了疫情帶來的無形恐懼!

記得是2009年,鄭智化在北京舉辦告別演出,現場座無虛席,來聽的人大多是70後、80後。

這些“老”忠粉,在動情時,也不時流下眼淚跟鄭智化同唱。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但是鄭智化由於身體情況的原因,只站了十幾分鍾,就疼痛難忍,無奈只能拄著柺杖,坐在椅子上一首首唱下去。

整場演出,有一個瞬間至今讓小編印象深刻:

當鄭智化唱到《水手》時,他說:“這首歌我很不想唱,但是我不唱的話,我就不是鄭智化。”

相信大家知道鄭智化,就是因為他的成名曲《水手》。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那是1992年,為慶祝祖國健兒在巴塞羅那奧運會的輝煌成績,央視舉辦了規模盛大的特別演出。

而且還邀請了兩岸三地的歌手,共同為晚會獻歌。

當時並不出名的鄭智化也在受邀之列,為了這場演出,鄭智化特意挑選了《水手》作為演唱歌曲!

01

其實,一開始央視節目組在看過《水手》歌詞後,是要求他換歌的,但是遭到了鄭智化的“頑強”拒絕。

為什麼說“頑強”?在別人看來,這個拄著雙柺、瘦瘦的年輕人,雖然弱不禁風的樣子,但是說話帶著一股執拗勁,不是好惹的人。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直到彩排前,雙方還是沒有達成一個滿意的結果。果不其然,彩排期間,鄭智化還是唱了《水手》。

然而讓節目組沒想到的是,《水手》一唱,效果出奇得好,尤其是: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

很多人聽過這句歌詞,都瞬間淚奔,在鄭智化的歌唱下,這首歌強大的情感煽動能力,達到高潮!

在演出正式播出時,成千上萬的觀眾聽到了鄭智化的《水手》。一時間,鄭智化在大陸家喻戶曉。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水手》是鄭智化在浴缸裡寫成的。鄭智化特別喜歡泡澡,因為在這個時候,他能有很多幻想。

鄭智化幻想自己在坐船,然後看到沒有波浪的海,他覺得很可怕,感覺它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力量,之後他在船上看到很多的水手,水手的頑強生命力讓鄭智化很感動。

鄭智化在浴缸裡一邊泡澡,一邊把腦海中的這些畫面串聯起來,於是就寫成了《水手》這首歌 。在他看來:好音樂不能刻意,否則就會有匠氣。

每個人關於鄭智化都有一段逝去的歌聲回憶。

因為夢想,有《水手》;

因為彷徨,有《星星點燈》;

因為迷途,有《三十三塊》;

因為不滿,有《大國民》;

因為墮落,有《遊戲人間》。

關於他的歌曲,每一首都是刻骨銘心的真實!

02

“每次寫一個東西,只是一個新歌,實在是很無聊。自己都覺得,幹嘛,又是另外一首歌而已。”

鄭智化在把他想寫的東西都寫完之後,他厭惡了寫歌。

現實情況是,從2001年鄭智化開始討厭寫歌,因為該寫的都寫了,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有挑戰性,也意味著不再有樂趣。

如今,鄭智化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陪伴家人、投資IT公司、收集金絲楠木、練習書法、繪畫、做漆器。他用豐富多彩的後半生,在彌補身體缺陷的同時,也慰藉著自己曾經倍受歧視、不堪的童年經歷。

2歲時,突如其來的高燒引起的小兒麻痺,帶走了他健全的四肢。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為了給鄭智化治病,家裡傾盡所有。使用過當時先進的移骨手術,也輕信過鄉間流傳的偏方。

直到7歲那年,家人才將他送入手術室。手術結束後,他的雙腿多了16處刀疤。伴隨著傷口的癒合,是日復一日難以忍受的疼痛,和一陣陣鑽心的癢。

儘管傷痛折磨,年幼的鄭智化依然渴望邁步。沒等痊癒就著急下地,當時大家都勸他,再過半年總歸會走路的,他也不聽。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已經浪費了七八年,我不能再等了。”

鄭智化在毅力的支撐下,終於又能走路了!

03

還是很期待鄭智化能有新歌的創作,想聽他新的故事,新的真實!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樂壇失去了該有的魅力。如今的歌壇,只見偶像不見歌手,一首歌的爆紅,不是因為歌曲本身的獨特,而是因為歌手的熱度,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鄭智化:泡澡創作出來的歌曲,最接地氣,每一首都是故事

就像鄭智化剛開通微博時,所說:

這個年頭只要“nai da”肯露就叫女神,上過綜藝節目就叫藝人,參加個歌唱比賽就叫歌手!那我今天釘釘子扎到手,是不是也可以自稱為耶穌?

這樣一針見血的諷刺,也只有鄭智化能憤而嘆之,因為鄭智化還是鄭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