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社旗縣:落實“四項工作機制”助力脫貧攻堅再上新臺階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申鴻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這決戰決勝的最後衝刺階段,社旗縣狠抓四項工作機制落實,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工作任務,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再上新臺階。

落實掛牌督戰機制

按照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掛牌督戰工作要求,堅持掛牌鄉鎮或掛牌行政村所在片區指揮長牽頭、分包掛牌鄉鎮或掛牌行政村所在鄉鎮縣處級領導督戰、掛牌鄉鎮或掛牌行政村所在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督戰工作機制,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兜底保障、問題整、動態監測等重點督戰內容,對掛牌鄉鎮或掛牌行政村對照退出標準,逐一分析情況,列出清單臺賬,統籌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兵力,加大支持力度,確保督戰效果。相關鄉鎮要深入細緻排查脫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對發現的各類問題短板及時進行分析研判,全面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短板,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

落實兜底保障機制

聚焦農村特殊困難群體,著力提升全社會兜底保障能力。在統籌落實好農村低保、特困救助、基本養老、扶貧助殘、臨時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的基礎上,以集中供養、集中託養、居村聯養、親情贍養、社會託養、鄰里助養等六種新型養老模式為載體,重點推廣實施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村級幸福大院集中託管、社會福利機構集中託養、鄉鎮衛生院或精神病院等醫療機構集中康復“四個集中”兜底保障措施,持續增強對農村貧困老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度精神病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戶等特困群體的兜底保障能力,有效解決“照看一個人,致貧一家人,拖累一群人”的攻堅難題,確保實現農村特殊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全覆蓋。

落實監測預警機制

強化貧困退出後脫貧攻堅各類信息的監測監管。堅持以村組幹部、群眾代表、農村黨員和各級幫扶責任人為主體,健全完善以行政村為單位的脫貧攻堅信息監測網絡,加強對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等群體的日常監測,及時發現因病、因災、因學、因意外事故等各類返貧、致貧苗頭,因戶因人開展針對性幫扶活動,做到政策、資金、幫扶等措施的持續跟進,有效杜絕貧困退出後因監管或幫扶不到位造成的返貧和新致貧問題。

落實資金籌措機制

針對脫貧攻堅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探索利用社會愛心捐贈資金、金融扶貧企業捐贈資金、縣鄉兩級財政資金等各類資金建立縣級扶貧專項基金,通過救助、獎補或股份幫扶等形式,對存在因病、因學、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實際困難的貧困戶、脫貧戶、邊緣戶進行精準幫扶,有效增強貧困戶的脫貧能力,降低脫貧戶和邊緣戶的返貧致貧風險,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持續推進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工作,科學制訂年度資金整合計劃,加大資金籌措及整合力度,落實整合對象,做到應整盡整,確保整合力度不降低、資金總額不減少,為貧困退出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有機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