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


“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

編年,是指按史實發生或文章寫作的年月日順序編排。如編年史,編年文集。

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 · 序言》中指出:“分類有益於揣摩文章,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我以為,這是“方法論”——“能力論”的思想話語。

魯迅先生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且是自己實踐自己思想的典範——我們自己是否都能“想到、說到、做到”呢?

“分類”上,魯迅先生自己編輯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偽自由書》《南腔北調集》《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如是,確實是有益於我們這些“魯迅粉絲”

揣摩文章於《魯迅全集》的。由是,我們可知:魯迅先生是一位現代中國較早的卓越的“知識服務商”。

“編年”方面,魯迅先生的雜文集,均是編年的,因而,讀之則易於我們知曉那個時代文壇的“時勢”,也更可以“知人論世”。我的感受是:讀魯迅雜文更像是在讀中國史。因為,魯迅雜文是歷史理性、現代性與未來性的結晶“集合”。也可以說,要真正懂得魯迅,尤其魯迅思想,非將其700多篇雜文讀通、讀透不可!

2020年,作為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起步之年,已經到來了!網上有言:“清零,才能走好新一年。”也有言:“清空了,才能裝下更大的夢想。”那麼,我們何以“清零”2019年呢?又何以“清空”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呢?

我以為,不該是“一甩手就拉倒了”吧?而應該“分類”“編年”吧?尤其是,若不能“編年”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恐怕個人就是“混沌”了兩個十年,新的十年要走得穩健也是不可能的。

我是對自己進行了“分類”“編年”的: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2000-2009),是我“奮進”的十年——奮進於“學習型組織建設”,成就了自己的“組織建設專家”和“管理專家”的目標。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我“奮鬥”的十年(2010-2019)——奮鬥於“哲學與管理哲學”的曲線上,並走上“魯迅哲學道路”,圓滿結束職業生涯並開闢出自己的新生活面貌。

2020年的到來,意味著我的21世紀第三個十年是揚帆遠航、高歌猛進於《魯迅全集》的

持續不懈奮鬥前進的十年。

“做一件超長週期的事情”,我有過經歷,富有經驗,更有嶄新的信念、辦法、能力做向更上層樓。

我要把自己新十年的“編年史”書寫得更加精彩!

“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