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憑什麼讓別人幫你?

你出身平凡家庭;你畢業於普通大學;你沒有田曉霞這樣的妻子或者普京這樣的丈夫;在權力、金錢乃至能力積累上,你才剛剛上路。你很年輕,你渴望成功,那麼,“別人”憑什麼幫你?

“別人”不是“自己人”

臺灣心理學家黃光國在成名作《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將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劃分為工具性關係混合性關係情感性關係三類。

♥ 典型工具性關係是陌生人關係,在交往中遵循“公平法則”——“合則來,不合則去”;

♥ 典型混合性關係是熟人關係,在交往中遵循“人情法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 典型情感性關係是家庭關係或者親友關係,在交往中遵循“需求法則”——“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另一位本土心理學家楊中芳(2001)改進了黃光國的理論模式。她與楊宜音在系列研究中,注意到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與“禮”是分離的。有時你知道按“禮”(面子)應該給某人“情”(人情),但心中並無這種“情”(人情)的存在

。因此,楊中芳將黃光國的情感性人際關係劃分為“應有之情”(義務的、規範的情感,也稱“人情”)和“真有之情”(真正的、自發的情感,也稱“感情”)。

“別人”不幫你才正常。“別人”往往意味著:“工具性關係”或者“外人”。對於此類人際關係,僅需要採取”公平法則”——“合則來,不合則去”,雙方完成交易即可。

讓“別人”成為“自己人”

如何更好地讓“別人”成為“自己人”?一些常見心理學原則可以歸納,比如:

♥ 人們願意幫助”自己人”——你的品味、你的思想、你的興趣,都可能讓”別人”覺得你是”自己人”。

♥ 人們願意幫助那些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的人——讓自己的夢想,成為”別人”的夢想的一部分。

♥ 人們願意幫助有禮貌、積極向上、樂觀與有奮鬥精神的人——對美的欣賞與追求是人的天性或者本能。

♥ 人們願意幫助能夠”幫助”的人——不要讓”幫助”成為”別人”的負擔。

從社會心理學教材中,還可以找出更多原則,不過最重要的一條應該記住的是,人們願意幫助對於自己的幫助給與積極回應與正面反饋的人。

相信世界上存在願意幫助自己的”別人”。並且儘可能地讓這些人群越來越有層次感、戰鬥力,最終構成一個完善的“人際金字塔”。

♥ 第一層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層,也就是秉承公平原則或者交易原則的“外人”;

♥ 第二層則是由“交往性”、“自己人”與“身份性”、“自己人”構成。前者是“朋友”——“朋友”們並不存在應該幫助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不要將朋友的“真有之情”混同於“應有之情”;後者則是欠“人情”的人,(比如,婆婆家的人)——人情總是要還的。

♥ 第三層則是“自己人”——少而精,這是最後的避風港。

每一層各有多少人呢?你需要多少朋友?如果按照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給出個具體答案,最頂層只有7人。那種你在機場遇到,不打招呼不好意思的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150人左右。如下圖所示,這是根據人類學家鄧巴研究給出的一個理論模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