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揭開了人類歷史嶄新的一頁。

不過,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還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裝,紅軍的實力不是很強大。而被推翻的俄國統治階級在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組織起白衛軍,妄圖推翻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當時,一大批有經驗的飛行員投靠到了反革命力量陣營中,這對紅軍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新生的革命力量雖然有一些作戰飛機,但可用的機場太少,而且由於飛機航程有限,活動的範圍相對固定。

為了使有限的空中力量能在對白軍的作戰中發揮作用,伏爾加河區艦隊政委認為,可以找一些駁船來搭載水上飛機,這一想法立即得到廣泛贊同。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隨後,紅軍找到了一艘駁船,經簡單改裝後成了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該船後改名為“公社”號。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公社”號船長約140米,寬13.2米,排水量3100噸,雖然噸位不小但吃水較淺,適合在內河流域航行。

應該說,將普通民用船隻改為能夠搭載作戰飛機的軍用船舶確實是很有想象力的。雖然在河面上使用“航母”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畢竟有了可以機動作戰的機場。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實際上,紅軍改裝載機駁船搭載的飛機數量很少,而且飛機的載彈量和航程都非常有限。

儘管這樣,紅軍的“航母”還是在戰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18年,兩架M-9型飛機從“公社”號上起飛,對喀山城內的敵軍展開第一次攻擊行動。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其中一架飛機投下的炸彈擊中了一艘白軍的拖輪,該船很快沉沒。

隨後的幾次攻擊行動也都較順利,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另外,這些飛機還能為本方提供有價值的戰場情報,並不斷向白軍投放傳單敦促其儘快投降。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後來,紅軍又接連改裝了幾艘駁船,並將它們投入到了戰場上。有了一定數量的“航母”之後,伏爾加河區艦隊在日後的作戰中幾乎能在全程空中支援下對白軍陣地實施攻擊。

從喀山到裡海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都有載機駁船參戰的身影,為紅軍最終奪取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當時,正是航空母艦這種新型裝備剛剛興起的時候,而蘇維埃政權才成立不久,根本造不了航母。但紅軍在內河使用載機駁船確實是奇思妙想,應該說,它們是較早投入實戰的一批“航母”,其戰術和戰略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整個戰爭期間,紅軍載機駁船上的飛行員們共完成了數百次飛行任務,有些人日後也成為了蘇聯海軍航空兵的骨幹力量。

實踐出真知,蘇聯很早就用“航母”進行過實戰!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