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葉問4》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因故來到美國唐人街的葉問,意外捲入一場當地軍方勢力與華人武館的糾紛,面對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視與壓迫,葉問挺身而出的故事。而關於觀看《葉問4》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電影的觀後感以及影評,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完結篇沒有葉問第一部那麼驚豔。依舊設計了多場葉問與各類高手過招、打擂臺的情節,看得很爽。雖然知道情節可能是虛構的,還是忍不住回來查了一下歷史,發現葉問確實是跟日本憲兵隊的高手打過,而美國人之類的,並沒有真正在擂臺開打。電影有意把葉問塑造成人民英雄、時代英雄,葉問作為電影的主角也應該是最強的。所以, 電影嘛,肯定要把葉問誇張和虛擬化,不然就不夠戲劇了。

電影裡面有一場戲我有些動容,可能是年紀大了淚窩淺吧。就是葉問打越洋電話給兒子,兒子得知父親得了癌症後,在電話那頭說會聽話、要父親早點回來的那段對話。這一段,雖然年輕的演員表演有些青澀,不過我能體會到大洋彼岸那頭一個老父親的關心與擔憂。葉問作為父親話不多,只是緊緊的叮囑幾句,對兒子的一切關懷,都隱藏在行動裡,不明說卻盡在不言中。這種剋制式的父愛,不知道是不是葉問作為練武之人獨有的表達情感方式。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吳樾飾演的萬宗華,從開始對葉問的誤解,到後來二者產生共鳴,惺惺相惜,二者結下深厚的情誼。葉問第一次見萬宗華,倆人意見不合卻不大肆爭吵,而是在圓桌上進行輕微的武力僵持。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第二部和洪金寶在圓桌上驚險對打的經典場景。圓桌玻璃兩端的均勻震碎,也寓意著二者武功不分高下,為後期二者在中華總會比武時難分高下,埋下了伏筆。而葉問也重申自己的觀點,即比武分輸贏意義不大,應該團結一致,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一致對外抵抗不友好的洋人。

結尾用閃現的方式,快速回顧了葉問系列的精彩片段,讓我很是觸動。想想葉問就要完結了,葉問年紀大了得癌去世,讓人很是傷感和不捨。看到張天志、看到去世的妻子張永成,令人懷念的一幕幕襲來,終將塵埃落定。也告訴我,葉問系列是時候結束了,但葉問的故事,還永遠留在我心裡。電影對葉問塑造的勇敢又愛國,長情又戀家的形象,與真實的葉問雖有出入,但不影響葉問在影片故事中的美好人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這個容貌與形態之根深蒂固,我想,我是很久都揮之不去了。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先說說滿意的地方吧,武打戲的層層遞進,安排的很合適,李小龍的巷子鬥颯爽朝氣,葉問萬師傅屋內切磋鬥有種王戰王的老練厚重感,鮮明對比,感覺很好。不過後面升級打怪鬥讓我有點疲憊,沒啥特別感,只有單純打的很好,鼓掌鼓掌鼓掌的感覺。不過能做到這個已經很好了,跟對方來來回回一招一式打的都很真,都有掛彩,比手撕鬼子的尬打好太多了。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尤其打戲那麼精彩,居然還沒影響文戲的戲份,火候掌握的真好,幾個場景的轉換立馬明白了很多背後的意義,比如李小龍想展示中國功夫擴大中國功夫的影響力,卻被內排擠不理解,同時被外鄙視處處打壓,這種水深火熱的感覺兩個場景生動的讓人感受到了。其它就不多劇透了。接著說說令我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太主角光環了!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拉出來一排掌門,都是幾下就做了炮灰。好吧,這就算了,你不肯多給他們戲份能理解。那麼這個祖宗幾代開發唐人街的太極頭頭萬師傅,幹嘛先搞的那麼個牛氣,切磋鬥都能鬥了個不相上下,咋個後面就那麼慫,都給跪了。

用裡面的臺詞感嘆句:詠春就能代表整個中國功夫?!起碼你可以加段萬師傅在被抓時受到虐待之類的,影響到後面的發揮被跪了,這樣多讓人好接受啊。

還有關於M國的臺詞,自大到好蠢的感覺。有必要拉仇恨到把敵人寫成弱智嗎。還好這些小尷尬點,只有很少部分被尬到,大部分基調看的很痛快。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首先,葉問是一個大型的、有效的香港電影IP。從主演到動作,基本上是香港團隊,打鬥場面一直是香港電影非常出彩的地方,從李小龍、成龍、甄子丹、李連杰,我從小到大看了太多香港電影出品的動作電影。精彩、血腥、連貫、勁道。但這部電影已經演到第四部了,隨著葉問老去,新一代人的出現,難免少不了有菜雞互啄的場面,但我只喜歡看大佬打架。總之,武打動作還是從前的味道。

第二,我一直感覺在刻畫小細節方面,香港電影可能還要再學學內地導演,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必須轉承要連串,情感是起伏的。在人物關係和場面情況中,葉問四里表達得很生硬,甚至多了尷尬,讓我甚至有點感覺多餘。(特指勝男的部分)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第三,這部電影出現的時間點很巧妙,今年對岸出了不少事情,這部電影在最後一部分的時候回顧了整個葉問的一生,看似是人物的回顧,我感覺更多地是回顧民族歷史,尋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歷程。葉問不過是民族自信的標籤。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整個社會需要強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葉問四的上映無疑在此刻狠狠地敲打對岸的份子的內心,同時呼喚個人對民族對國家以及對自我身份的認可和理解。

第四,這一點是我非常私人的觀點吧。我自小是跟著爸爸看香港電影長大的。香港電影充斥在我人生的很多層面,它像是一個一個片段組成了我身體某部分的DNA,我熱愛、好奇、探尋和觀望著香港文化的發展。其實前幾年開始不斷就有香港電影已亡的說法,因為現在太多香港電影內容太重複,講不好真正的香港故事,甚至在今年的某個檔期點,五分之四的電影都是同一個香港演員主演。從香港演員到香港題材,重複性太高,沒有新意,沒有活力。所以一旦出現一個好的熱門的IP就會被充分利用,葉問是例子,澳門風雲也是例子(我這不是說澳門風雲是好IP)。其實,縱貫我這幾年所關注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等,也有一些獨特的充滿當代香港視覺的電影組成我所認為的新香港電影文化,比如踏雪尋梅,再比如過春天,天水圍的日與夜。過去的香港電影從高大上的金融中心到現在寫小人物,寫政治問題,寫新移民,寫援交,從某些層面來看,香港輝煌的、高大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也許已經不復以往。關注人,關注他們的生活,訴說他們的疑問,尋找問題的答案,以及探究和探索這個城市的未來,這是香港電影的新出路。以曾國祥電影的成功經驗為例,香港電影內地化或者說兩地文化融合也極有可能是其中的一個方向之一,這裡不止止於香港電影,也有可能是香港的未來。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其實剛開始看葉問,是想看究竟打到美國能有多浮誇,畢竟看介紹寫的是葉問單人對戰美國陸軍戰隊。我還真怕出現功夫贏過子彈畫面。

可能沒有抱多大期望看,反而讓我覺得還不錯。葉問4作為葉問細節最後一部,在我看來,是很好結尾了。畢竟現在太多系列電影嚴重爛尾。

我個人很喜歡港片的打戲,看葉問細節,最吸引我的也是打戲。葉問4的打戲,真的看得很舒服。現在太多電視劇電影的打戲,用晃暈眼的加速或者看得煩躁的慢動作,讓人看得直接快進。葉問4雖然打戲佔很大比重,卻不會覺得煩人。而且,絕對不是中國功夫打遍天下無對手那種。因為其實沒有絕對勝負,有勝有負才正常。而且這次打戲安排得更加合理,全部打鬥都是有原因的,不會讓人覺得為了打而找原因去打。

葉問這個角色,是個很正經,甚至有點沉默的人。電影中加入有些有趣的配角和一些小幽默

情節,讓整個節奏不至於很悶。

電影將地點換到了美國。將華人在美國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外國人對華人文化的不了

解,用功夫作為切入點。很多矛盾,也許就源於不瞭解,因為不瞭解而歧視,因為不瞭解而拒

絕。所以要溝通。溝通不等於一味退讓,也要有自己立場,不公平,就要反抗。

這次沒有了愛情,更多探討親子關係。很直白的對話,很日常。沒有樹立一個完美爸爸,父子也在相互理解。

最後一部,一代宗師的暮年,很自然會講到死亡。電影結束得乾淨利落,不莫名煽情。甚至最後字幕出現,我還期望會有彩蛋。

本片大愛小愛均有,感情線飽滿。大愛環節:滿滿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國功夫貫穿全篇始終,除了各種招式還有中國功夫的傳承和發揚。在面對外國人對於中國功夫的質疑與挑釁時中國功夫的堅守者堅定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與感動!

小愛環節:一位時刻為孩子著想卻不善表達與溝通的老父親的艱辛求校之路。

致敬中國功夫,致敬中國人鏗鏘不屈的精神,致敬葉問1.2.3季。


《葉問4:完結篇》迎來終極之戰,功夫片新經典輝煌收官


兩條感情線的飽滿。第一條是中國功夫堅守者對於中國功夫的執著。另一條是葉問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愛及最終的理解。比較喜歡中國人有骨氣的樣子和老父親那種隱忍和沉默的愛。被電影中的一些細節打動~

(1)每到10點鐘,葉問作為一個在異鄉為孩子找學校的父親按時給家裡打電話,希望與兒子說

話。

(2)詠春拳的快速擊打試圖專注於盡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的拳法。

(3)葉問在軍營打敗囂張的美國軍官時迎來美國軍人們的掌聲。

然,落筆還是“月亮還是故鄉明”,並告訴後人“做人最主要的是要有自信,到哪裡都一樣。”在這個討論“初心”的年代,葉問也詮釋了練武的初心即是“練武術是為了維護公正與正義”。…

愛國之情銘記於心,鏗鏘有力!愛子之情深厚沉重隱忍而寄予厚望!

對此大家看過的有什麼看法嗎~下面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