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民進黨死不認錯,民意全面施壓,讓綠營網軍內幕現形


民進黨死不認錯,民意全面施壓,讓綠營網軍內幕現形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檢調單位花了400多天,終於查出“卡神”楊蕙如旗下網軍攻擊抹黑臺當局涉外機構“駐大阪辦事處”,致令被迫扛責的“外交官”蘇啟誠自殺以明志。但這個調查結果只是在一塊大蛋糕上切下的一小片真相,還留下了更多更關鍵的疑竇不曾觸及。而民進黨上下紛紛切割,楊蕙如不出面、“駐日代表”謝長廷不辭職、“外交部長”吳釗燮不道歉、蔡英文也不檢討,如此一個濫用網路暗黑狙擊手的執政團隊,令人心驚,也令人憤怒!

目前為止,楊蕙如案還有很多重要的問題沒有解答。楊蕙如每月花1萬元養數名網軍,在網上製造輿論帶風向,她的動機是什麼?這批網軍是短期打工,還是長期接單的企業化團隊?是否還料理過其他事件黑過其他人?如果只是出於交情要聲援謝長廷,她可以找朋友在網上助陣,但她卻採取非常企業化的僱用員工、支付月薪、回報留言等管理措施,顯見是當成專業且企業化的方式在經營。

說穿了,這像是網路傭兵,楊蕙如儼然是傭兵頭子,而有經營就一定有客戶。如果她的團隊是專門接案的,那麼委託客戶及經費來自哪裡?綠營裡又有多少類似的網軍團隊?楊蕙如的易始公司從民進黨上臺後就狂拿“政府標案”和補助,連續3年承辦WTA世界女網賽,“立法院長”蘇嘉全辦公室主任張嘉玲還用蘇辦名義為她舉行協調會“喬”補助,這不是在為楊蕙如的網軍輸送經費嗎?

檢調的追查就切斷在楊蕙如身上,也只限於關西機場事件,令人覺得只是切出了一小塊蛋糕而已。太多沒有得到解答的疑問,自會讓民眾心裡有所評判。最近媒體民調顯示,認為民進黨操縱網軍的比例遠遠超過國民黨,足證當民進黨當局自豪於網路人氣的同時,民眾對民進黨擅長網路操作及輿論帶風向也頗有體會。

政治人物要行銷自己,靠公關靠網路無可厚非,但做事不能沒有道德底線,也不能無視法規在網路里出暗拳。民進黨當局現在特別喜歡打“假消息”牌,凡批評它的就是假消息,去年“九合一”大選時,蔡當局因為政績差而飽受批判,卻一律推成大陸用假消息企圖影響“大選”,接著更是藉“打假”整肅批評者,連小老百姓都不放過,用“社會秩序維護法”、“選罷法”乃至“刑法”追究民眾在網上發表或分享的資訊,嚴重傷害言論自由。警方狂查批評蔡當局的言論,對韓國瑜被抹黑卻視若無睹。這些追殺動作對人心造成的震撼與恐懼,宛如昔日的“白色恐怖”再現,當年在追求“民主改革”時,何曾想到民進黨有朝一日會對人民如此兇暴?

假消息的另一種操作,就是自己在網上抹黑抹紅對手栽贓汙衊,這些網路操作恐怕已經是政壇不可言說的秘密。在網友的討論分享中,有心人如果潛入煽動情緒或散播特定訊息,是有可能藉病毒式的傳播力帶起燎原之火,近來也有群組被“翻群”,粉絲團倒戈轉黑的現象。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及英國“脫歐公投”,都可以看到網軍的操作相當有效,而其翻雲覆雨的手段也非常可怕。

楊蕙如案揭開了一小塊真相,讓大家真正看到綠營網軍的運作,但全部的面貌還是一團迷霧。民進黨當局的態度是全面切割、全不認錯、全不負責,謝長廷一貫高姿態狡辯,行政部門要接受“立法院”監督,但“外交部”卻對藍營“立委”緊閉大門,“立委”在衝突中受傷被綠營酸言酸語,“立委”撥掉便服女警帽子卻受到蔡當局撻伐,網路上的罵聲有多少是綠色網軍的插刀煽動,對照楊蕙如事件,還不讓人警醒嗎!

網路暗黑軍扭曲輿論帶動風向影響選舉,是“政府資源”的不當使用、權力的濫用,對“臺灣民主”品質及政治文化將造成嚴重毒害。期望民進黨當局認錯已不切實際,期望檢調進一步追查也難有把握,民意必須持續施壓,才能揭露更多真相。民眾也必須提醒自己,在網路世界,自己是不是成了被蠱惑驅使的羊群,讓無所不用其極的當政者愈來愈專權,愈來愈醜陋,而民主制衡機制愈來愈薄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