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下大力氣 全面提高教育脫貧質量 著眼長遠 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銅川市教育脫貧工作綜述

2019年以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緊盯“義務教育有保障全面達標目標”,盡銳出戰,精準發力,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構建起“大教育”推進“大扶貧”格局。

下大力氣 全面提高教育脫貧質量 著眼長遠 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銅川市教育脫貧工作綜述

這一年,我們以生為本,全面開展“幸福成長•愛滿教育”教育脫貧攻堅主題活動。教師全員參與師生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活動,實現了從幫扶貧困家庭學生實際困難到解決“精神貧困”“扶志”的深層次遞進。“先後開展研學旅行活動12次。構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心理關愛輔導長效機制,廣泛開展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建立“愛心圖書角”活動。

這一年,我們高點起位,舉辦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助力扶貧。6月份,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陝西賽區“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在照金順利舉辦。活動期間,全省83所高校對接銅川扶貧項目131個,項目總額達5.2億。隨著項目不斷落地落實,直接受益700餘戶建檔立卡家庭2200餘人,帶貧收益1000餘萬元,對助力銅川精準脫貧、服務銅川經濟建設,產生了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這一年,我們加大投入,傾力改善義務教育基礎條件。我市啟動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規劃投資1.8億元,計劃新建改擴建項目學校41所,全面提升農村兩類學校辦學條件,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資金3.6億元,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和中小學薄弱學校改造、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普通高中、直飲水及浴室建設等項目,全市學校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永久保留學校教師週轉房全覆蓋、直飲水及浴室建設全覆蓋、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取暖工程全覆蓋、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安全校車全覆蓋、從學前到大學的資助過程全覆蓋,為銅川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這一年,我們不忘初心,堅持紅色教育引領教育脫貧。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始終把弘揚“照金精神”作為助力脫貧的精神力量,投入3300萬元,完成照金北梁紅軍小學改擴建工程,隨著新的教學樓投入使用,今年秋季,北梁紅軍小學已恢復為完全小學進行招生。精心編撰照金革命史及“照金精神”校本教材,在全市中小學開展“照金精神進校園”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通過“小手拉大手”,激發群眾艱苦創業、埋頭苦幹、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8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陝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牢記囑託 奔跑追夢——收到總書記回信之後)》和今日談《煥發紅色基因的時代光芒》,充分報道了我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全市教育事業特別是革命老區教育發展取得了新成績。

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根本在教育。市教育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不動搖,加大控輟保學力度,全面落實各項教育扶貧政策,有效保障了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各類教育的需求,全力推進教育扶貧向縱深發展。

---突出政治站位,著力健全工作推進機制。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不動搖,全力推進教育扶貧向縱深發展。為統籌推進教育扶貧工作,施行教育脫貧“雙會”制度,建立脫貧攻堅協調推進機制,今年以來,先後召開市教育工委擴大會議9次,全市教育脫貧專題會議16次,開展實地督查調研21次,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及時傳達中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和要求,研究部署教育脫貧工作。制定下發了《2019年銅川市教育脫貧工作要點》《銅川市2019年教育脫貧行動計劃》《銅川市教育局義務教育有保障認定實施方案》等計劃通知,從頂層設計上做到了工作統籌管理規範和目標任務分解到位。

---控輟保學有力,貧困退出義務教育有保障全面達標。

健全了“市、縣(區)、校”三級聯動控輟保學包抓機制,嚴格落實“七長責任制”“五項機制”等控輟保學十項制度,針對貧困戶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精準實行“一教一幫”,開展專項督查和動態監測,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81%,基本實現了“應入盡入”。全市2019年貧困退出義務教育保障全面達標,除因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段學生無失學輟學。

---扶貧資金保障有力,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建立健全從幼兒園到大學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資助全覆蓋。2019年,我市累計下達各類精準資助資金2065.61萬元,全面落實各項精準資助政策。通過各級各類資助全面落實各項教育資助政策,確保所有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程全部,並落實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頂格享受各類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不漏一人,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貧困地區教育水平。

落實鄉村教師補充機制,將招收的特崗教師全部用於貧困地區,保障並落實國家貧困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面向“兩區”派遣支教教師,交流輪崗骨幹校長教師348人。國培計劃實施從名額分配、培訓形式等方面堅持向貧困區縣傾斜,貧困區縣教師參加國培計劃培訓人數佔全市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時將所有貧困區縣申報為國培計劃項目縣,以整區縣推進,教師全員參與,完成全員培訓。

---鹽銅教育協作幫扶深入開展。

按照東西部扶貧協作精神,與鹽城市教育局齊心協力,緊盯脫貧攻堅任務目標,全面開展鹽銅教育協作幫扶“雙十百千”工程,促進銅川教育發展、助力銅川脫貧攻堅,鹽銅教育協作幫扶成效明顯。今年來,交流互訪人員150餘人次,落實幫扶事項15項。投入幫扶資金350餘萬元,完成8個幫扶項目。

---高校幫扶成果顯著。

與幫扶高校積極對接,發揮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信息、產業等方面優勢,把高校特長和地方實際相結合,為銅川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技術、培訓等支撐。全市各級召開幫扶高校聯繫會議11場次,對接工作40餘次,落實了30個幫扶項目,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5個,開展各類培訓20場次,培訓人員2000餘人,簽訂農產品採購協議4個,採購農產品200餘萬元。

---積極鼓勵引導,凝聚社會力量助推教育扶貧

今年,全市教育系統把扶貧助學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著力構建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愛心企業、公益人士多方參與的立體式扶貧助學體系,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關心幫助貧困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積極爭取各類投入1119萬元,為定點扶貧印臺區、宜君縣,資助貧困、教學設施維護、貧困學生遊學等項目。組織70名英語骨幹教師在北京教育學院培訓,邀請清華大學教授為150名教師遠程授課,開展螢火蟲助學計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宣部支持耀州區脫貧攻堅、銅川市婦聯、民盟新區支行等為新區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贈送學習用品及衣物,增強寒門學子戰勝困難的信心,帶動整個家庭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各類社會捐資助學助推教育扶貧資金達1500餘萬元。

“教育扶貧打基礎 扶志扶智利長遠”。我們將繼續以堅定的決心和堅強的意志,用實際行動譜寫教育扶貧工作壯麗篇章,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